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七旬农妇半世戏缘传后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2日11:30 北京日报

  

七旬农妇半世戏缘传后生

  顺义区李桥镇头二营村有个京剧俱乐部,每周二、四、六晚上都排大戏。俱乐部的名角是67岁的村民王万龄。她学戏半个世纪,不仅自己唱出了名堂,也带动了村里的戏曲发展。

  喜欢京剧的人都知道四小名旦之一的张君秋。王万龄就是张君秋门外弟子中最得意并有幸得到他真传的一位。1957年下半年,北京京剧二团到头二营村体验生活,帮助村里组建了农民京剧团,谭元寿、裘盛戎、张君秋等名家为好学的年轻人口传心授。“那时我17岁,张君秋先生相中了我的嗓子和扮相,教唱青衣和花旦,还让教武戏的师傅教我练功。”王万龄跟着张先生一学就是一年半。“夜里3点就爬起来,到村子外的河边去喊嗓子,在月亮地里看着自己的身段练。”老人回忆,学戏没有剧本,张君秋先生就亲自串戏,教会了她《凤还巢》、《望江亭》、《打渔杀家》等多部戏。张先生回到北京后,30年间一直与这位弟子保持联络。“先生常来村里看看,还亲自给我指点。”

  王万龄不光自己学,还带动头二营村成了方圆数十里的京剧名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两千多口人个个会唱京剧,全村能演出30多台大戏。1984年,生产队解体,再加上当年的年轻人结婚的结婚,搬家的搬家,京剧氛围逐渐淡了下去。看着这样的情形,王万龄很着急,生怕村里京剧的传统就此丢掉了。于是,她和孙朋越、王子忠等其他几位曾得到名家真传的京剧爱好者,在上世纪90年代初组建了京剧俱乐部。村里50岁以上的人大多能拉会唱,这下又都聚拢起来。“只要锣鼓家伙一响,连饭都做不下去就得跑出来凑份子唱上两嗓子。”一村民说。

  王万龄对京剧的痴迷,影响了两代人。她的女儿和20出头的孙女常常跟着京剧俱乐部活动。这又启发她成立“黑发”京剧班。“让年轻人也加入进来,就像我年轻时候那样,这样才能让头二营的京剧香火一直延续下去。”

  RJ188

  王万龄饰《大保国》中的李艳妃。

  王娜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