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本报记者深度调查“老干部大学”现状以学养老火入学有点难(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4日03:27 大连晚报

  

本报记者深度调查“老干部大学”现状以学养老火入学有点难(图)
本报记者深度调查“老干部大学”现状

  以学养老火 入学有点难

  ■文/图 本报记者 常婷

  昨日上午,位于武昌街附近的大连市老干部大学新校舍正式破土动工,预计明年,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新校舍将投入使用。老干部大学办公室副主任左建朝介绍,目前,老干部大学校舍面积800余平方米,在校老人1700多人,每年报名上万人。即使新校舍建成投入使用,也只能容纳1万名学员左右,仅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13%左右。

  随着大连市老龄人口不断增加,老人“上大学”似乎成了一种新兴养老模式,很多城市已经看到这一趋势,纷纷办老年人大学。而我市市级老年大学只有老干部大学一所,全市的老年人大学不过十几家。 老人上大学绝非玩票

  记者用两天时间走访了我市老干部大学和大连市老干部大学甘井子分校,发现老年人上大学绝不是玩玩而已。老师们告诉记者,在所教的学生当中,老人的学习劲头是最足的,在市老干部大学,走廊两边的墙上挂满了国画、书法等作品,这些都是老人们的作业。他们非常在乎这两面墙壁,如果自己的作业能够挂在墙上,那是莫大的荣誉。

  学校的刘老师说,老人们只要不是病得爬不起来,是不会旷课的,他们是最认真的学生,甚至感动了老师,他们宁愿辞去社会上高昂的聘请费用,来这里教3小时80元钱的课程,“教这些老人带劲”。

  功夫从来不负有心人,在大学里学习的很多老人都重新拾回信心,他们有的是夫妻俩,又找到了共同语言,感情更亲密了;有的用学来的本领进入各种艺术团体、协会,成为艺术骨干,有的甚至办起个人画展,拍卖自己的作品。上大学确实改变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

  报了三年也没上成大学

  但这种养老方式只有极少数老年人尝到了甜头。左建朝副主任说,老人上大学也就是这几年流行的事。大连市老干部大学前身是离休干部大学,建于1986年4月,在全国来看是比较早的。2001年,离休干部大学正式更名为老干部大学,并开始面向社会招生。目前学校开设包括书法、国画、保健、文史等12个专业,47个班级,学生1700多人,由于学校前身是离休干部大学,所以对离休干部还要照顾,每年报名都要先保证在校学员升级、继续学习,离休干部以及80岁以上老人,剩下的名额非常少,有的老人报名报了3年都进不来。“每到报名的时候,我们都很难受,一些老人凌晨3点就来排队,报名人数上万,可进来的寥寥无几。”

  有的老人家住开发区、金州,不惜坐轻轨、坐长途客车来上课。为了缓解这种状况,全市已建立了两所分校:“大连市老干部大学西岗分校”和“大连市老干部大学甘井子分校”。但记者从甘井子分校了解到,学校的老学员占了一半以上,新学员同样难进校门。

  老学员不愿意毕业

  新校舍将能容纳1万名学员左右,大大缓解现在的校舍压力。但左副主任担心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几乎所有来上大学的老人都不想毕业,最长的在学校待了20年。

  据学校刘老师介绍,老人们上大学不仅仅为了学习,而是把它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每天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上大学,在学校里,老人们可以完成年轻时没有完成的梦想,还交到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大家在一起时间长了,经常组织活动,切磋技艺,谁也不想离开。即使拿到了毕业证书,老人们也不愿离开学校。学校理解老人的心情,又为他们开设创作班、提高班,让他们继续留在学校。“除非他们老得爬不起来了,否则不会有人离开学校”。据左副主任介绍,目前学校里70%以上都是老学员,新学员根本进不来。

  大连市老干部大学甘井子分校的金主任介绍,老年大学里设施齐全,师资力量较好,社会上目前还没有能够满足老人这种学习欲望的地方,一些社区虽然有活动室,也只是几样乐器,没有老师,没有系统学习,老人们一旦上了大学,经过了系统的学习,一旦毕业又面临无处可去的尴尬,所以都不愿意离校。

  据了解,我国一些城市在老年人上大学方面已经走在前列,比如上海目前已经有几百所老年人大学。有关人士建议在开办老年人大学基础上注重社区老年文化的发展以及小型老年文化站点的建设,让老年人学成之后有地方可去,把求学的机会让给更多渴望上学的老人。

  图片说明:老师正在示范,老人们认真地看着。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