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盼家乡人为孩子们捐寒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09:45 无锡日报

  一封来自贵州乌蒙山老区的来信,带着江南一名志愿者的扶贫支教热情,近日寄到本报。这位志愿者是江阴市顾山镇青年邹志鹏。今年9月,他背起行囊,辞别故乡和亲人,只身来到乌蒙山深处的大方县雨冲乡石笋小学,当起了一名自费支教的志愿者。这次他的来信,不为别的,是向家乡父老讲述当地孩子的求学情形,呼吁家乡人民能伸出爱心援手,援助老区的教育事业。

  上学冒雨走一小时山路

  连续半个月的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邹志鹏已在乌蒙山大山深处工作、生活近两个月了。他所任教的石笋小学位于国家级贫困县大方县,雨冲乡是该县最穷的乡,石笋小学又是该乡最偏远、条件最差的小学。

  一幕幕情景令他心酸:因为太穷,全校六个年级124名学生,有雨伞的不足十人。孩子们穿着单薄的衣服,淋着秋雨,踩着湿滑的泥泞道,步行一二个小时赶往学校。摔倒在泥坑里爬起来继续走,赶到教室时早已浑身是泥。屋旧顶破的教室里也漏着雨水,寒风钻进没有玻璃的窗户,无情地刮到教室里。孩子们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在阴冷的教室里上课,冻得瑟瑟发抖。

  小邹说:因是高原山区,眼下的最低气温早已低于10℃了。不少孩子因天天淋雨而感冒咳嗽了,但他们从来没药吃。他自己也没有带雨伞,附近也无处可买,每天也只得淋着雨去上课。好在住地只需步行15分钟,是住得最近的,而最远的学生到学校要步行近2个小时。

  挑选条件最差学校支教

  “贵州最穷数大方,大方最穷数雨冲。”昨日下午,记者电话连线雨冲乡时,该乡赵昌仁乡长说,大方县是全国80多个重点贫困县之一,雨冲乡是贵州省100个重点贫困乡之一,学校所在的油杉河村是该乡一类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全乡人口1.2万,散布在面积123平方公里的大山里。全乡130多名中小学老师中,还有1/5左右为民办代课老师,月工资仅200元左右。

  他回忆说,第一次见到邹志鹏时,是9月5日傍晚。那天,小邹坐了5个小时的车子刚从县城赶到乡里。他要求到最困难、条件最差的学校去支教,不要乡里任何照顾,也不要生活费。第二天,乡中心小学校长陪他看了一个学校,当了解到该小学不是“最差”的,小邹说,条件最差的学校才更需要帮助,执意要去条件最艰苦的学校。当天下午,石笋小学的一名老师骑着摩托车来乡里接他,花了4个小时才把他接到学校。“此后,又见过他二次。一次是小邹到乡里来参加老师节活动;一次是我到他所在的油杉河村检查工作。看到他时,他身上也是一身泥巴,模样跟当地农民差不多了。小邹真的不容易,那个地方太偏僻了,离乡政府20多公里,尽是山路,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路,本乡老师都不愿去。”

  动员五名失学儿童复学

  邹志鹏是一名学文秘的中专生,1996年毕业后又自学了大学课程,文化水平和工作经验都有了新的积累和提高。但他一直没有从事教育工作,因此只能“自找对象”去自费支教。

  小邹说,他是年初从网上了解到雨冲乡特别贫困缺少老师的,在做了收集教科书、生活用品等一番准备后,就独自背起行囊前来贵州。他在大方县城坐了近5个小时的班车,直接来到了70多公里的雨冲乡,找到乡政府要求到当地条件最差的小学,当一名自费支教的志愿者。

  学校每天上、下午各三节课,小邹给自己排满了课,包下了二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课,并上部分数学课,放学后还给学生辅导习题。学生们也喜欢上他的课。小邹说,来到贫困山区,能给这些孩子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他们朝夕相处精神上很充实,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当地三分之一的农户种植单一的玉米,全家年收入仅几百元,过年都吃不上肉。小邹说,在一些家庭中,一副石磨、两口铁锅就是家中的主要财产了;半数以上的农户种些烟叶,全家年收入有二三千元,但也相当的贫困,连孩子每学期五六十元的学杂费都交不起。他到这个学校后,已动员5个失学儿童复学,其中3名是女孩。仅为孩子代交学费等,他已花了1000多元。他曾想,为每个遭雨淋的孩子买把伞,将三只教室的窗子配上玻璃,但考虑到现在没有收入,原有的积蓄也需细水长流(至少支教一年),所以他感到个人力量的微薄和渺小,希望家乡的父老乡亲为老区的孩子献上份爱心,能为这些求学的孩子们捐些过冬的衣裤鞋袜,或添置些必要的学习用品。 (本报记者姚起亚)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