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6学子创业想办公交公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3日02:50 扬子晚报

  “双休日公交车太少”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南京仙林大学城的大学生们。六名富有创业激情的大学生,花了两年的时间,对大学生和居民乘客进行调研,“高峰期车太少”,“车况有待改善”,“客流太少是因为车太少”……这一系列问题,让他们萌发了“开个公交公司专跑仙林到主城区”的念头。看着大学生们拿出的初步方案,提出的开辟新线路、添置豪华客车、利用智能系统调度的解决办法,市政部门表示,学生们的创业热情值得鼓励,想法是好的,但是项目不成熟,目前没有推进的可能性。专家说,尽管学生的想法目前在政策和操作两方面都不可行,但证明其中有需求,建议公交企业、高校联手,在学生出行高峰期,开通“校际巴士”。

  ■创业想法

  开公交公司5年收回成本

  昨天下午,记者见到了这个团队中的三名成员,来自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大四学生,“我们这个团队叫‘世纪伙伴’,我是市场部的。”一名叫张兴雷的同学同时向记者介绍了同行的另外两名分别负责人事和行政的同学。小张告诉记者,他们是一个创业团队,从进校门起就立志创业,之前也利用自己本专业涉足过IT领域的一些项目,算得上小有成就。一个偶然的机会,两年前,南京理工大学另一位同学加盟了他们这个团队,“这个同学本身是个公交迷,提出了目前仙林大学城大学生出行遇到的瓶颈问题后,我们开始着手调研。”

  小张表示,虽然现在50路、70路、97路、107路、108路等公交线路已经进驻仙林,像97路终点站是南京火车站,70路到城区的丹凤街,107路和108路则分别连接了晓庄、新港开发区与大学城的交通,“但是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车太少!”

  小张说,两年来,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沿线的居民,都有这样的呼吁。除了对客流的调查,他们还自费分赴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去体验,找乘客和司机交流。同时,他们还走访了相关的车辆厂,了解了整个行业的车辆生产状况。

  “目前我们已经通过网上和国外五家风险投资公司取得联系,他们均表示,会考虑投资。”小张介绍说,他们正积极和相关政府部门联系,希望得到支持,同时也抓紧时间对两年来调研的情况进行总结,会形成一个方案提交,一旦得到批准,就会找投资方接洽。记者了解到,目前仙林地区与主城区对接存在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似乎很简单,乘客说车少,那么就增加线路,他们设计了四条线路,其中两条是从仙林开往新街口这些繁华地段,其余两条一是仙林地区本身的环形线路,二是夜公交。

  “我们对未来发展很有信心,不对现在南京公交的管理进行评价,我们最大的亮点就是大大推动先进的智能调度系统,即可以不设立站房,直接通过后台的管理系统调配,这样也减少了建设和管理成本。虽然公交运营是个微利行业,但是公交车本身也会衍生出车载、窗帘广告等其他收入。按照目前的油价和车辆成本来算,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五年内就可以收回成本。”小张如是说。

  ■市政部门

  公交微利民营会“吃不消”

  对于6名在校大学生要成立南京第六家公交公司的“志愿”,昨天记者采访了南京市政公用局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告诉记者,6名大学生前些天已不止一次找到他,多次提出他们的设想,即想把现有的几条从仙林大学城进入市区的公交线,包括97路、70路及107路等,今后都交由他们新成立的客运公司经营,实行专区专线式管理,此外,他们还想在原有的几条线路基础上,再增设两条从仙林校区直通湖南路、新街口等闹市区的线路,增加一条夜间区间线和环行线等。

  该负责人说:“仙林与主城的衔接,一直是政府关注的焦点,也在寻求平衡。但是公交线路是一个公共资源,不是谁想开线路就能开的,眼下客运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即使考虑引进民营资本进驻,对该企业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大学生们目前的想法还处于‘纸上谈兵’的状况,学生的出发点确实是好的,但具体方案的实施不能仅凭单方面的需求来考虑。乘客说车少就增加运力,开新线,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该负责人称,仙林新区目前主要以一些高校的分校区和新住宅区支撑,在未通地铁之前,公交客流也主要以学生流和新居民为主,呈现出明显的“潮汐客流”现象,而该区域缺乏生产型单位,商场、医院等配套设施也较缺乏,导致该地区空住率也较高,因此除了双休日和节假日,平时大部分时间内,区间内的公交客流都较少,通往市区的97、70路也呈现出早晚客流高、平峰客流低的现象,“目前这些既有线路均存在一定亏损,一旦增开新线路也必然如此。”

  公交企业的运营不是一个单纯盈利的事业,而是属于公共交通组成部分,有较鲜明的社会公益事业特质,政府每年的投资,都是在承担投资风险。如果民营资本压了很大“赌注”在上面,而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回报或者亏本经营,相信撑不了多久就会无法再坚持下去。新线路一旦开通,就不可能随便关闭,因此,新线路的开通必须通过交通、规划、建设、市政等多个部门的商讨研究后,才能最后决定,“今朝有客今朝开车”的思路,肯定行不通。

  ■公交企业

  车少只是在特殊时段

  当记者将几名大学生想开公交企业的思路及想法告知南京公交总公司一位营运负责人后,对方报以“哈哈一笑”后,当即表示,感谢大学生对公交行业的关注,仙林地区的问题不是简单开新线就能解决的。

  “为什么大学生想到为仙林地区增加开往主城区的新线路呢,是否与他们平时进出市区难的交通问题相关?如果他们无法经营,仙林目前有没有条件开通环行公交和夜公交呢?”对于记者的提问,该负责人表示,仙林地区在平时的公交配车数量上,完全可满足客流需求,关键是学生在一些双休日或放长假前后等特殊时段集中出行时,会感觉一些线路发车少、车上人多拥挤等问题,但这些是局部需求。考虑到运营成本,配车不可能按照最大客流来设置。每逢客流高峰,线路已经通过从其他线路调整车辆等方式,增加运力。该地区明后两年将通地铁,这些特殊时段存在的矛盾会随着大交通的整体发展得以完善。

  那么大学生所提出的“无站式智能管理公交”模式是否也有可行性?“我们市区已经有多辆公交车采取了智能电子监控,比如16路、100路等,在一些公交底站内都设有监控管理员,但这些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尤其是在清明、春节、黄金周等节假日期间,对于一些客流量大的线路,我们通过电子监控,相应地调节车辆。但这一方法不适用完全取消站点式配发车,仅单一地采用智能管理模式,至少在目前南京城市的交通状况下,这一新管理模式无法单一实施。”

  ■专家提议

  高峰期高校与企业“联营”

  “学生的这个想法值得管理部门思考。”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交通专家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可以理解,虽然政策方面不允许,方案也不成熟,但是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学生都想开公司创业了,可见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都存在服务盲点。”他建议说,高额成本决定了现在仙林与城区的衔接,以及当地区间内的公交线路安排,确实不能依靠开新线、加新车来解决。但是要遵循其自身规律,根据其潮汐式客流寻找解决方案,公交企业、高校可以联手,在特殊用车时段内,由学校租用公交车,进行类似“校际巴士”的模式运营,可在特殊时段内解决出行难题。“当然,两家之间的‘联姻’少不了政府的撮合。”

  本报记者 周海燕 杨 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