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我和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6日11:01 周末

  我和你

  2007年10月11日开始,本报新增《家庭》版,拟请读者朋友们讲述自家亲情故事,交流孩子教育心得。

  近一段时间,《家庭》版的主题词是“我和你”——“我”是编者记者,“你”是读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组成了一个以《周末》为纽带的大家庭,我们先来说说我和你的故事、我和你的感情。

  寻找

  你是1982年1月2日出生的吗?太好了,你和《周末》同年同月同日生!《周末》走过了25个春秋,历经了一次次风雨,取得过一个个成绩,你呢?请你讲讲你的成长故事。文章在千字以内为宜。

  你叫周末吗?太好了,你和《周末》同名同姓!《周末》20岁的时候,曾寻找到一批大周末、小周末,那一次,你来了吗?不管那一次你来没来,这一次,都请来作客,请说说你的取名故事或者别的故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要是你的故事,我们都爱听。

  探亲

  25年来,一批批人才加盟周末报,为周末报贡献了各自的聪明才智,为周末报读者贡献了许多精神食粮。世界是流动的,25年来,从周末报走出去许多名编名记。周末报永远是你们的家,随时恭候回家,和你认识的不认识的老同仁小朋友叙叙,和我们的读者叙叙。

  作客

  25年来,《周末》报道过无数人物,欢迎你们回来作客,说说你们后来的故事。

  你不是《周末》的采访对象?你也不是《周末》的同龄人、同名人?你更不是周末报走出去的名编名记?没关系,你是《周末》的读者,就是《周末》大家庭的主人,你要客气,那就算是我们的客人吧,欢迎来作客,说出你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周末》在这里

  听说网上流行一个游戏:大家在世界各地传递同一个小熊玩具,并将它与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合影,玩得很开心。我们因此想到:请你将当期《周末》和你所在地的标志性景点或标志性建筑合个影,配上景点简要介绍和拍摄花絮,寄给我们,我们将每期选发1-3幅。《周末》在这里,随时欢迎你;《周末》在哪里,请你告诉我。

  探亲

  怀念在《周末》的“小家庭生活”

  -张 秋

  张秋

  1992-1997年在周末报工作

  张秋自述:1990年在江苏省劳改局报刊处担任编辑、记者,一只脚入行,1992年调进《周末》,两只脚入行。历任编辑、主编助理。期间撰写的评论专栏“边看边说”曾获第八届中国报纸副刊好专栏奖等多个奖项,版面、通讯等获省市及全国各类奖项数十余篇次,1995年入选南京市首届优秀编辑、记者,1996年入选南京市首届十佳新闻工作者。1997年任南京日报特刊部副主任。1999年辞职,开始“在路上”,先后至深圳、大连从事杂志的创刊和改刊策划,期间曾回南京参与《都市文化报》的创办,任副总编辑。2000年落脚上海,现于世纪出版集团译文出版社负责期刊管理(与法国桦榭集团合作出版《世界时装之苑-ELLE》、《家居廊-ELLE DECORATION》、《名车志-CAR AND DRIVER》等)。

  电话那头冷不丁传来亲切而熟悉的声音:“我是速泰春。”接着必定是几声爽朗的笑声——这样的“标准程序”我曾在周末报过去的“玻璃房”里听了好几年,所以不等他约稿,就已经兀自掉进记忆里了。

  我大学毕业进了江苏省劳改局(现在叫监狱管理局),还在“老虎桥”蹲过两年,在大墙电网里给《周末》投稿,发豆腐干评论,1992年调进心仪的报社,当时的大媒人正是速泰春。承蒙主编龚惠民栽培,豆腐干变成了专栏“边看边说”,但同样是“韶”,看看人家前辈老吴,我在上海跳黄浦江的心都有。(曾在周末报工作的吴晓平现在南京电视台18频道主持“听我韶韶”节目——编者注)到了报社,“劳改生涯”顿成传奇历史,陈陵要走了我的大盖帽,送给她的宝贝儿子;童心未泯的陈泽新,让我带副手铐到办公室给他当成人玩具;龚主编则苦口婆心地教育督促,总算有效地净化了我的脏口(但我至今一听到带南京腔的口头禅,还是触电般兴奋,忍不住要来两句过过瘾)……我算是言归正传,踏入媒体。时至今日,我经历了南下北上,于体制内外几度轮回,《周末》作为自己的起点,在记忆中愈显珍贵。

  对于过去,我总是更珍视那些感性的、在脑海中自动浮现的碎片,它们是如此生动,所以这篇小文我是“边写边笑”,仿佛又回到了《周末》那个热闹、好玩,弥漫着淳朴小家庭氛围的温暖集体:每天下班以后和龚主编、王子强、刘庆年打八十,为了一张关键性的牌相互争得面红耳赤;过年征战王宏泉家中玩通宵,手狂背,一整夜都没有翻身,成为本人“职业生涯”中的最大污点;参与大特写版选题策划,每天和速泰春、徐慨、王莎莎苦等“有事情发生”,一旦抓住线索,神经立刻搭牢,凑一起吹得唾沫星子直飞,请莎莎出马以其超音速的说话频率在电话中迅速搞定某名记,众人憋着笑在电话边旁听,已经成为约稿环节中的经典场景和花絮;和祁智一起远赴偏僻贫困的四川大巴山区采访,在简陋的招待所里一觉醒来,相互攻击对方鼾声如雷,吵得自己无法入睡(周末报当时“呼声”最高的当推何敏翔,他那个声音不叫“呼”,叫“啸”,且高低起伏,毫无韵律);龚主编制订奖励措施:报纸发行量每上升1万份每人发200块现大洋,结果有一周上了2万(放在今天基本属于神话),龚主编喜忧参半,一咬牙一跺脚:照发400!众人狂喜,同志们,那可是十几年前啊,物价还没来得及涨成现在这样;办公室里有三个经常结对斗嘴的组合:徐慨和莎莎不分胜负,何敏翔和王子强,前者占有压倒性优势,在下和另外一个人的组合老《周末》的人都晓得,在此按住不表;大热天和刘庆年一起在办公室“同居”,孵空调、吃啤酒、啃鸭子、看录像、睡沙发,标准的“以社为家”;傍晚一个个趿拉着拖鞋去集体澡堂,脸被蒸得红扑扑地上来——这样的福利和景观,如今一去不返,与此相关的一个段子,是有人要掀王子强儿子的小弟弟,他正色道:“你又不是没得滴”;春节联欢,带家属,老爷们在一起对别人的老婆窃窃私语,评头论足,为各人的“怕老婆指数”打分……

  离开南京之后,我未曾想到自己竟然会为办公室里没有人胡吹海聊,下了班没有人聚在一起打牌吃酒这样琐碎的、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失落了好一阵子。中途在张云志总编手下混了大半年,才又找回点小家庭的感觉,到底他是从老《周末》出去的。要说现在,我对什么都知足,但最大的不满,就是再也没得那个时候好玩了,所以就指望什么时候能回去再聚哈子——南京话又出来劳!

  作客

  本报上期《人文风景》以采访“百家讲坛”当红学者钱文忠为主体,精心制作了两个版的专题报道——《钱文忠解密西游记》,报道推出后,立刻引起了强烈反响,多家媒体随即作了转载。

  10月19日,钱文忠来到南京,为他的新书《玄奘西游记》做宣传推广。在记者见面会上,钱文忠看到本报的报道,连连点头。记者旋即问钱文忠是否愿意为本报读者写一句话,只见他二话不说,抽出万宝龙金笔,欣然写下:“谨愿《周末》读者万事遂愿!”

  本报记者 周 益

  编辑同志:

  10月4日第17版《左权将军和他的叔叔》一文中,第二列第四行“铭三伯伯就用这座小楼,办了个补习班”,其中“班”字错成了“斑”,这很不好,请予纠正。

  江苏如皋 范书平

  谢谢范书平,特此更正。

  编 者

  编辑同志:

  《周末》有一些转载文章,内容很好,有些会让人回味悠久。可是,这么好的文章,有时候你们没有署作者姓名。笔者想,不管是原创稿还是转载稿,不管是名作家的还是无名小辈的,都应该标注上作者姓名。

  广东电白 李 霞

  谢谢李霞,在以后的采编工作中,我们将尽量注意每一个细节。

  编 者

  《周末》在这里

  周末在涪陵

  重庆多雾,进入深秋后很难再见明媚阳光。原打算让我喜欢的《周末》欣赏一下长江、乌江交汇处那泾渭分明的壮观景象,10月22日在江边等了大半天都无法拍摄,很是遗憾。于是请《周末》和我们区委、人大、政协的办公大楼合了个影,这里算得上涪陵的标志性建筑吧。 原上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