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天堂口的婚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1日12:10 央视《讲述》

  央视《讲述》联动报道(10月13日)“天堂口的婚纱”,以下为节目内容。

  特别视点:患癌后,她乐观坚定,还帮助病友。在最后的日子里,她选择了美丽——想拍婚纱照,把美丽留给父母。他们知道后,主动陪她一起完成这张特殊的婚纱照。前不久,她立下遗愿,捐眼角膜。

  天堂口的婚纱

  蒋 书

  2007年7月10日,武汉《楚天都市报》情感新闻专栏,报道了“知心姐姐”珍妮身患绝症,仍在网上开博客写文章鼓励那些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网友的事。报道一发出就有人指出这纯属个人炒作,“知心姐姐”根本没有病,武汉市武钢公司工人韩刚就是众多质疑者中的一个。因为他发现:这个“知心姐姐”珍妮一直都活跃各个QQ空间站里,几乎每天都上网聊天,有时长达六七个小时,根本不像是一个病入膏肓者。

  一、眼 前 真 实 令 人 震 憾

  21岁的韩刚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都在武钢工作的父母,从小就教育他要诚实守信,真实做人,所以他一直都不能容忍身边的一些欺骗行为。当他发现报道中的“知心姐姐”珍妮竟是他们厂的职工子女,不禁心生疑惑:有这么巧的事吗?更让他没想到是:单位这几天还要组织韩刚他们为珍妮捐款献爱心。韩刚的一些朋友皆心生疑惑:这款是不是捐给那些所需要的人呢?

  武汉钢铁公司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钢铁厂,有十几万职工,其特有的企业文化造就了武钢人耿直善良的优良品质,他们也一直以是武钢人为荣,因而在感情上绝不能接受武钢人欺骗武钢人的行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韩钢更是如此。

  为维护武钢人和这些好心人的尊严,韩刚决定要查清事实真相:若真如大家传言,他一定要想办法制止珍妮的欺骗行为。他上网对她进行了解:没想到他刚想进入珍妮的空间去瞧瞧,凑巧她加了他。韩刚又想:要了事实真相,首先要先见到她本人。进入了珍妮所在的QQ群后,他主动邀请和珍妮

视频聊天,说一些她感兴趣的话题,很自然他们就熟悉起来,韩刚顺势提出要去看看她。

  一拿到珍妮的家庭住址,韩刚就迫不急待地赶往珍妮的家。给他开门的是珍妮的爸爸,只见珍妮虚弱地从她的房间走出来。韩刚对她说:你好。珍妮只答了句你来了后,又说:我不能陪你,我身上很痛要躺着。说着躺下对爸爸道:爸,把我的瓶子拿给我。珍妮病痛时就握着瓶壁较厚的21金维它药瓶子,一般的瓶子如饮料瓶不经她握,轻轻一捏就瘪了。

  韩钢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珍妮双手握着两个瓶子,胸口顶着一只玩具熊,卷屈成一团一声不吭地跪在床角。她姑妈说:珍妮疼起来从没大喊过,最疼的时候,也是她最安静的时候,她捏着药瓶子咬着牙,就这样在床上或打滚或压在玩具熊上跪着,一任疼得直冒冷汗。韩刚觉得她非常痛苦和可怜,吓得本能地倒退了几步,珍妮的妈妈赶紧冲进来赶紧给女儿喂药。珍妮喝了一半就喝不下去了,但对妈妈道:妈,剩下的不要倒掉。又对韩刚道:这是钱买的,每一分钱都是妈妈爸爸的血汗,他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地让我治病,我怎么舍得倒掉呢?

  韩刚还了解到:珍妮的父亲也一名癌症患者,手术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家境一直很困难。屋漏遇雨天。珍妮上大二时一直拉肚子,她总认为是小病舍不得花钱去医院,后来实在撑不下去了,才去医院做检查,结果发现已是晚期直

肠癌。父亲得知后,为女儿不幸患了绝症悲痛不已。

  二、身 患 绝 症 仍 在 助 人

  这一刻,韩刚完全可以断定珍妮病重的确是事实。但这个事实越肯定,韩刚心中另一个疑惑就越大:既然珍妮病情如此严重,那她为什么还每天在网上聊天?她都在和谁聊天呢?

  珍妮聊天的对象很多,其中有一个北京名叫佳佳的胰腺癌症患者,在她重度昏迷时,珍妮一直忍着病痛,每天通过视频鼓励佳佳一定要醒过来,绝不能轻易放弃。为佳佳治疗的医生既感到奇怪,又觉得是一种奇迹:怎么这个妹妹一呼唤,佳佳就醒了?佳佳是珍妮在网上认识的,她对珍妮很好,有时给珍妮打电话,还跟她聊天。佳佳病重期间有几次昏过去了,在抢救过程中,其父母抱着一线希望对珍妮道:珍妮,你能不能呼唤一下姐姐?于是珍妮通过语音呼唤,几次把佳佳从死亡线上唤醒,让医生颇感奇怪。

  巨痛过后,珍妮告诉韩钢:其实鼓励佳佳,对自己也是一个不断自我鼓励自我强化的过程。无论生命遭遇多大的痛苦,她都没有理由放弃希望。人不仅要活着,而且更要坚强地活着。在经历过这种痛苦之后,珍妮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就是这一秒不希望下一秒有希望,抓紧时间做好眼前的事情。她就是抱着这种态度看待人生。珍妮还骄傲地告诉韩钢:在病痛期间里,她不仅帮助像佳佳这样的病友,同时还帮助一些健康的网友,让她觉得最有成就感的是帮助了一个名叫“小混混”的网友。

  这个网名叫“小混混”的网友,开始还骂珍妮,后来他告诉珍妮:他觉得人生没意思,整天和自己的那帮小兄弟们出去混吃混喝打发时间。珍妮对他道:作为一个健康人,你们这样颓废下去很不值得,应该珍惜每一天和人生中的一切,不应该这样放弃自己,只要自信一点,人生都会多一道色彩。聊了一段时间后,珍妮告诉“小混混”:拥有健康是一件多么令她羡慕的事,一个人怎么能悲哀地去挥霍健康浪费宝贵的生命呢?自己虽是个癌症晚期患者,每天都在和病魔作斗争,但从不轻言放弃。一段时间后,在珍妮的不断开导下,“小混混”变好了,说自己已不再混日子了,他去深圳的一个酒吧里找到了工作,要珍惜以后的人生。

  此时,韩刚心中所有的疑惑和愤怒都烟消云散了。不知为什么,在回家的路上,他的心情变得特别沉重,同时还伴着隐隐的内疚。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比自己还小的女孩子,在遭受癌症打击和折磨的时候,不仅能乐观地面对人生,还忍着剧痛帮助那些素不相识者,而他们这些健康者还在怀疑她的动机:她做得如此好,自己却做不到。

  回到家里,韩钢反复想着在珍妮家发生的一切,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自己不能像珍妮那样坚强忘我,但作为一个男人,看到身边的人需要帮助时,怎么可以视而不见呢!他决定尽力在珍妮剩下的日子多多照顾她:人说做了好事总有回报的,就当我是她的回报者吧。

  三、最 后 愿 望 拍 婚 纱 照

  在照顾珍妮的日子里,韩钢一直被她坚强乐观的情绪所感动:认识到健康的可贵,体会到生命的坚强。珍妮也从韩钢那得到了一份深厚的友情。可不久后,珍妮的病情再度恶化。大家都很清楚,珍妮已是癌症晚期,癌细胞在她身上同时已发生了转移和复发,身体非常衰弱,此在医学上叫恶病质。

  武钢医院外科主任付广,是珍妮的主治医生。珍妮的第一次术是他做的,他一直对珍妮的情况较为了解与关注:从刚接触珍妮至今约有两年半,此期间,他和珍妮包括珍妮家庭之间的关系已不单纯是一种医患关系,有时他甚至把她当作自己的妹妹来看。看着躺在病床上气若游丝的珍妮,付广心中生出许多怜惜:记得第一次见到珍妮时,她就和其他癌症患者不一样:很多比她年龄大10岁甚至20岁的癌症患病,当他们得知病情后,第一反应就是呼天怨地,怨老天爷对其命运不公平,而他却没看到珍妮流过一滴眼泪。对这样一个19岁的女孩来说,非常不简单。

  付广还发现:19岁的小珍妮在病重时心里还想着别人,非常细腻且善于关心人,待人体贴入微。外科医生的生活非常没规律,常早出晚归,有时早饭、晚饭也记不得吃,珍妮常在付广查房时,递给他一杯饮料或八宝粥。

  此时,珍妮再次病重住院。付广心里很明白:珍妮二次手术的可能性极小。这一刻对珍妮来说,给她更多心灵的关爱比什么都重要。付广觉得:一个医生最高的境界,是不仅要用精良的技术去医治病人,关心他的身体,更是要关心他的心理变化,在心理上对他进行呵护。于是趁大家都在,付广试着问珍妮:眼下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好让珍妮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能过得开心点。

  付广对她道:珍妮,若你只能活一年的话,你最想做什么事?珍妮答:我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付广又问:若你只能活一个月呢?珍妮道:那我就想拍一张婚纱照,再就是去云南丽江。因为婚纱照是女孩最向往的,万一我的病情又严重了,要离开这个人世,就把它留给爸爸妈妈,把女儿在人世间最美妙的时刻留给他们,留给他们一个美好的回忆。听了女儿的愿望,妈妈希望能有人和珍妮合拍。可珍妮又没有男朋友,怎么办呢?大家想到了一直关心珍妮的韩刚。没想到韩刚对此一口回绝了:我希望她手术后,把最好的体力留给医生。

  就在大家都在极力劝说韩刚,但韩刚还是坚持己见时,一直关心珍妮的记者徐颖提议:倒是可以通过《楚天都市报》,征集一个志愿者陪珍妮拍婚纱照。《楚天都市报》的徐田主任得知此情况,即拍板决定在报纸的显著位置为珍妮刊登这则特殊的启事:拍婚纱照可说是一个女人最大的期望和幸福,我们要帮她完成这个心愿,体现我们媒体对一个特殊的病患者临终关怀的思想,陪着她共同走完这段路程。

  四、众 人 相 助 完 成 心 愿

  翌日,《楚天都市报》登出了征集志愿者启事。可一天过去了,徐颖没接到一个应征电话:按中国的观念,人们也许觉得如此不吉利。就在徐颖心急如焚地担心再拖几天,珍妮的身体状况会更差,根本不可能走出病房,她最后的愿望只能变成失望时,读者顺强打来电话说自己愿意做志愿者:别人都说女人一生中最漂亮的时候就是当新娘的时候,我要帮她实现拍婚纱照的愿望。

  顺强是一名退伍军人。参军的那年,在他的好友需要帮助时他却给疏忽了,因而深深伤害了这份友情,顺强为此一直不能释怀。此后只要知道身边有人需要帮助,他都会尽量伸手帮一把,父母也一直以此为骄傲。没想到这次却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干什么都好,就是不能做这事,他没结过婚,这样拍婚纱照总觉得不大好。

  父亲的反对让为难的顺强求助于妈妈,希望妈妈能支持自已。顺强的妈妈观念挺开放的:处在我们这个年龄,都经过坎坎坷坷,这事无论落在谁身上,作父母的心里都不好受,人在困难的时候,哪怕你帮他一点点,别人会刻骨铭心地记着你。帮人各种办法都有,也可以捐点钱。现在社会提倡文明,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若社会上每个人都互相漠不关心,没人愿意对此事予以帮助,那对这个病重的女孩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这个世界也太冷漠了。

  在妈妈劝说下,父亲终于同意顺强的做法:陪同病重的珍妮完成她最后的心愿。令徐颖没想到的是:随后有20多人打来电话说,愿意帮助珍妮完成她最后的心愿,其中还有很多外地的。珍妮的妈妈得知后说:既然有这么多人,那跟一个人照不太好,以后那些男孩还要结婚的。珍妮觉得妈妈说得对:要不就找4、5个人跟她一起拍。

  更让徐颖感动的是:当天,有二家婚庆公司的老板打来电话:愿意无偿提供帮助,帮助珍妮完成这个愿望。拍摄当天,付广要了一辆救护车,带着两个医护人员护送珍妮到了拍摄现场;徐颖、任军等人在现场帮忙。在所有好心人的帮助下,珍妮终于如愿完成了自己的婚纱梦。她兴奋道:能在照片上看到身着婚纱的漂亮的自己,作为一个癌症患者来说,已经很值了,毕竟没有留下什么遗憾在这个世界上。

  对珍妮来说,在她已预知到自己的病情可能会很难痊愈的情况下,满足了自己一个最后也是最大的愿望,确实可说是没有什么遗憾了。也如付医生所说:医生需用心去给病人看病,不仅要考虑怎么做手术,还要关心病人心理上的变化,在心理上对他进行呵护。徐主任也说:做好这个报道,不光对珍妮本人是个鼓励,对其他的病患者也是一种鼓励。

  如今,珍妮还在住院治疗中。我们祝愿坚强乐观的珍妮,能开心地过完属于她的每一天。

  有关详情请看今日央视10套21:00和1套次日凌晨1:40《讲述》

  通讯:100859

  北京复兴路11号中央电视台社会专题部《讲述》栏目 翁德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