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农博盛会 成都多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1日03:5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参观人数达23.3万人次,现场交易5340.3万元,协议资金152.5亿元,其中会展期间现场签订协议202份,协议资金13亿元,贸易合同7.9亿元……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来自于首届中国成都国际农业博览会。

  这些数字,只能反映农博会的一个方面;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这样的词汇,还不能概括其全部。作为我市举办的有史以来最为盛大的农业博览会,给人们带来的除了观念的震荡外,还深度触及了产业,另外还带来了一股强烈的农博会冲击波。政企合作,多方力量参与,为打造永不落幕的农博会创造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完美闭幕的农博会,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思考。

  【赢运作】

  市场化办会 花钱少亮点多

  这么有影响力的博览会,这么高规格的场馆,政府并没有投入更多的资金。记者了解到,由市政府主办,龙泉驿区政府、市农委、聚和公司、中信昊园南方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中国成都国际农业博览会一开始就实行了与众不同的办会新模式,取得了政府和办会企业的“多赢”。

  政府:企业办会 省心又专业

  “想不到中国一个城市的农博会,竟不逊于国外以国家名义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在农博会期间举行的研讨会上,法中物流运输发展协会副会长、法国知名货物运输与物流规划专家蒋飞博士称赞道。

  有着同样感受的不只是蒋飞一个人。记者看到,本届农博会在开幕式上引入了与国际接轨的安检程序,而用以集中展示我市城乡统筹成果的一号展馆,造型独特通透大气,既提升了整个成都农业的品牌形象,也让成都农产品和企业赚足了眼球。另外,485家来自海内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企业,涵盖了农产品加工、包装营销、工程机械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国际化含金量足的特点,吸引了来自德国、英国、法国、韩国、泰国、新加坡、以色列等14个国家的驻华大使馆官员、客商代表的眼球。

  回忆起以前办会的经历,市农委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痛苦”的感受:本来人手就紧张,一旦有农博会举行,大家要找场馆,策划方案、联系企业、做展板、布展……还要保证手上的日常工作,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此次情况就变了。“总结起来,我们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引进企业前来办会是此次成功的关键”,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本届农博会坚持市场化运作,以办会带动市场,整个场馆建设由经验丰富的聚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接,避免了由政府花费大量资金建设会展场馆,闭幕之后就归于冷寂的尴尬场面,也保证了场馆建设的标准;由市农委牵头,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承办的模式,整合了各方资源和力量,让各承办单位能够在形成合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对展会和客商的联系、服务等也更加到位;有了聚和公司的场馆支撑,政府就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邀请客商、布展等问题上,花钱不多但效果却十分显著;而通过专业公司策划和设计的展馆,其总体布局、氛围营造、展区设置等都十分到位,使整个展场既大气宽敞,展示性强,又能适应和满足企业和参观者的需求。“我们参加过各地举行的农博会不下10余次了,几乎都是政府来一手承办,政府毕竟不是企业,这次由企业自己来设计布展,专业性更强,也更加人性化”,参展商之一、旭平兔业的董事长任旭平由衷地感叹。“在连续成功举办21届国际桃花节的基础上,本届农博会为龙泉驿区举办国际性的大型会展,进一步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作为本届农博会的全程参与者,龙泉驿区农村发展局局长陈茂禄深有感触。

  企业:演了主角 成最大赢家

  “不久以后,成都市民就可以吃到更新鲜、更便宜的热带水果了!”四川聚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聚和(国际)果蔬交易中心总经理杨玲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让杨玲如此胸有成竹是因为在首届中国成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来自东南亚的众多水果经销商实地考察了聚和公司的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他们看到了“聚和”的实力,都表达出强烈的要与“聚和”合作的意向。“以前成都也有热带水果销售,但由于销量不大,价格也一直下不来,难以进入更多市民家中。以后随着众多水果销售商的大量进入,热带水果销售量加大,价格自然也就会下来。”杨玲坦陈,作为本届农博会的承办单位之一,聚和公司收获颇为丰富。

  “看起来我们投入1000万元,好像是做了亏本买卖,其实我们是以小博大。”杨玲向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举办农博会,聚和公司新建了1.1万平方米的二号馆,并对原有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一号馆举行了全新的装修。“这些投入不是一锤子买卖,它让聚和(国际)果蔬交易中心的软硬件设施得以升级,大大提升了‘聚和’的形象,在农博会后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迎接农博会的召开,龙泉驿区还投入资金,对聚和国际广场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全新的打造,今后,这里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更多的客商。

  除了硬件的改善,此次有机会参与承办展会,与众多企业客商进行“点对点”的对接,也使聚和公司在众多的参会企业中成了最大的赢家。由于要准备展场展位,农博会开幕前夕,聚和公司便对参展企业进行了调查,在洽谈和合作中,有200余家表达了与聚和公司开展长期往来的意向,其中的100余家还将入驻“聚和”的物流中心。“为国内外企业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也让我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并与众多国内外企业交上了朋友,这些都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整个农产品流通的趋势,为更好地服务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产品采购商积累经验。”杨玲说,农博会闭幕之后,公司将通过博览会上反馈的信心,做好规划,与相关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据悉,聚和(国际)果蔬交易中心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而经过农博会的“提升”,聚和(国际)果蔬交易中心的经营范围将从果蔬扩展到干杂、粮油,以及鲜销产品、仓储加工等。据介绍,上海的一家投资公司还积极地与“聚和”洽谈,该公司欲为“聚和”注资数亿元,帮助“聚和”进一步提升软硬件设施,届时聚和公司将开展电子商务和期货交易,更好地对接国际市场。

   【赢市场】

  成都农产品得到更深层次推广

  “这是我们成都市农业面对国际的一次‘集体亮相’,在农博会的平台上,我们的产业、企业有了更广泛的交流,品牌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推广”,谈到农博会的作用,各级政府纷纷表示。据悉,此次农博会展示了成都市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成就,宣传了我市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为成都农业和企业、客商们搭建了一个广阔的、高起点的平台。

  整体包装品牌产业搏击市场

  “行销个体户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现在要靠团队打拼,进行资源整合,才有创造力和战斗力!”看了郫县中国川菜产业化基地在农博会上统一的形象包装和宣传,京韩四季执行公司总经理陶波赞叹不已,“以整体形象搏击市场,川菜产业化基地这个大品牌将带动园区企业的小品牌,政府帮企业办了想干不能干,干了又不能干好的事!”他感慨地说。

  都江堰市以生态串起猕猴桃、茶叶、中药材等优势产业;金堂县以“五彩产业”重拳出击;邛崃市整合资源集中宣传自己的“五龙出海”……此次农博会上,成都各区(市)县均组团参加了农博会,大家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亮”出各自的特色,不仅让前来参观的客商印象深刻,也大大“比拼”了一盘自己的实力。“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大量优质农产品,认识了许多企业商家,但让我们记忆最深刻的还是成都市和各区(市)县政府对农业发展的理念,今后我们与成都市的合作将更清晰、更放心”,南京鸿宇联盟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同时上演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

  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同时在农博会上精彩上演。注册在龙泉驿区的四川中正科技有限公司与利比里亚驻华大使馆签署协议,将在利比里亚建立农业示范园。该项目一期投资8000万元,总面积100公顷,规划水稻、玉米、蔬菜和瓜果四个种植园。“接下来,我们还将引进和培育高产优质的新品种,以满足利比里亚人民生活需要并增加和带动就业。”中正科技副董事长苏道志说。会上,中正科技还与越南河西省种子公司签署协议,投资200万美元,在越南进行种子经营及推广项目。菲律宾豬城有限公司则将在金堂县建设中菲现代生态养殖场产业园,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种猪规模将达到1万头,年出栏商品猪20万头,这一数量将超过金堂县目前规模养猪场的年出栏商品猪总数。

  和这些企业一样,此次农博会为广大客商成功地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我们本来不准备在农博会上销售鸡蛋,但开幕当天,就有很多市民和采购商硬要从我们这里购买尝鲜。”成都十陵禽业合作社社长陈大友告诉记者,农博会受欢迎的程度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由于参展客商和市民的强烈要求,他们不得不紧急调集鸡蛋到展览现场。一位来自湖北恩施市的采购商,以前在重庆了解到合作社生产的绿色鸡蛋,此次专门赶到农博会与他们洽谈,准备将合作社生产的鸡蛋引进湖北的超市,预计每月销往湖北的鸡蛋将达到5万公斤。

  宣传展示投资者信心更足

  农民收入高了,农村环境变了,教育、卫生等条件好了……在一号大厅的正中,运用图文并茂和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全面反映我市各区(市)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工作,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取得累累硕果的大幅宣传展板前总是围满了人群,连前来参会的外商也在翻译的指点下认真地看。“想不到成都市竟然有这样大的决心和魄力,在“三农”问题上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这让我们在成都投资、合作更加放心!”大家纷纷表示。

  记者看到,此次农博会不仅是农业企业和客商们的盛会,也是成都市和各区(市)县宣传和展示城乡统筹成果的好机会。近年来,我市各区(市)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如何让广大群众和外界认识我们,认可我们,从而积极自愿地投身成都农业,同时找准自己发展的不足之处,吸取他人的长处,更好地造福本区域广大城乡居民,是各级政府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此次借农博会的大舞台,市农委将我市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成就进行了全面梳理,各区(市)县也将各自的亮点、优势等集中展示出来,看到城乡一体化统筹建设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改变了农村环境,大大缩短了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各方嘉宾在赞叹之余,都坚定了投身成都农业的信心和决心。

  除了以展示让市民参与感受现代农业的变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成果,此次农博会上,一些区(市)县还颇具苦心,让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实地体验了现代农业的魅力。龙泉驿区各乡镇组织车辆让村民统一进入农博会现场,亲眼看看自己的成就和别人的发展。“真是大开眼界!”到农博会上逛了一整天,龙泉驿区山泉镇村民王志礼连连感慨,“这几年我们的变化的确很大,看了政府的介绍和别人的发展,我们对未来更充满信心,今后我们一定要响应政府的号召,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继续发展现代农业!”

  【赢经验】

  接轨国际 不打无准备之仗

  “此次农博会第一次为我们成都农产品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是成都现代农业发展中跨越的一大步!”农博会刚刚结束,无论是政府、参展企业、商家和群众都这样表示。可欣喜之余,专家也指出,我们的办会和参展经验、企业理念等离国际高标准的农业博览会还有距离。

  经验一:准备工作做细

  “对不起,公司的资料已经没有了,请留下您的名片好吗?”“抱歉,这种样品没有带到展会上来,请到公司来参观……”10月29日,虽然已是农博会的最后一天了,可龙泉驿聚和(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仍然人山人海,“早知道商家和市民这么关注农博会,我们应该多印点资料,多准备点样品!”在一个以山珍菌类为主的展台前,企业负责人面对着空空如也的展示柜和络绎不绝的商家、市民,后悔得连连跺脚。

  同样是参展商,一些国际企业的经验显然要丰富得多。在一号大厅内,泰国极优食品有限公司的展台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尽管只有20多平方米的展区,可新鲜的榴莲、各式干果、混合调料、特色热带饮料等井然有序,每个展台前都有一叠印制精美的宣传资料,一盒销售名片,一份品尝托盘,还有一位工作人员在热情地介绍,而展台正中,各种产品堆成了小山。“参加博览会,前期的准备相当重要,一要有详细的资料提供给经销商,二要有足够的样品供市民品尝、购买,才能有效地联系客商,推广品牌”,据公司销售经理帕鲁魅龙斯介绍,为了此次农博会,光是在泰国准备展品,公司就花了一个多月,“从泰国运来的展品一共有50多种,价值50多万元人民币呢,希望能满足成都市民的需求!”

  经验二:更新参展理念

  堆成小山的散装牛肉干、生态鸡蛋、新鲜食用菌……在展厅里,一声接一声的吆喝声不绝于耳,消费者的大包小包内很多也是散装食品,让博览会变得有几分像农贸市场。而展台上方,却仅仅有一个简单的企业名称,更无资料、名片等。由于没有包装,记者随便问了一位消费者,她竟然已记不起刚刚买的冷鲜鸭是哪家企业的。“博览会上人多,东西好卖,我们就是冲这个来的,希望这几天可以多卖点!”问到为什么来参加农博会,一位卖休闲小食品的商家回答得很简单。

  与这些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个大型知名企业的展台。“得益绿色”的展台上,黄色的产品商标十分醒目,展厅内该企业的拳头产品——各种品种的方便米饭堆码得整整齐齐,几位礼仪小姐身穿统一的服装,肩挎大红绶带,面带微笑地请商家和市民品尝带来的样品。而展厅的一角备有茶水、桌椅,一旦有客商前来察看,立即会被企业工作人员邀请到一边讲解、洽谈,几天下来,不仅购销协议签了十余份,“得益方便米饭”的品牌知名度也增加了许多。“我们的目的是搭建交流平台,让客商和市民了解企业的产品,信任他们的品牌,可一些企业十分踊跃地参展,却仅仅为了多卖点产品,今后我们将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市农委有关负责人无奈地表示。

  经验三:强化产业分类

  农博会第一天,成都市某连锁餐馆原料部部长王兴军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展场——“餐馆越做越大,需要正宗的土鸡、上等的调料和食用菌,这里有这么多产品,一定能找到固定的供货商!”转了一圈,各式各样的产品让他既高兴又犯难。“没想到农博会上这么多东西!但是,展场的四个角落都有土鸡、调料、食用菌,到底有多少家?哪家最好呢?”

  和王兴军同样犯难的还有很多商家。记者看到,由于是成都市首次办农博会,各地政府均十分重视,此次几乎每个区(市)县农业部门都积极地组织当地企业参展,并竭尽全力推出当地的优势农业产业,如邛崃市响亮地推出自己的“五龙出海”,蒲江县也将生态优势与自身的茶叶、猕猴桃、中药材等农业产业结合起来集中展示,这样虽然有利于各地的整体包装,但对同类产业的集中和整合带来了难度。比如土鸡,记者在展场里看了一圈,来自金牛、新津、邛崃、雅安甚至凉山州的土鸡有10多家,有的打出“生态”旗号,有的打出“放养”招牌,但消费者要一家家地找并要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比较,着实得费一番工夫。“如果将每一种产品相对集中地归到一块,我们要方便得多!”一位逛得满头大汗的市民告诉记者。

  “以前我们在上海、泰国、意大利等地也参加过类似的博览会,常常是同一种产品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就有上百个,但除了每个地区会有一个相对集中的地域性形象展示外,产业的归类更为清晰,这样既方便参观者,也使同类产品的竞争和特色更加明确”,一位曾参加过多次国际农博会的企业老总告诉记者,“其实这次农博会组委会也根据不同产业作了区域划分,但仍然显得不够清晰,今后应该适当地弱化地域的分类,强化产业的作用”,他表示。

  本报记者 陈泳 赵一 张全能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