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7年义诊2万人次(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2日03:58 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7年义诊2万人次(图)

  

7年义诊2万人次(图)

  泽州县大东沟镇卫生院原院长马振业,从小立志从医,并谨记百业德为首,医者父母心。他一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病退之后还义务为群众看病——

  不知道有谁像他真诚服务——从医51年,不分高低贵贱,先后诊治了数十万名患者;不知道有谁像他勤勉敬业——在胃部被多处钳取活组织几十分钟之后,强忍着阵痛与不适,连续为多名病患者诊治;不知道有谁像他豁达恬淡——在身体施行了贲门癌切除手术、办理了病退之后的7年里,义务为群众坐诊2万余人次。他,就是泽州县大东沟镇卫生院原院长马振业。

  一心装着万人心

  马振业是泽州县大东沟镇坪头村人。小时候看到许多村民身体不好,村里又缺医少药,他就立志要当一名好医生,做乡亲们健康的守护神。马振业生性聪颖,爱动脑子。1956年,年仅15岁的他高小毕业后,被推荐到大东沟镇庾能村卫生保健站,师从两名老中医,走上了从医之路。他经常向医生们借书苦读,并遍尝草药,大胆在自己身上做针灸试验。由于他勤奋好学,很快就掌握了一些基础医疗技术,并在活学活用中深得同行的赞许。后来,他先后被派往川底乡马坪头村和大东沟镇西岭头村卫生所工作。面对简陋的医疗条件,他没有灰心,常常天不亮就起床,挑筐背篓翻山越岭到晋城医药公司进回一些常用药,走村串户为百姓防病治病。随着他的业务能力迅速提高,他调到下村卫生院工作。

  凭借勤奋好学和日积月累的实践经验,马振业的医术越来越高,他声名鹊起,逐渐成为长河一带的名医,但他始终秉持“不花钱治小病、少花钱治大病”的服务理念,与下村百姓水乳交融,深受群众爱戴。在下村卫生院工作的23年里,由乡村医生到主治医生,再升任下村卫生院院长,他本色不改,贫贱不移,一心装着千万心,足行数万公里,进百村诊千户医万民,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从1984年马振业离开下村卫生院至今,下村镇许多老百姓还常常慕名找他看病。乘车同行时,常常有人替他购票;走在街上,经常遇到一些百姓拉着孩子指着他说,这就是救过你命的医生。马振业说,每逢此刻,我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1984年,马振业被任命为大东沟镇卫生院院长。虽然职务升迁了,马振业依然是那样平易近人,依然对工作非常热爱,对技术精益求精。大东沟镇卫生院在长河沿线,收治的病人多,急诊多,周转快,手术量大,但他从不感到辛苦,反而以苦为乐。一位年轻的同事向他讨教,马振业说:“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我们要技高为医,德高为范,一接病人,天塌不管。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一个‘真’字就够了。”

  1989年初秋的一天傍晚,马振业下班后骑自行车回到坪头村,先到几位患病的乡亲家中逐一探望,待回到家里吃过晚饭,已近十时。正当他准备休息,突然接到大东沟镇卫生院的紧急求援电话——傍晚接诊了一位聋哑人,因遭遇塌方事故生命垂危,偏又停电,无法拍X光片,已抢救了近两个小时,还未脱离危险期,请他尽快到院处治。马振业听后,二话没说,直奔大东沟镇卫生院。因为患者是一位聋哑人,无法进行语言沟通,但老马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诊断出患者是肋骨骨折,大腿脱臼,随即为患者悉心处治,使患者脱离了危险。

  在大东沟镇卫生院院长职务上,马振业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患者的钱看得比自己的钱更金贵。为了减轻患者的负担,他不仅要求卫生院对患者人性化服务,还经常直接带人到安阳、新乡、洛阳、郑州等地的医药厂家进药,省去中间环节加价。为了提高卫生院医术水平,他还主动与晋城市二院普外科联办4年之久,多次请长治医学院一些专家坐诊代教。此外,他主持制订了规范医疗服务十不准,推行医疗服务十承诺等。购回先进的医疗设备及救护车等,陆续开设了病理科、口腔五官科、理疗科等,开展了开颅、开胸、食道癌等手术,从而在短时间内使大东沟镇卫生院一跃发展成为全县医疗技术水平首屈一指的乡镇卫生院,受到省、市、县有关部门的表彰。

  让事业与癌症赛跑

  岁月流转,珠玉苍黄。长期的忙碌奔波,长期的饮食没有规律,严重地损害了马振业的身体。到1999年,马振业时常感到胃部饱胀和隐痛,以为是上了年纪,劳累过度所致,但他始终没有想到,癌,这个经常被他和他的同事们用手术刀清除的敌人,竟然悄无声息地潜入了他的体内。

  1999年初冬的一天上午,马振业到泽州县医院做了一次胃镜检查。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医生从他胃内多处钳取了活组织。做完检查后他乘车返回大东沟镇卫生院,刚打开办公室的门,便有几名农民随后进来,七嘴八舌地说有急诊病人,马振业强忍着疼痛与不适到急诊室为患者诊治,一直忙到午后一点多。午后,他原想打完吊针在床上稍躺一会儿,不料又有几名患者前来敲门,只好起身,嚼了几块饼干充饥,接连为患者诊治,随后又处理了一些行政业务,直忙到暮色四合。

  次日,化验结果出来了,马振业得的是贲门癌,需要手术切除。手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化疗和恢复性治疗,他不顾家属和亲人们的劝阻,又拖着病弱的身体上了班。同事们经常看到他用热水袋捂着胃部,在沙发上稍躺一会儿,就忍着剧痛爬起来,查病房,参加会诊和讨论,谈自己对某个病例的独到见解。最令他忧心的是卫生院门诊楼扩建工程和职工家属楼建设工程。2000年秋,两项工程即将竣工前夕,马振业向县卫生局递交了病休申请。这时的大东沟镇卫生院已经首批跨入晋城市一等甲级卫生院行列!

  重新拿起听诊器义诊

  病休回到泽州县坪头村之后,马振业多次婉拒了市、县医疗机构的高薪聘请,却拖着病残清瘦的身躯,重新拿起听诊器,在村里义务担任起乡亲们的守护神。

  下村镇一位农民赵香虎,患高血压多年,还常常盗汗,久治不愈。他慕名前来求诊,经马振业诊治后服用中药调理,治好了困扰他多年的沉疴。大东沟镇中街村村民常春善,买了一辆汽车跑运输,但他常因眩晕而连续几天无法出车。马振业诊断他患的是美尼尔氏综合症,随即为他开了几服中药,并叮嘱他配合进行自我理疗。

  常春善按照马振业的指点,连服了几服中药,日渐正常。下村镇还有一位叫严丽梅的胃病患者,因在别处被庸医误诊,感觉愈来愈重。慕名前来找马振业诊治时,马振业为她联系

  好市医院做胃镜检查的专家,确诊为胃癌后,患者死活不愿上手术台。马振业不仅亲自做家属的工作,还为她联系好做手术的专家,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

  马振业悬壶济世,分文不取搞义诊的消息传遍了长河两岸,慕名前来求诊的患者不绝于途,马振业每天接诊数十人,常常从天亮忙到摸黑,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病人一走,他常常累得一头栽倒在床上呼呼大睡。家属和亲友们看到他实在是太累了,不得不笑脸告知前来求诊的患者:上午接诊,下午休息。马振业才得以偷得浮生半日闲。自那时至今7年多,他分文不取,累计义诊2万人次,并为前来就诊的数千名患者每人建立起一份病历档案。马振业解释说,给每个病患者登记病历,为的是避免误诊,提高诊断效率。

  村民们说,马医生不但治病救人,而且常济困助人。因为过去的工作关系,马振业每个月都要往晋城市和泽州县医院跑十多趟,为重症患者联系专家。去年冬天,有一村民身体不适,马振业诊断他患急性重症肝炎,不仅亲自护送他到县医院,还为他垫付了入院费,忙前忙后为他联系专家、办理医保等相关手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马振业常说,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健身。自2001年起,他带领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常年坚持练回春医疗保健操,人数最多时有上百人。回首马振业从医的51年历程,忘我与敬业,是他职业生涯的主旋律。不论亲疏远近,不看地位高低,不管有钱没钱,只要病情需要,他从不推脱,从不厌烦,更不拖沓,总是随叫随到。他从不以职谋私,不收受患者或其家属送来的东西,始终对工作充满热情,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淡定从容地演绎着完美的人生轨迹。

  关于完美,黎巴嫩著名的诗人哈利勒·纪伯伦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脍炙人口的话: “当一个人渐趋于完美的时候,会感到自己是广袤无垠的宇宙,是浩淼无边的大海,……是时而呼啸、时而静默的大风,是裹挟着电闪、雷鸣、滂沱大雨的云彩,是春天繁花满枝、秋天卸下盛妆的树木,……是置身在信念的鲜花和孤寂的蒺藜之间的修女……”马振业,不正是一位置身于信念的鲜花和孤寂的蒺藜之间,苛求完美的白衣天使吗?他用镇定和乐观,责任和爱心,展示了一位医生的价值,维护了一名白衣天使的尊严,诠释了生命在于奉献的真谛!

  徐军利 文/图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