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成功人士为何掷万金追哈佛“幸福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10:02 青年周末

  -“积极心理学”,哈佛最受欢迎选修课

  -参训者都是成功人士 三天3000美金

  -本报联合新浪调查:七成多人认为“感知幸福能力”不可被培训

  ◎文/本报记者 徐英 ◎供图/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

  幸福是什么?感知幸福的能力能被培训出来吗?

  本报联合新浪调查的结果显示,六成人不觉得自己幸福,3/4的人认为“感知幸福的能力”是不需要被培训的。与这个调查结果不同的是,以培训“感知幸福的能力”为特点的“积极心理学”居然是去年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被称为“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

  11月,一位36岁的哈佛大学名不见经传的讲师——泰勒·本-沙哈尔将携“幸福课”再次来到中国。而在今年4月和7月,他已先后给30人培训过“感知幸福的能力”。三天封闭式培训3000美金,不菲的培训费用是超值还是浪费呢?本报记者将为您解开这个谜。

  成功人士求幸福 追捧哈佛排名第一课程

  哈佛

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积极心理学”已经登陆中国,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引进了这门课程,请来了它的主讲人——哈佛讲师泰勒·本-沙哈尔。

  3000美金的培训费,三天封闭式的课程,内容是帮人寻找获得幸福的方法。寻找幸福的方法是可以培训的么?

  3/4的网友认为,幸福不可被培训

  10月19日起,本报联合新浪在网友中进行了一次《你需要有人来培训你感知幸福的能力吗》的小调查。到10月24日止,参加调查3880人(这是最终截稿时的统计数字)。

  调查结果显示:在面对自己是否幸福时, 39.75%的人认为自己大部分的时间感到幸福,而选择了“比较麻木”以及“很少,痛苦大于幸福”的人占到了60.25%。在“感知幸福的能力是否需要培训”这一项里,有75.83%的人选择了不需要,仅有24.17%的人选择了需要。

  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当中,能“每天都感觉到一件幸福的事”的人仅有35.6%,一个月内感到情绪失落天数超过5天以上的人超过5成。遵照自己的意愿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的人,仅占到22.31%。

  幸福课在哈佛大学选修课中排名第一

  与这个调查结果不同的是,在哈佛大学,居然还真有这样一门课,而且还在2006年本科生选修课中最受欢迎。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理事长倪子君介绍说,这门课叫“积极心理学”,选择它的学生已经超过了《经济学导论》,到了第一位。

  实际上,积极心理学在哈佛从不被人接受到开始火暴也经历了几年的时间。泰勒·本-沙哈尔在他的《幸福的方法》一书中这么说:2002年,我第一次在哈佛教授积极心理学,当时有8名学生报名,其中还有两名中途退学。第二年,听这门课的学生近400名。第三年,学生人数达到850名。2006年,听这门课程的学生已经超过1000人,超过了曼昆的《经济学导论》。

  尽管自从《哈佛红人》和《波士顿环球报》报道了积极心理学课程火暴哈佛之后,质疑声就从来没有停过。泰勒也在思考自己的课为何能火起来:“如何解释哈佛大学等高校对积极心理学热切的需求?是因为当今的社会抑郁的人越来越多?还是21世纪的教育或西方的生活方式使然?”

  据哈佛一项持续6个月的调查发现,学生正面临普遍的心理健康危机。调查称:过去的一年中,有80%的哈佛学生,至少有过一次感到非常沮丧、消沉,47%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因为太沮丧而无法正常做事,10%的学生称他们曾经考虑过自杀。

  参加培训的都是成功人士

  今年7月泰勒曾在在北京郡王府开设第二期培训课程。引进该课程的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介绍说,泰勒先后于今年的4月份和7月份,在中国进行过两次培训。第一期报名的学员只有10人,第二期参加培训的人数增加到20人。参加培训的大部分是企业家,包括上市公司的老总和跨国公司驻华代表。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这是这些成功人士来参加培训的原因。

  在某跨国公司担任管理层的孙立民,在外人眼里看来很成功,但他思考幸福到底是什么时,经常得不到答案。

  书法家席殊也在第二期学员之列,他跟记者说,“2000年,公司遭遇了一场致命打击,不可抗拒。2003年又遭遇到了‘非典’。直到去年,颓势不能转变。这意味着12年奋斗的事业要放弃了。要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很无奈的,毕竟曾拥有全国600多家全国连锁店……曾经的辉煌,员工和行业对你的期望都远去了……我处于一种焦虑状态。”

  参与培训的学员们大多跟《青年周末》的记者反映,他们这三天都获益匪浅。

  书法家席殊的“幸福”体验

  腼腆的泰勒

  蓝色衬衣,黄色蜂巢式的领带,黑发,一副无框眼镜,这就是哈佛大学那个名不见经传的讲师——泰勒·本-沙哈尔,他常常在说话时垂下眼帘。上过泰勒“幸福课程”的学员们的一致印象是,“泰勒很腼腆”。

  欧洲金融集团银行代表处代表胡海燕描述第一次见到泰勒时的情形。“泰勒很像东方人,比较羞涩。进入到会议室的泰勒,脸还有些红,都不好意思跟我们打招呼,低着头,直奔自己的座位上。” “他做了几个深呼吸,他有些紧张,他需要调整自己的状态。”泰勒的助教、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观察到了这些细微的变化。

  “我也试图向那些讲课成功的老师那样,但是我发现我没有办法做到他们,我就是我,这就是我的讲课风格。”泰勒也清楚地向学员们表达自己的个性。

  泰勒说话的声音柔和,语调始终保持着一个音频上,语速甚至有些慢。他的开场白非常诚实:“你们不会从我这里学到新的东西,我说的每一句话,你们都知道……我要做的就是提醒你们,这些你们都知道的、但忽略已久的真理,并开始真正改变你们的生活。”

  底下学员们没有什么反应,甚至有些冷场。“当时很多人都是怀着观望的态度,泰勒究竟能讲出什么内容来?”

  席殊说,“外国老师一般都不这样,尤其是美国的老师,进门就hello,一下子就把气氛掀起来了。”

  冰山测试解开学员心结

  泰勒·本·沙哈尔站了起来,转身走到身后的白板上,他在上面画出了一道抛物线,在抛物线上方六分之一的位置上,一根横线与抛物线两端交叉而过。“让我们画一座冰山,看我们自己作为领袖人物,有什么特征?”

  在场的20名学员,作为各个公司的领导者,他们在下面纷纷议论,“是不是让我们说自己有什么潜能?”

  “假设领导力是一个冰山,上面的5%到10%是我们能够看到的作为领导人物的特征,比如说名气、荣誉。请大家说说能代表领导者的特征还有什么?”原来泰勒不是在讲领导者潜能的问题。

  “追随者”,“影响力”,学员们一个个发言。“还有其他的吗?”

  “激情,魅力。”

  “那么冰山之下呢?”

  “孤独,”当第一个学员说领袖时,提到了自己的感觉。底下沉寂了一会儿,“恐惧”、“压力”、“劳累”、“嫉妒”……学员们开始抱怨起来了,话匣子被打开了。

  最成功的三件事中找回自信

  冰山测试结束后,学员们的气氛不一样了,大家有了共鸣。

  “请大家闭上眼,回忆自己曾经最成功的三件事”,同声传译将泰勒·本-沙哈尔的话翻译给了在场的20名学员。泰勒的声音柔和、平静。这是他的第一堂课——自我悦纳,全然为人。

  在场的学员们闭上了眼,进入到一种沉思的状态当中。

  像放电影一样,20多年前的往事清晰地浮现在席殊的脑海里。脸上也不自觉地有了笑容。“22岁,自己还是被人称作毛头小伙子的时候,跟几个朋友从郑州跑到北京,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资金,几个人打算举办一场‘中国首届硬笔书法展览’。从拉赞助到请名家题词,找到国家相关领导人,跟中央美术馆洽谈展览业务……”

  “要知道,回忆这些成功的过去的时候,我的感觉好极了。”席殊说,“第二件事就是我1992年第二次下海,我发现自己还是很有策划和设计能力的。”在回忆这三件成功的事的过程中,席殊说自己体会到了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我感觉自己有策划设计能力、规划能力,还有敏锐的营销能力。”

  而在中国人的经验当中,总是不习惯复制自己的成功,认为好汉不提当年勇,过去的成功已经过去了。

  分享痛苦让一个学员号啕大哭

  做完这个让人自我感觉极好的练习后,泰勒又要求,两个人分成一组,回忆自己最痛苦的经历,然后跟对方分享。

  “中国人说往事不堪回首,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自责在里面。现在不仅要回忆,还要分享。”当把自己痛苦的过去当作一种体验回忆并跟同学分享之后,席殊发现自己也能接纳自己过去的失败了。“接纳了失败之后,痛苦就变得不一样了。这时失败就变成自己人生中最宝贵的体验,开始去接纳它了,把它当作你人生的一部分。

  “中间分享的过程特别有启发,特别是两个人之间讲出来。”席殊坦言,在这次课程中,第一天自己还是绷着,到了第二天,自己完全放开了。

  培训的第一天晚上,有一个多年没有哭过的学员,在培训的临时住处号啕大哭。“泰勒让我们反省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其实就是幸福课的第一部分——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真正地做自己。”

  用不停的追问来测试自己到底想做什么

  在课堂上,泰勒说,“我们可以不停地追问‘为什么’,来反思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可以是大房子、升职或任何其他的目标。看看要问多少个‘为什么’,才能落到‘幸福’的追求上?问问自己,我做的事情,对我有意义吗?它们给我带来了乐趣吗?我的内心,是否鼓励我去做不同的尝试?是不是在提醒我,需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生活?”

  泰勒让听课者用以下3个关键问题,先来问问自己:一,什么带给我意义?二,什么带给我快乐?三,我的优势是什么?并且要注意顺序。然后看一下答案,找出这其中的交集点,那个工作,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工作了。 “生命很短暂,在选择道路前,先确定自己能做的事。其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后再细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后,对于那些真正、真正想做的事,付诸行动。”

  席殊回忆说:“有些人会把物质和幸福对立起来,以为清心寡欲就是幸福,而泰勒说,金钱和幸福,都是生存的必需品,并非互相排斥。”

  泰勒认为,通常在越感兴趣的事情里,人就越能发挥自己的天赋,越能做得持久。人一旦有了热情,不但动机坚定,连做事效率也会提高。许多研究表明,一个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都会很成功,包括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以及健康。幸福与成功,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无论是工作上还是感情上的成功,可以带来幸福;而幸福本身,也能带来更多的成功。

  反思自己的人际网络

  当泰勒挂出一张图,让学员们在框框里填写自己关系网络。席殊填完之后才发现,导师这一栏里,竟然是空的。

  在泰勒的理论系统里,人际关系是对我们的事业、幸福很重要的一个支持系统。

  “如果没有,你可以想,能把谁发展成为你的导师。还有就是哥们儿、知己,其实你有一两个,就足以。如果你的人生没有这些人,那么你就可以想哪些人是可以发展的,这就让你能知道哪些方面是你该发力,哪些是你该注意的。”

  “这个模块主要就是讲述夫妻和亲子关系。泰勒让我们每个人把自己理想的对象写出来,假设自己与梦中情人结婚,十年过去了,如果你不去经营它,即使你得到了最理想的伴侣,你还是会对更年轻的,让你有新鲜感的人重新产生欲望。并不会因为他们是最好的就会满足,心如止水了。夫妻关系里面,不要去猜测、证实。比如说丈夫老觉得妻子应该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应该知道自己的个性。不要把什么都想当然,正确的是,应该由你来告诉对方,喜欢什么。”

  四种汉堡,四种人生

  “泰勒在课上讲述了4种人生模式,据说这是他从汉堡里总结出来的。”

  第一种汉堡,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即“享乐主义型”;

  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边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会吃得很痛苦。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他称之为“忙碌奔波型”;

  第三种汉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还会影响日后的健康。与此相似的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

  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种“幸福型”汉堡。一个幸福的人,是即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

  泰勒说,“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属于‘忙碌奔波型’。”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为什么当今有那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泰勒这样解释:因为人们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是这样的:假如孩子成绩全优,家长就会给奖励;如果员工工作出色,老板就会发给奖金。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

  说到这里,在场的学员都点了点头。欧洲金融集团银行代表处胡海燕女士说:“现在我每次开车去机场,我都会注意路边,这里有一棵树,那里有一朵花;原来的我,如果没有达到机场,我会一直很着急,哪里顾得上看风景?”

  培训后,席殊想改行当心理学讲师

  开解妈妈抑郁症

  ◎欧洲金融集团银行代表处胡海燕:

  刚开始,我并没有想到自己的收益会这么大。在欧洲生活了多年,回国后起初有一点很不习惯:很多人对自己的状态很不满意,上普通大学的羡慕上清华的,蓝领羡慕白领,白领羡慕金领。跟

出租车司机聊天时,90%的人要么抱怨自己学历不高,要么就抱怨家庭不美满。

  以前我以为是教育的、文化素质的问题,上了泰勒的课之后,我才发现自己错了,其实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

  上了泰勒的课之后,我把课堂上体会到的心得运用到了与母亲的关系中。

  我的母亲身体不好,而且还有抑郁症。以前我总是觉得她有问题,总想教育教育她。我体会到我应该多从妈妈的角度去考虑。她身体不太好,我就告诉她,我们能活到多少岁,谁都不知道,但是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要幸福,我要创造这种幸福的感觉给她。在这样的状态下,她也开始高兴了起来,情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想改行当积极心理学讲师

  ◎席殊:

  现在我每天早晨起床打坐冥想10分钟,这已经成了生活习惯,晚上临睡前,还要冥想一次。这些习惯是从泰勒那里学到的,才形成两个多月。

  参加这个课程是因为里面有“积极”和“幸福”吸引了我。而且因为这次经历,我萌生了要当一名积极心理学讲师的想法。

  开始欣赏老公的优点

  ◎电视媒体从业人员宁女士:

  “幸福课程”培训后,我开始积极地和丈夫进行沟通了。

  我事业的确比较成功,已到了一个令自己满意的位置。但是我以前一直总觉得老公有很多让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比如老公的想法会比较单纯。

  后来我明白了,其实我对老公的不满意是对自己不满意的折射。当我自己达不到某种要求的时候,我就会对他不满意,要求他去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现在,我开始能够理解他的简单,那是他快乐的源泉,如果我俩都把事情想得很复杂,就会活得很累。

  不再抱怨

  ◎某韩国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主管 王雨燕:

  要是搁在以前,我会生气好几天。可这次我没再抱怨。

  前段时间,我接了一个

迪斯尼公司的活儿。这么大的客户,我当时有些怕自己做不好,于是找到一些专业人士,想请他们参与。谁知道他们价开得太高。没办法,我决定独自做,包括自己不熟悉的部分。熬了几个通宵,我设计了四个方案。方案发给了迪斯尼总部后,一直没有消息,我就觉得没戏了。

  上了积极心理学之后,我学会从事情的另一面来想问题:毕竟自己对某些部分不够熟悉。结果好消息传来了,我得到了迪斯尼的认可。有些事情无法控制结果时,要是一味地去抱怨,这个人肯定是不快乐的。

  幸福小贴士

  1.遵从你内心的热情。选择对你有意义并且能让你快乐的工作和事务。 

  2.多和朋友们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 

  3.学会失败。成功没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4.接受自己全然为人。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5.简化生活。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应求精而不在多。 

  6.有规律地锻炼。体育运动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钟,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睡眠。虽然有时“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这样,在醒着的时候,你会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更开心。

  8.慷慨。现在,你的钱包里可能没有太多钱,你也没有太多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助人。“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 

  9.勇敢。勇气并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仍依然向前。 

  10.表达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请你把它们记下来。

  (由汪冰提供)

  中国版“幸福课”讲座抢票开始了

  -主题:积极心理学

  (没有人能告诉你什么是幸福,因为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但感知幸福的能力却是可以被培训的,积极心理学就是一门让你摆正心态,感受到更多幸福的课程。)

  -地址:光华路9号时尚大厦17层小会议厅

  -讲座时间:10月31日晚19点-21点

  -抢票时间:截至10月30日9:00

  -主讲人: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博士

  移动用户发送1f到963891,联通用户发送N#1f到960891,即可参加抢票活动。我们将从所有短信名单中,随机抽取10位幸运读者,电话通知听课事宜(本次活动每条短信资费1元,不含通讯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