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老乡的好 我用一生回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4日03:20 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1968年,北京知青王忠到忻州解村插队;1974年,他离开“故乡”返回北京;现在,解村的大事小事他总是牵挂于心

  “五年半的辛劳,我们不能让北京来的孩子们带着债务离开。”1974年夏天,来山西插队的北京知青王忠离开 “故乡”——忻州市解村,乡亲们让他把欠集体的23元伙食费“挂了账”。

  五年多的恩情,没有期限的回馈。如今,生活在北京的王忠尽管并不富裕,却时时不忘“家乡人”恩情:帮助老乡们婚丧嫁娶,资助家乡教育建设,注目老家的环保、资源……大事小事,无不牵挂于心。

  10月8日至19日,从忻州到北京,一周多采访,记者感受到了王忠感恩“故土”的朴实。“乡情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王忠说。33年前的那一段真情“干了五年多,最后还欠下集体23元……可能说这些,生活在现代的孩子们根本无法想象。”王忠的话,渐渐将记者带回了那个特殊的年代——

  1968年11月底,响应当时号召,18岁的北京知青王忠来到了山西解村插队,开始了他五年半的农村生活,“耕田、锄地、掏猪粪,什么活都干过”。

  一米八的个头,100斤的体重,当年的王忠干这些活,显然吃力,但他没有叫过苦,“和乡亲们处得比亲人还亲”。1974年夏天,他可以离开山西返回北京了,就要离开解村时,一件事情难住了他。

  行前的准备已经就绪,乡亲们来到村外等着给王忠送行。王忠最后来到了小队长王润丑家,做临别前的结算。噼里啪啦,队长在老式的算盘上拨着珠子。算着算着,王润丑的手停住了。他说:“你不能走。”

  王忠觉得奇怪,以为是队长要为难他。凑上前去一看,他才知道,自己的确不能走:按当时的工分折算,他干一天的活是三角五分的工钱,五年下来,共挣到“工资”六百多元。这些钱,除去他常年的食宿等费用,王忠欠下生产队23元。

  今天的23元,也就是一包香烟、一盘菜的价钱,但当时却不是小数。最关键的是,王忠只身一人在乡村,除去随身的一卷铺盖,什么都没有。村外,乡亲们顶着烈日等着,屋内,王忠坐回队长的身边,重新细致地算着账目。“但结果还是一样”。“怎回事,这么长时间也弄不完?”这时,大队长姜春祥等不及,也赶来了。看到眼前的情形,一时间,姜春祥也没了主意。回到了里屋,姜春祥和王润丑商量一番,最后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把这笔账永远挂起来,让王忠放心地走。“北京到忻州,相距千里。要知道,在当时,些许的经济出入,都是要承担责任的。”至今,说起那段往事,王忠仍难以抑制心中的感激。14年后的再一次相逢

  村民们是质朴的,大家找来当地最高级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簇拥着王忠踏上了归程。

  “他骑着车,我坐在后座上,我们几个好朋友一起,把他送到了当时的忻县城(现忻州市忻府区)。”解村村支部副书记黄贵田回忆。

  王忠是在解村人已经淡忘了那23元的欠账时,又来到他们中间的。

  1988年夏的一天,黄贵田正在家中打场,一位戴着眼镜,身材高大的中年人出现在他家门口。

  “人胖了不少,衣着也很讲究,只有声音没有变。”谈起十多年后的第一次重逢,黄贵田一脸笑容。

  “队长、大队长他们过得怎样?俏才一家还好吧……”还没进屋,王忠便迫不及待地问起了当年的“社员们”。来到王润丑家,王忠看到昔日的队长一家挤在阴暗的房屋内,立即从身上拿出500元钱,让他们修修房子。

  听说姜俏才还是独身,托人找了个外乡的媳妇,却因没钱,不能结婚,王忠又马上赶到了俏才家。

  “还记得吧?我是王忠。1974年春节,人家都高高兴兴过年,我却没人理。是你,自己吃玉米面窝头,却把你的饺子让给了我吃。”可能当年根本没往心里去,40岁的姜俏才一下子还不明白王忠在说些什么,在王忠和村民们引导下,他才最终记起了那段往事。“老人看病,孩子们上学,乡亲们有难处,你就找我。”临离开“老家”时,王忠拉着黄贵田的手一再重复。“放心,你的婚事包在我身上,将来孩子们上学我也管了。”他又对姜俏才说。

  一个月后,王忠带着大包小包东西,几千元现金又重回解村,帮姜俏才办了个像模像样的婚事。此后,每年王忠都定期回到村里,给姜俏才一些生活费,姜俏才女儿上学,也一直由王忠供养。2001年的那一回心痛

  2007年10月8日上午10点,正是课余时间,解村当代学校的孩子们三五成群,有的在校园内跳绳、踢球,有的在电教室上网、学习。校园的南面,一幢漂亮的二层楼房,是村小学的综合楼。

  北面的一角,则是另外辟出来的一个小院,这儿是村里的幼儿园。院内有滑梯、木马、跷跷板等游乐设施。一排5间房屋内,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着古诗或者儿歌的孩子。“王忠资助前,孩子们一直在多年失修的教室上学,冬冷夏热,遇到雨天,孩子们还得在老师带领下,集体堵漏。”老乡说。

  解村共有1500多人,适龄小学生有一百六七十名。由于经济落后,村民们始终没有能力重修学校。“2001年那次‘回家’,王忠心痛了,他下决心,要建一所像样的学校。”解村村支部副书记姜关祥告诉记者。

  那是个夏天,王忠回到解村。途经一户人家,正是农忙时候,一群年轻人却坐在家门前打麻将。王忠问同行的黄贵田,他只好如实相告:村子里年长的村民,一年四季忙碌着,也难有空闲。可是,那些早早辍学回家的年轻人,并不体谅长辈们的艰辛,常常不顾家人劝说,聚在一起搓麻将、打扑克,甚至打架闹事。

  “学校是有,可是年久失修。再说,村民们也不注重教育。”黄贵田的话,引起了王忠的注意。王忠坚持要看看学校。正是夏日的上午,阳光明媚,但走进教室,屋内却一片昏暗。学生们挤在破旧的桌凳上,看着老师在泛白的黑板上做着算术。空气里飘荡着阵阵霉味——雨水透过屋顶,在墙壁上留下一道道痕迹,有的地方墙皮也剥落了。

  走出教室,王忠的心隐隐作痛。“你给我做个预算,得修个新学校。”王忠再不愿看下去,对黄贵田说。

  一个月后,王忠带着武汉当代科技发展公司的董事长艾路明等几位老同学来到解村。看过原来的学校,选好新校址,他拿出自己的5万元现金,让黄贵田留着建学校。

  “也就是半个月,王忠和艾路明等又回到解村,艾路明带来赞助费28万元,其余的同行者也你一万、他几千地留下了爱心款。有了这些好心人的帮助,不到一年,一座漂亮的学校建起来了。”

  学校建成后,王忠又多方筹集资金,给孩子们配上了电脑、图书、体育器材,并引进了远程教育系统。2004年3月,解村的孩子们搬入宽敞明亮的新教室。那天,王忠特地从北京赶回解村,深情地嘱咐孩子们“好好学习,不要像你们的哥哥姐姐们一样,早早荒废了学业”。

  “我也没做什么事,就是帮‘老家’尽了一点微力。”10月19日,在北京市平安大道官园桥中国京剧院,王忠面对记者采访,淡淡地说。“在我的内心,解村就是我的家乡。”“乡情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祝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道别王忠,他希望记者将这份祝愿带给“家乡”的亲人。

  (应当事人要求,王忠为化名)

  本报记者 任俊兵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