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党送来的好儿子 敬老院长黄桂春丹心一片报夕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9日09:28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编者按:他们没有子女却得到了共产党送来的一个好儿子,他们把共产党当成自己的再生父母,南京江宁淳化土桥敬老院的老人催人泪下,传诵着院长黄桂春的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感人故事,一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和退伍军人的奉献情怀。

  党的“十七大”的召开,让南京江宁淳化土桥敬老院的老人欢欣鼓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飘荡在田野里。走进敬老院,老人们一边拉着二胡,一边引亢高歌,这歌声滋润着老人的心田,拍打着来客的脉搏。

  院长原来是个兵

  走进整齐有序的宿舍,牙刷毛巾一路列队,床铺清爽被子成块,吃饭吹哨定时定点,几乎跟连队一个样,如果不是这里老人成群,还真会以为是座军营。军事化的管理方式,使这里别具一格、环境整洁、爽心悦目上、惬意舒适。一打听才知道,院长黄桂春曾经当过八年兵,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干什么事都有浓郁的兵味。

  一九六九年二月,十七岁的黄桂春参军入伍,当上了一名海军通信兵。入伍第三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学过无线电各类专业,对本部门飞行指挥、机要航务、情报、气象台等六个专业比较熟练,干一行爱一行,当过班长代理过排长,一干就是八年,年年被评为“五好战士”,正当组织上准备给他提干时,没想到体检时发现的一点毛病,使他的军官破灭了。部队很惋惜地送他退伍回乡,并向地方政府推荐了他。退伍后,他被安排到公社文艺宣传队当队长,后又担任公社团委书记、乡宣传干事,一九九八年组织上根据干部年轻化的要求将他调整到敬老院工作。

  军人就该有军人的特色,军人就该有军人的形象。他干起工作雷厉风行,大胆泼辣,说干就干,敬老院的劳动事务,扩种菜地,房屋漏雨,水电电器一般维修都是自己一个人干。正如他所说,一个大男人,自己不干谁干。现在他们的鱼塘有两个,菜地达到四点五亩,猪圈有四座,老人吃菜实现自给自足,不用上街买,有效地改善了伙食。在敬老院的饭堂里,整齐的饭桌如同部队的一个样,吃饭前有时还要进行必要的教育和讲话。平时的一些拣菜的小活,也让老人动动手,活络活络筋骨。为了老人安全,防止老人走失,黄院长规定凡是外出按级请假讲清去处,一般不让单独外出,对于重点或生病者还要派老人相伴。老人告诉我们说,只要外面来人,他们都会自行起立,鼓掌欢迎,大概正是受到黄院长军人作风的熏陶吧。

  管理就得动真格

  老人的世界是复杂的,既要把他们当小孩子一样的呵护,在细致入微服务的同时,落实严格的管理,让老人心服口服。上任伊始时,老人们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向他提出三条意见:一是每天老人生活怎么改善提高;二是工作人员常常打牌影响工作,个别服务人员态度不好,不够尊重老人,大家憋着气;三是垃圾青苔青草,脏乱差的环境卫生没有认真解决好,老人心里有看法有想法,也企盼黄院长能帮老人做点事情。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仅剩下为数不多的经费,怎么办?做过宣传工作的黄桂春,走出敬老院想到了向社会求助,向各私营老板求助,争取他们的支持,请来了新闻媒体包括有关部门的领导、老板,吸引了一部分资金。于是企事业单位来了,中小学生来了,领导干部来了,大家既为敬老院做了不少善事,做了不少贡献,也解决了当年老人和敬老院需要解决的事情。

  老人房间和伙房进行了改造,实践了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原来老人对个别工作人员意见最大的人,黄桂春就找当事人谈心交心,希望其改变工作态度,可是当事人仗着有后台依然如故我行我素,尽管这个人是上面领导介绍来的,黄桂春还是把这个人给劝走了。他说:“怕得罪人是干不了事的,党把我安排在这个位子上,我就要对党对老人负责,哪怕明天就不让我干了。”在管理上,黄院长把老人分成班组,由大家民主选定班组长,实施老人管理老人的方式,老人之间出现矛盾一般由班组自行帮助,班组之间、老人之间采取挂星评比的办法,有效地激发着老人的集体荣誉感,减少了纠纷,争取了宽容和谅解。有个寝室的两位老人矛盾过结较深,黄院长就将两人象学生一样调班,还组织两人一起下棋打牌,参加文化活动,两位老人消除了隔阂,成为好朋友。

  在这个敬老院还有个特色,就是服务人员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没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黄桂春告诉我们说,之所以不用年轻人,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对待脏累差的标准不同和环境的要求不同,且必须二十四小时能扎根。用中年人,可以克服这些缺点,实践证明,农村敬老院的服务人员中年化适应农村的特点,是一个方向。服务需要熟悉,服务需要精通,黄桂春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以老人为本的。在房屋设计上,他采取采光大走廊式,两人一间,四人一房,内设卫生间、活动间,让老人相互有个照应。最新扩建的敬老院,又对中间房顶采光,让老人得到自然光的呵护。为了防止意外发生,黄院长还把老人寝室的水泥地全部改成了木地板,厕所装上了扶把,让老人不易滑到。

  深情铸就好儿子

  刚调到敬老院时,黄桂春也想不通,从一个政府机关干部变成敬老院长。不仅意味着事业和前途没有了,这脸又往哪儿搁。他几乎被击倒了,整整睡了一个星期。冷静下来的他对着自己发问:“自己还年轻,又不是不能干,还是一个党的干部?”在一阵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他认识到,既然党把我铆到这里,我就要干出样子,就要改变现现状,心中的目标就是一年初变,两年规范,三年上台阶。老人年大体弱,健忘胡话,警报不断,不是长流水,就是长明灯。黄院长从吃饭睡觉上寻求突破口,在敬老院有一定条件后,就让老人做到“三月三吃鸡蛋,四月八吃乌饭,夏季包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每月吃一次饺子会一次餐,每年过生日”,他把社会上捐来的衣服、被子洗得干干净净发给老人穿用,老人吃好了,身上干净了,心里暖和了。

  有一个叫王成乐的盲老人整天哼着小曲唱着歌儿,黄院长谈心时知道老人原来有一把二胡坏掉了,现在又买不起,他就把自己拉了多年的二胡送给老人,从此老人天天拉着二胡给大伙听,大伙也乐意一边听一边唱,于是其乐融融成了敬老院的一道风景。

  在敬院工作了十年的黄院长已经送走了三十来位老人,每当老人去世后,他都要三鞠躬给老人烧纸,就象儿子一样尽孝道,让健在的老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七十六岁的纪宗银老人见证了敬老院的发展历程,他说,过去吃萝卜干度日如年,现在不一样了:饭有人弄,水有人充,牙膏牙刷、蚊香、卫生纸、包括毛巾、卫生用品敬老院发来了,还发给零用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真的好开心,真是社会主义制度好哇。十七岁的孤女潘华是敬老院的特殊人物,这个当年被遗弃的女孩子是敬老院的老人捡回来的,除了上学之外,还帮助爷爷奶奶们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也给敬老院带来一些生息。她表示要好好学习,将来多报答爷爷奶奶们,报答敬老院。

  在敬老院的墙上,一面锦旗就是一个故事,讲不完也道不尽。十年稍纵即逝,敬老院也走进了省级先进行列。一九三五年出生的李月华阿姨动情地说:“我吃的穿的都是共产党的,享的是共产党的福,受的是共产党的恩,没有共产党自己早就入土了。”满面红光的八十岁老人纪荣生言之阵阵:“黄所长连自己的家都顾不上,一心扑在了敬老院。感谢共产党送来一个好儿子。”

  的确,小小敬老院不仅仅是八十个老人的一个共同的家园,更是一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的平凡岗位和奉献情怀所在。收藏此页 | 打印此稿 | 关闭窗口

  【来源:龙虎网 作者:练红宁 阮青 编辑:肖云 】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