不支持Flash

餐桌剩饭多 谁怜盘中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7日07:45 三秦都市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古诗句时时提醒着人们要珍惜盘中餐,但消费者却没有很好地意识到这个问题,餐桌浪费的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10月16日第27个“世界粮食日”来临的当日中午,记者在西安市友谊路、咸宁路、东大街等路段的酒店和饭店中随机挑选了几个,想看看“粮食日”带给人们的警示,不料到处可见餐馆饭局“残席”丰盛依旧的尴尬场面,与“世界粮食日”倡导节约粮食的主题极不协调。

  记者调查——— “粮食日”尴尬遭遇“餐桌剩余”

  镜头一:昨日中午,在西安市咸宁路的一家中型饭店内,一场隆重的

婚宴正在举行。开席前,6个凉菜已经摆上了桌,客人们都斯斯文文,很多菜都没有动筷子。典礼仪式一结束,热菜就开始上来,很快便摆满了桌面,服务员只好把一些没有吃的凉菜撤下。随后,一些菜品还没上桌,很多客人便陆续离席。到了撤台的时间,很多桌的饭菜几乎都是“整桌”被倒进了泔水桶。

  据了解,该婚宴一共25桌,每桌660元,每桌是6个凉菜、14个热菜。服务员告诉记者:“这种情况挺平常的,因为婚宴都会点不少菜,但客人们没有几个真吃的,而且绝大多数婚宴又都不打包,所以浪费情况比较严重。”经粗略估计,该婚宴的浪费程度至少在四成以上,16500元的婚宴,最少浪费了6000余元。

  镜头二:当日13时,记者来到西安市友谊东路一中型饭店,大厅里人并不是太多,有四五桌在就餐,记者靠窗坐下,旁边一桌坐着七个年轻人,像是同学或是朋友聚会,也刚刚坐下正在点菜。四凉四热一个锅仔,点餐完毕。一番推杯换盏,菜下去了一大半。像是“东家”的人要再点几个菜,可大家一致认为够吃,不必再点。于是,酒又进行了一阵,大概也快要接近尾声了,可“东家”却再次提出加菜要求。

  “大家都吃好了,干了最后一杯完事。”“不行,再来几个菜,这(吃个精光)算什么?”服务员当然愿意“效劳”了,菜单一递,菜名一记,新点的“一凉两热”又上了桌。不过,最后一杯酒干过之后,空盘子上摞着的三个新菜却并没有动多少。拿着新增了30多元钱的菜单,“东家”一个劲地说:“一定要吃好……”

  镜头三:在西安市东大街一大饭店,记者以等人用餐为由留了下来,虽然已是14时左右,但该饭店仍然座无虚席,在一个只有四个人的餐桌上,已摆满了鸡肉、羊肉、菜蔬,但服务员还是不停地端着“基尾虾”、“清蒸鱼”的盘子往桌子上挤。这几个人显然并非什么“大肚汉”,最后三分之二的东西都“留”给了服务员。结完账,四个人互相礼貌地让着离开餐桌,没有一个人理会一桌子的剩饭剩菜,更甭提打包带走了。

  记者粗略清点了桌上的菜盘,大概有16个之多,在未透露身份的情况下,记者从一位服务员那里得到一点信息,来这里吃饭的大都是“公家”请客,一次消费千八百元很“正常”。哪能全吃完,怎么也能剩余一半,每天的剩菜剩饭无法统计,而且也很少有人提出打包。

  浪费原因———“面子”让餐桌剩饭多多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这一道理无人不懂,但为何进了饭店,这种浪费的习气却自然不自然地被人们默许了呢?消费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经营者又是如何想的呢?随后,记者对10余位市民进行了拦截式采访,几乎所有被采访者都认为浪费的问题实在是太严重了,但一坐到餐桌旁就很难“自控”,都是“面子”惹的祸!有位市民还不无调侃地说:若从餐桌上看中国,那比发达国家还“发达”。

  企业营销人员马先生:花公款吃喝是浪费的最主要“途径”。跟客户“谈判”少不了吃顿饭,其实这也是必要的投资。花钱少了,点菜就显得有些“不到位”,生意没准就谈不成。

  事业单位干部李先生:不论是请客的还是被请者,都不愿看到花钱买来的饭菜白白浪费掉,但中国人有个“老毛病”———好面子,总是怕被请的人吃不好。所以就“没完没了”地点菜,说到“吃不了兜着走”,他毫不讳言:“我不会带走,大男子汉拎兜剩饭剩菜,怪没面子的!”

  浪费治理———对剩饭剩菜应提醒客人打包

  对于餐饮浪费问题,消费者有着自己的看法。应酬颇多的张先生说,绝大多数餐饮企业的点菜单都没有注明饭菜数量,顾客点菜时没有参照,加上餐饮企业为了更多赢利从来不阻止,超量点菜在所难免。请客者迫于面子,往往几个人三四个菜就够了,却点了一大桌,酒席结束后,很多菜连动都没动。如果饭店有专门的点菜师或者点菜提醒服务,客人点菜就会理性得多。再者,灵活经营也很重要,如果就餐人数少,商家应该允许适当调整菜的分量,或者半份出售。如果有剩饭剩菜,服务员应该提醒客人打包。

  对此,一些餐饮商家则认为,单方面的建议和提醒起不了太大作用,毕竟消费者有些观念已根深蒂固,面子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扭转过来的。就顾客浪费的现象而言,影响最大的是自助餐餐厅,因为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为了减少浪费,有些餐厅出于无奈在醒目位置写着“浪费罚款”的标语,但是这里的顾客并不理会,浪费依然严重。餐厅也有两重担忧:其一,浪费罚款难以找到法律支撑;其二,真的罚了,“被罚的人还会再来吗”,因此会流失大量客源,怎么说都对企业不利。

  本报记者 李海涛 实习生 杨英 梁西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