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人间和天堂架起爱心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9日01:35 大连晚报

  人间和天堂架起爱心桥

  市慈善总会亲情关爱项目组为弥留之际患者送去临终关怀,用爱心和温暖陪伴患者人生路上的最后一程,至今已经有200多人次参与义工服务,送走了30多位患者

  ■本报记者 冯雪冰

  “癌症患者到晚期瞒也瞒不住时,如何帮他走好人生最后这段路,是最让我们家属头疼的了。大连中心医院胜利路分院亲情关爱病房里,是大连慈善义工们,用他们没有保留的真爱,倾情照料我的肺癌转脑癌晚期的母亲,让老人在爱与温暖中,没有遗憾地离开人世。”母亲上个月末刚刚离世的初女士说到这里,流下了悲伤又感动的泪水。

  为帮助临终患者在弥留之际享受人生最后的关怀,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与大连市中心医院胜利路分院关爱病房联合开展了对弥留患者的亲情关爱服务活动。义工分会亲情关爱项目组从6月上旬启动,至今已进行130多天的服务,共有200多人次参与,无偿奉献了500多个小时,送走了30多名患者,在人间和天堂间架起了座爱心彩虹桥。

  义工把弥留之际的患者当成亲人

  亲情关爱项目组的义工男女老少都有,年轻的有护士学校的学生,年长的有70多岁的老人,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都把这些弥留之际的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照料。

  四星级义工曲忆民,是义工中公认的“老黄牛”,做了很多好事情却从不张扬。她给患者、院方、家属留下了太多的好印象。一次,一位她照顾的患者忽然自言自语说自己脚冷,非常想穿双毛袜子,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旁边的曲忆民回家赶紧找人织了双毛袜子,给患者穿到脚上。后来,这位患者就穿着这双用爱编织的毛袜子离开人世。

  75岁的王岩是一位老医务工作者,无论烈日炎炎,刮风下雨,她没有一次落下过,她还把经验传授给年轻的义工,用行动感染着年轻人。67岁的刘桂文,家有90多岁高龄的老母亲需要照顾,还有一个小孙子需要看管,可每次轮到她服务的那天,她都提前把家安排好,抽时间当义工。新义工、医学院的研究生张丹,利用暑假拼命奉献,有时连续三天都待在病房中随叫随到。

  亲情关爱病房的患者和他们的家属提起义工,都直竖大拇指,躺在床上动弹不得的患者眼中流露出来的,也都是感激的眼神。洗澡、按摩、修剪指甲、聊天、读书读报,这些义工们都感觉是自己分内的事。

  亲属至今还有人觉得义工“这个活不吉利”

  项目组的联络人义工姚美娣介绍说,这个项目与到社会上奉献爱心不同,得到社会认同容易,能得到亲朋好友的支持却很难,有的义工甚至是顶着压力来医院做护理。

  不吉利、太脏、会让人情绪波动太大,这是家里反对的几个主要原因。“整天与濒死的人、老人、癌症晚期患者打交道,有的义工家人会觉得不吉利。有的病人大小便不能自理,义工们还要亲自动手给他们处理,还要为他们洗澡、剪脚指甲,连给自家老人做这些事都不容易,别说是素不相识的人了,义工们这些付出让不少人很难理解。有时碰到照顾了一段时间的病人离去了,义工会伤心挺长一段时间,跟患者亲人一样哭得跟泪人似的。”姚美娣说,“希望更多人,尤其是义工的亲属能理解这些善良的义工。”

  医院在义工感染下,26位医护人员加入义工队伍

  临终关怀病房十几年前就曾经在大连出现过,但没有坚持下来,也很难坚持,因为癌症晚期或者弥留之际的病人多数不再需要动手术,也不需要做化疗或者放疗了,医院没有经济账可算。大连中心医院胜利路分院的临终关爱病房效益并不好,甚至需要院里补贴,但这里却有浓浓的人文关怀,让人陡生敬意。

  在与义工们的交流中,义工们时不时地会提到关爱病房的医生护士对患者无微不至的照料,而医护人员却一个劲地说,他们被义工们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慈善义工的善行义举,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人间自有真情在,这是一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社会关怀,他们就那么默默地做,真的是大爱无言。”一位关爱病房的护士说。记者了解到,在亲情关爱项目组义工的影响感染下,大连中心医院胜利路分院在9月末成立了自己的义工站,26位医护人员加入了义工,“我心有你,助人悦己”的义工格言将越来越广地传播下去。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