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农民二十多年账本折射生活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3日05:06 三秦都市报

  西安市临潼区零口街办范家村50户村民坚持记生产生活收入支出账,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已经二十多年过去了。一方面,为党和政府制定农村政策提供了参考数据。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数字,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党的惠农政策和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养猪户”记账庆丰收

  “粮食直补款发到家,各项税收都免啦,今年我家出售生猪38头,纯收入1.9万元。种地9.7亩,粮食纯收入4850元。大女儿今年考上了研究生,小儿子在辽宁上大学。种地收割都是机械化,咱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54岁的童治远满脸喜悦,他翻开自己精心填写的家庭各项收入支出记账本,如数家珍细细道来。

  童治远是临潼区零口街道办范家村童二组村民,从1985年开始至今,他坚持记家庭生活和征税各项收入支出明细账,以此展示家庭管理的科学化和透明度,同时记录反映生活水平的提高,时代的变化。

  在老童家的记账本中,记者看到,小到买一盒火柴、一个打火机、一袋盐、一瓶醋,大到买化肥、雇收割机、支付儿子上大学近上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事无巨细,一笔一行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看着账本上年年增长的收入数据,童治运深有感触地说:“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让咱农民尝到甜头。”说到这里,老童拿出他前些年收集的各项税收票据,还有“乡统筹、村提留”的各种单据。“那时一个人种一亩地收农业税158元,我家一年农业税1111元,再加上其它支出,种一年地,收入只有1000多元。我这还是好的,还有人种地一年,没有收入,还欠了外债。现在好了,种地不但不收税,国家给每人还发24元粮食直补款,看病有了医疗保险,娃娃上学把学费也免了。一句话,咱感谢党的好政策!”

  童家的老账本记着:1987年,他们家把住了几十年的旧瓦房拆了,花两万多元盖了三间大房。1999年,又花了一万多元在前院盖了4间平房。而在他家的后院,则是他家的“钱库”———小型养猪场,一年给他家带来近两万元收入。

  一个4口人家,年收入达两万多元,这在关中农村地区应算“小康人家”了,但老童自称他们的收入排行在村里只是一个中上等水平。

  记者和童治远交谈时,86岁的童母魏芝莲老人坐在一旁闷闷不乐。问其原因,原来老人有个爱好,非常关心时事政治,每天坚持看央视的《新闻联播》。十七大召开后,她每天都看会议报道。不巧这两天家里的电视机出现故障,老太太只能到隔壁邻家去看电视或用收音机听新闻。由于眼下正忙着秋播,儿子、媳妇顾不上请人修电视机,老人“闹起了情绪”。

  记者问魏老太太这几年日子过得怎么样?老太太伸出大拇指说:“好得很,美得很!”一句话,把大伙全逗笑了。

  20家困难户的账本

  改革开放和党的惠农政策,使范家村绝大多数村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仍有20户人家处于贫困状态。这些人成为区、街办两级政府重点帮贫扶贫对象。国家每年还给每人发放100-150元的低保款,使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这在困难户的账本内,也得到了反映。

  范家村村主任童渭道介绍说,这些贫困户、低保户并非人们概念中的“贫困”。形成贫困的原因,有的是家里有智障或残疾人丧失了劳动能力;有的是家里盖房借款,一时还不上,形成困局;有的是患上了不治之症,导致家庭负担;还有一种是供几个孩子上大学,造成家庭生活暂时困难。对于这20户贫困户,村干部想尽办法予以帮助,在记账本时,也能获得和其他村民一样的快乐享受。

  记者采访时,在困难户家中,感受到的仍是对党的惠农政策的赞扬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专家:村民记账值得肯定

  “范家村村民对家庭的生活生产收入支出进行详细的记录,由开始的被动接受到现在的自觉行动,说明新时期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从表现上看,这个账本只是记录了一家一户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但由几个点汇成一个面,就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所发生的变化。”陕西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副教授杨洁说。

  对此,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副主任张辉持相同观点。他说,精打细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农民收入支出逐年记账,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他们的收入支出情况有一个纵向的比较,这种理财方法,一方面使家庭的收入支出条理化,另一方面也使村民感受到生活发生的变化,值得推崇效仿。

  谈到近年农村发生的变化,张辉说:“国家免除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患病农民医药费得到一定补偿;减免农业税、特产税,对农民实行种地直补,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强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上‘三大惠农政策’使农民收入发生了很大变化。以陕西为例,2005年农村人均收入为2012元,2006年为2265元,平均每人每年增加253元,对于一个农业大省,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对于关中农村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张辉认为,首先,国家应加大对西部农业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其二,提高农产品价格,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采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其三、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使农民尽快掌握文化科学技术,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包括劳动输出。其四、扩大生产规模,使家庭式的小作坊式的农副产品的生产经营向多元化规模型经营发展。如果做到以上四点,农民的记账本的含金量一定会大大的提高,自愿参加记账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小账本反映大变化

  今年60岁的童振东是范家村的一名“老记账员”,他家的家庭收入支出记账本也记得非常详细,但与众不同的是,他家的主要经济收入不是靠种地卖粮,而是两个打工儿子的劳动所得。他的两个儿子2003年就到北京去打工,短短4年时间,不但获得较好的收入,而且在北京扎下了根,娶妻生子,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范家村村主任童渭道总结说,在范家村过上富裕日子的村民,一类是搞养殖和多种经营,一类就是外出打工。现在村民闲时外出打零工非常普遍,一个小工一天最低工资能拿到40元,木匠或泥水匠的大工一天能拿到七八十元,甚至100元,收入相当可观。

  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视,是农村生活的又一变化。在当地村民的记账本中,有请农技员的开支,也有购买农作物种植护理和病害防治书籍的费用记录。

  说起记家庭收入支出账的好处,童振东说这几年生活变化,翻账本一比较,账本上的数字比讲啥大道理都好。自己家的生活生产计划,还有收支情况,一看账本一目了然。再一个,家庭账务公开,可减少父子、夫妻矛盾,一年挣了多少钱,干什么用了,大家都心知肚明,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促进了家庭的和谐稳定。所以,每天不管再忙再累,他都坚持认真记账,一点都不马虎。

  范家村共有村民1740人,土地2300亩。由童家三个自然村和范家、明家两个自然村组成。1985年,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农业部将该村设为农村固定观察点,由临潼区政研室采取随意抽取的形式,从每个组(自然村)选了50个记账户,分现金及实物收入、生活性现金及突物支出、生产性现金及实物支出三部分记账。账本记完后,每年11月底,由政研室工作人员收回上交到中央政策研究室。为党中央制定农村政策提供参考数据。

  “最初记账时,当做一项任务去完成,现在发现记账好处太多啦,成了自发行动,不是记账户的人家,也有主动记账的,而记账户更是认真负责。你问记账的原动力是啥?我告诉你,咱农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这记账本就是最好的见证。”范家村范二组村民高彩民的丈夫牛广民是退休还乡的老工人,他替妻子记账。每个月先将家庭收支明细账用一个本子写好,备家庭自用,再抄一份写在公家发的记账本上。

  “这几年,生活好了,账越记越细,越记人心情越好。我这几天看新闻呢,照现在的政策,再过5年,咱农村变化比现在变化还要大。”70岁的牛广民老汉对未来充满信心。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