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圆梦贫困学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6日09:45 云南日报

  

爱心圆梦贫困学子

  杨成浩为贫困大学生捐款

  “今天,牟定人民帮助了我,明天,我将会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受资助大学生的心声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

  2002-2004年,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红十字会共收到捐款48150.90元,捐款人次1724人。其中全县81个单位发动职工捐款28780元,捐款人次1668人;单位出资捐款15家,金额6000元;离退休人员13人,金额2600元;私营企业、个体诊所及个体户17人,金额1570元;牟定籍在外人士22人,金额7000元;外县人士4人,金额2200元;2005年,收到捐款48420.50元,捐款人次2760人。其中,全县103个单位发动职工捐款36441.50元,捐款人次2491人;单位出资捐款11家,金额4700元;离退休人员154人,金额1619人;私营企业及个体户2人,金额40元;牟定籍在外人士16人,金额3500元;小学生6人,金额60元。

  迄今为止,已有112名品学兼优的牟定本土贫困大学生受到资助。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单位和个人向牟定县红十字会捐款?那是因为杨成浩的人格魅力,他干实事的作风和奉献精神影响并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和尊重。牟定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田裕明曾经说过,他虽然是县红十字会会长,但工作主要是杨成浩在做,因此,对他所做的工作,首先是认可,其次是尊重,“有为才有位”。在为人民服务方面,牟定县红十字会表现得很纯粹。

  一分钱就是一份爱心

  牟定县是省级贫困县,每年高考结束后,都有许多学生因家庭贫困而不得不为考起大学但没钱读书而焦虑。红十字基金会捐款资助贫困大学生深得人心,受到一致拥护和称赞。

  杨成浩1952年出生于牟定县共和镇一个农民家庭,1969年当“赤脚医生”,1974年从楚雄卫校毕业后当了一名中医,1988年任牟定县卫生局副局长,1994年他辞掉县卫生局副局长职务到牟定县红十会工作。

  杨成浩自成为牟定县红十字会独立法人起,就向社会承诺,医院每年资助贫困大学生1~2人。杨成浩有扶贫济困的爱心,也有着高瞻远瞩的目光。在开展人道主义资助过程中,杨成浩越来越感到,普遍的福利性资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家庭的面貌,脱贫需要知识。恰巧,考取云南工业大学的邓绍彪为筹集学费找到了杨成浩。于是,一个进行寒窗资助贫困大学生的计划在杨成浩的脑海中形成。1998年,邓绍彪等5名特困家庭的大学生成为牟定县红十字会的第一批资助对象。入学时,红十字会给每人补助1000元学费,然后每月补助40元生活费,直至大学毕业。2002年9月,考取华东电力学院的秦德满听说县红十字会资助过像自己一样家境贫寒的12名大学生时,抱着一线希望找到杨成浩,而此时县红十字会的资金已相当困难,杨成浩仍然一口答应。

  与此同时,通过多年努力,成立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红十字会人道主义基金会时机也已经成熟。2002年底,杨成浩把自己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待遇,每月新增加一级工资的薪金,提前10年累计2680元,捐给了人道主义基金会,成为该基金会成立的第一笔捐款。杨成浩还承诺,今后每年向基金会捐款500元。

  在有的人献爱心做善事也要求回报的今天,杨成浩是个例外。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杨成浩。2004年10月,中国红十字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杨成浩作为云南省惟一一名县级代表出席了大会,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全体代表,并与他们合影留念。这是杨成浩一生的荣耀,也是社会给予杨成浩的最高奖赏。

  2004年12月,牟定县红十字会荣立云南省人事厅、云南省红十字会授予的全省红十字会系统集体二等功。在荣立二等功的3家单位中,牟定县红十字会是全省惟一的县级单位。当时得到了1万元奖金,按规定,杨成浩可以支配这笔奖金,但最终,他将奖金存入单位账户,作为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捐款和红十字会日常开支的费用。

  在任何时候,红十字会的力量都是有限的。正因为如此,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奉献爱心。正如他们在“劝募书”中提到的那样,人道主义就是要奉献爱心,爱心是人性固有的,一个讲文明的人,必然会献出自己的爱心。爱心不是以出钱多少来衡量,而是以能力大小来衡量的,募捐一元钱不算少,百元、千元不算多,只有爱心是无价的。做善事能使人保持充实快乐的心情,能净化心灵,使人保持淡泊名利,不计回报,与人为善的心态;做善事能使人身心保持平衡和谐,从而快乐健康。

  爱的光普照世界

  在牟定县红十字会奉献精神的影响和感召下,成百上千人加入献爱心资助贫困大学生募捐活动。 捐款人数由几十人到几百人,随后到了4200余人。捐款人群中有94岁高龄的老红军、有小学生、有个体户;有县“五大班子”领导干部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有在外地工作的牟定籍人士。捐款从几元到几千元不等。楚雄一位做生意的老板亲自驾车到牟定,把2000元捐给红十字会。

  今年已经95岁高龄的老红军王应元一家,是牟定县众多奉献爱心的人士中的典型代表。王应元1912年出生于牟定县新桥镇杨茨科村,20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红军后,随肖克、王震带领的红军二、六军团走过丽江石鼓镇,爬雪山、过草地、渡渭水,突破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应元随同王震带领的部队,参加了忻口战役。战斗中王应元不幸被日寇子弹击中大腿,经白求恩大夫精心救治,保住了双腿,伤愈后又随同大部队奔赴抗日前线。1958年,王应元从新疆军区离职回牟定休养。1992年10月,王应元被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离休后,王应元居住在牟定县城,过着简朴的生活。根据政策,老红军的医药费可以实报实销,但王应元从未向国家报销过一分医药费。据统计,48年来,王应元共为国家节约医药费14.6万元。

  几年来,王应元先后拿出2000多元资助贫困大学生。在他的感召和带领下,他的儿子、儿媳和孙子都积极向牟定县红十字会捐款,成为名副其实的“爱心满门”家庭。王应元在牟定县残联工作的儿子王自力告诉记者,自1958年以来,他的父亲成为了牟定县向公益事业活动捐款最多的个人之一。王应元是牟定县的一座丰碑。他的奉献精神和崇高风范,生动诠释了红十字会所倡导的宗旨,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和楷模。

  张云龙自2002年牟定县红十字基金会成立以来,每次捐款都是1800元。张云龙小时候家境贫寒,饿过肚子,到了需要好好读书增长知识的时候,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放弃。作为有着相似经历的人,张云龙十分理解和同情贫困大学生的遭遇,并竭尽所能去关心和帮助他们。一元钱就是一分爱心,是杨成浩倡导的,基金会的捐款没有半点行政干预,完全是自觉自愿的。7年来,设在牟定县红十字会、专门救助贫困大学生的人道主义基金会共募集资金13万余元开展寒窗助学,先后救助贫困大学生112人,充分弘扬了红十字会人道主义的宗旨。

  爱心是根接力棒

  杨成浩说,牟定县红十字会开展募捐工作的意义在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爱心募捐活动中来,让每一个考取大学的贫困学子都能进入大学读书。红十字会首先要解决他们进入大学报到的路费和部分生活费。闯过了第一关,以后的困难都能通过努力逐步克服。适当资助和及时的精神鼓励是非常重要的。杨成浩相信,学校不会因为部分贫困学子暂时交不够学费就不让他们读书。这些年来,牟定县没有一名考上大学的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牟定县红十字会作为政府的助手,在资助弱势群体和贫困大学生方面发挥得非常出色。

  提起杨成浩,牟定县112名受到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心中无不涌起一股感激之情。

  “你们寄来的汇款我已收到。看着汇款单上的留言,我激动不已……我想我的生活从此又多了一分爱的光环和前进的动力,我又一次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支点……我知道,所有华丽的词语中没有一个能完全表达我对你们的感激之情……”,这是早年就读于大理医学院、如今已经毕业分配在楚雄州克山病防治研究所的邓丽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写给杨成浩的信,感激杨成浩给予她的无私资助。

  “在我焦虑的时候,红十字会让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浙江大学化学系梁晓林的话,反映了所有受到过牟定县红十字会资助的贫困大学生的心声。2005年以625分的成绩成为牟定县文科状元、楚雄州外语类状元,并被上海外国语大学录取的沈美玲更是吐出了肺腑之言:“今天,牟定人民帮助了我,明天,我将会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那么,给我们一个生活的支点,我们同样能使生命绽放异彩!生活中所有的赞美都比不上社会对我们的珍视有价值,更促人奋进”。这是毕业于大理医学院,如今在楚雄州克山病防治研究所工作的邓丽充满智慧的话语。杨成浩和牟定县红十字会多年来所付出的努力,无疑就是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一个又一个的生活和精神支点,让他们身处逆境不气馁,敢于向命运挑战。同时,这一个又一个的支撑点,成为了贫困大学生用知识改变人生的原动力,更是牟定县红十字会用知识扶贫并取得较好效果的亮点所在和有力佐证。

  李成生陈 泽(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