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旅日大熊猫双胞胎首次回到故乡(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04:34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旅日大熊猫双胞胎首次回到故乡(图)
“川菜”味道真不错 摄影 廉钢

  本报记者 张欧

  昨日下午,在日本生活了四年的大熊猫双胞胎隆浜和秋浜,终于第一次踏上了故土。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它们举行了隆重的归国欢迎仪式。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罗树林代表市政府向日方代表今津孝二赠送了具有成都特色的礼物——绣有大熊猫的蜀锦,并祝愿中日友谊长存。

  机场迎接

  追!为看大熊猫 众人都学刘翔

  下午1时还不到,7名搬运工人已经在双流机场停机坪守候。昨日的气温骤然下降了很多,站在冷风劲吹的宽阔停机坪上,更是有冬天提前来到之感。不过,寒冷丝毫没影响记者和粉丝们迎接熊猫的热情。

  下午1时17分,在一辆警车的带领下,由9辆车组成的车队出现在停机坪上。长长的车队绕了一圈,在距飞机预定的停放位置附近一字排开。与此同时,警方拉起了警戒线。成都市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工作人员、日本粉丝团、日本电视台的记者、成都迎亲团代表和本地媒体记者……空旷的停机坪突然冒出来上百人。大伙拉起了鲜红的横幅:“热烈欢迎旅日大熊猫双胞胎‘隆浜’‘秋浜’回家”,粉丝们则在警戒线边上架起了照相机,准备好随时抓拍大熊猫双胞胎踏上故土的瞬间。

  下午1时35分,在巨大的轰隆声中,飞机稳稳地停在预定位置。5分钟后,当第一个装有熊猫的笼子出现在飞机的后舱门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笼子直接被搬上了机场方的搬运车,为了保险起见,工作人员还在笼子外套上了用绳结成的网。搬运车在前面开,记者在后面奔跑。当搬运车在百米外的一辆作为熊猫专车的冷藏车前停稳后,因为没了警戒线,众人蜂拥而上,抢占最佳角度拍摄大熊猫。开始冷得缩成了一团的摄影记者,已经热得满身大汗。

  接近下午2时,大熊猫双胞胎被抬进了熊猫专车。出机场,上高速,从人南立交桥绕上三环路,下午3时02分,由警车前后“保驾”的车队驶进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停车场。此时距举行欢庆仪式还有一个小时,工作人员跳下车,但并没有打开后面的车门。

  等了大概半个小时,一直未见熊猫出来,众记者只好赶到大熊猫基地大门口,期待它们正式而隆重的露面。此时,大熊猫基地大门外已是人山人海,来自熊猫路小学的百名学生身着统一的校服、手拿鲜花、头戴熊猫帽,在路两旁列队迎候。50多名基地的工作人员摇着中日两国国旗,还有9对来自全市各地的双胞胎代表、身着熊猫服装的“熊猫宝宝”、家长、游客……场面十分热烈壮观。

  下午4时04分,熊猫专车开了进来。“欢迎!欢迎!欢迎回家!”学生们热烈欢呼。车在基地办公楼前的草坪上停稳,车门张开了一条缝,好多人忍不住探头去看,可是里面没有一丝光线。

  一个多小时后,欢迎仪式完毕,熊猫专车再次发动,记者们再次气喘吁吁地跑了近两百米。在兽

医院门前,在叉车的帮助下,两个笼子被转运到了隔离检疫区。近十名保安在距离隔离检疫区百米外围成了人墙。再也无法接近大熊猫的众记者和粉丝,只有隔“墙”兴叹。

  现场目击

  躲!人太多了 吓得“哼哼”直叫

  记者守候了一个下午,但双胞胎大熊猫露面却不足5分钟。最后还是由大熊猫基地动管部部长兰景超代劳,拿着本报摄影记者的相机,才终于得到了双胞胎在隔离检疫区的照片。

  由于没有喂养过这对大熊猫,工作人员也分不清哪只是隆浜、哪只是秋浜。在机场,面对蜂拥而来的记者和咔嚓作响的相机,还没有来得及上车的那只大熊猫吓得把头埋进了双腿间,间或抬起头来,做出害羞和疑惑不安的样子。

  工作人员称,昨日的气温,人体感觉偏冷,但对大熊猫来说正好合适。因此花1200元租来的冷藏车并没有使用“冷藏”功能——运输途中工作人员并没有开启制冷的空调。但冷藏车并非可有可无——大熊猫怕吵闹,冷藏车的隔音效果非常好,并且因减震功能极佳,大熊猫在路上就少了颠簸之苦。为了照顾大熊猫的情绪,工作人员还在笼子外罩了一层黑布,将它们隔开。

  冷藏车开到兽医院门口,在开启车门前,动管部部长兰景超特意提醒大家保持安静。大伙降低了说话声,不过一见到大熊猫,大家再次激动起来。“哼——哼——”大熊猫不断轻声叫唤,声音与小孩撒娇无异。在第一只熊猫运走后,一直随车看守的工作人员指着另外一只解释说,叫唤是因为它被吓着了。

  按照国家规定,这一对海归大熊猫将会在基地新建成的检疫馆经过2至3个月的隔离检疫以及饮食、气候、环境等方面的调整后,正式与中外游客见面。

  新闻链接

  大熊猫最大海外种群在日本

  作为全球首个“大熊猫国际长期繁育合作项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自1994年起与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动物园开展合作以来,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在大熊猫繁育、科研、人才培养和加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2001年,旅日大熊猫“梅梅”更是创造了全球首例圈养大熊猫秋季发情、冬季产仔成活的奇迹,并创下了连产四只大熊猫的佳绩;2003年,“隆浜”和“秋浜”成为了全球首对在圈养条件下由母兽自然哺育成活的大熊猫双胞胎。迄今为止,“梅梅”已在日本成功繁殖了5胎9仔,成活7仔,成为最大的海外种群。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十余年来,基地还先后与美国、韩国等国家开展了大熊猫科研繁育合作与技术交流。

   瞧!这一家子

  “老成家长”父亲永明

  14岁的永明到日本已经12年了。作为一家之长,它性情温和,老成持重。对妻子梅梅的“河东狮吼”,要么装聋作哑,要么逃之夭夭。它既是个“情种”,又是个“良种”。它和梅梅共同生育了众多后代。

   “英雄妈妈”母亲梅梅

  1994年出生的梅梅到日本已经6年,生育5胎9仔,成活7仔。梅梅创造了很多生育奇迹和世界纪录。一是竟然在秋季受孕冬季产仔,创造了世界奇迹。二是交替喂奶,创造了同时哺育两仔的世界纪录。

  “假小子”长姐良浜

  良浜是梅梅在日本产下的第一个孩子。幼时活泼好动,但有时过分任性捣蛋,有点假小子味道。弟弟雄浜出生后,它突然变得“淑女”起来,颇有“孝女”和“长姐”之风,只吃父母和弟弟挑剩的竹子。

   “乖孩子”二弟雄浜

  都说“儿像妈,女像爸”,但雄浜的脾气却和老爸永明一模一样,非常温顺,不管谁去摸它,都不会发火,完全是个乖孩子。2004年6月21日,年满三岁的雄浜阔别家人,回到了成都。预计明年就要升级当爸爸啦。

   双胞胎隆浜和秋浜

  这兄弟俩打一出生就没分开过,整天形影不离,有好吃的,都互相谦让。投送竹子的门洞很小,哥俩只能一前一后地坐着吃,无论谁在靠近门洞边,都会主动从门洞里抽出竹子递给另外一个。

  “小幺儿”小弟幸浜

  幸浜2005年8月出生,年龄最小,备受呵护,完全享受了“小幺儿”的待遇。白天它被放在单独的房间,荡秋千、坐滑板,自得其乐。到了下午3时,便捧着奶瓶吮吸一副很享受的样子。

  粉丝特写

  拍熊猫 老人与年轻人抢位置

  83岁的田中光常是日本粉丝团中年龄最大的粉丝。当熊猫被抬下机舱时,他和众多身强力壮的摄影记者一起冲在了最前面。为了抢占最佳角度,摄影记者之间的你推我搡无异于一场“肉搏战”,但这位老人却毫无惧色。

  爱熊猫 祝福早日融入成都

  在欢迎仪式上,古原九原子代表日本粉丝团发言。她说,因为熊猫,成都在日本很有名气,因为熊猫,生活了8只熊猫的偏远小镇白浜也闻名全日本。她本人为了看一眼隆浜、秋浜,每次单边路程就要花4个半小时。现在隆浜和秋浜离开了日本,定居故乡,她非常难过。不过还是真诚地希望它们能早日融入成都的生活,“同时也希望它们子孙后代‘繁荣昌盛’!”

  别熊猫 女学生热泪盈眶

  下午5时20分,当最后一只大熊猫被装上叉车,站在记者身旁的一队女生忍不住哭了起来,目光追随着熊猫远去的身影舍不得离开。记者上前打听得知,她们是日本帝冢山学院大学的学生,在川音附小教授日本文化课。虽然不是粉丝团成员,但因为喜欢熊猫,都成了熊猫基地的志愿者。其中吉田和美哭得最为伤心。她说自己每年都会去和歌山看隆浜、秋浜,对它们感情很深。今日,她们就要离开成都,很难与这对双胞胎相见了……

  兰景超 本报记者 张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