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富故事会(十一):复活“金镶玉”(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5日11:34 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 三晋都市报

  

财富故事会(十一):复活“金镶玉”(图)

  如果有人给你一张空白支票,你会要吗?

  人人都想发财,追求财富是人的天性。孔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就是说,在太平盛世,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获取财富,无可厚非。当一些人在抱怨时乖运蹇、犹豫彷徨之时,另一些人已经开始振作精神、放手一搏。于是,前一类人继续抱怨,后一些人却成了富翁。

  本报联合中央电视台、山西教育出版社推出《财富故事会》,为您讲述一个又一个有钱人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或者一波三折、或者感人肺腑、或者波诡云谲、或者如有神助。或许故事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可贵的品质,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或许故事不可复制,但他们的财富理念却能带给人们更多的启示。

  品读他们的财富故事,书写自己的财富人生。富人、穷人只是一纸之隔,欲捅破这层窗户纸,请看——《财富故事会》。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乾隆皇帝在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娶了一位让他宠爱有加的香妃。除此之外,乾隆皇帝还见到了一种让他爱不释手的“痕都斯坦”玉器,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镶玉”。为了独享这种工艺,乾隆皇帝下令“金镶玉”只为宫中所有,不得外传。这便是那两句俗语“有钱难买金镶玉”和“有眼不识金镶玉”的由来。

  A拒绝了一张空白支票

  如果有人扔给你一张空白支票,告诉你想要多少钱,自己随便填,这支票你会要吗?你又会填多少呢?

  2005年的一天,一个浙江商人慕名来到北京的一间地下室里,这间地下室,就是杨根连的“相伯居”,一个小小的地下室里,居然有这么多金光闪闪的宝贝,真把那位浙江商人给看花眼了。尤其是当他看到杨根连给他展示的一件东西时,更是爱不释手,提出愿意高价购买。这样的情况对杨根连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是每次都被他坚决地拒绝。被杨根连拒绝的浙江商人突然从怀里掏出一张空白支票,送到杨根连的面前说:你自己填数,随便填。这未免豪爽得有点过分。究竟是什么东西这么值钱?

  吸引浙江商人的其实是一串金镶玉的佛珠。这串珠子做得相当精细,每颗珠子直径不到两厘米,都是从内部镂雕,再在外面浮雕图案,工艺复杂,全部是纯手工制作。浙江商人所以舍得用一张空白支票来换这串珠子,主要还是因为这串珠子采用了“金镶玉”的工艺。这种玉器加工工艺,最初见于清代乾隆年间。

  然而,杨根连拒绝了。

  B恢复两度失传的技艺

  有钱不赚,亲戚朋友都觉得杨根连冒傻气。

  原来,那串金镶玉的佛珠,是杨根连自己做出来的!虽然这金镶玉值钱,但杨根连却更看重他为这串珠子所付出的心血。

  杨根连出身琢玉世家,擅做鼻烟壶,一件20元钱的玛瑙,经过他的手,做出的鼻烟壶在英国拍卖行拍出110万元的高价。由于他做的鼻烟壶造型奇特,技术含量极高,所以有了“薄胎杨”、“壶王”等美誉。2000年,杨根连在向玉器行里的一位老前辈请教问题时,老人家跟他提起了“金镶玉”。

  可是,“金镶玉”技术到清朝末期渐渐失传。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杨根连自从第一次听说了“金镶玉”,就对这门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恢复这种两度失传的技艺。乾隆时期的“金镶玉”是用胶,连嵌带粘地把金丝压进玉器里,但是杨根连却想研究出不用胶,直接把金丝嵌在玉里的技术。

  说来容易,可是做起来不简单。杨根连在鼻烟壶上试验了几个月一点进展都没有,镶上去的金线总是脱落。让杨根连着急的不仅仅是“金镶玉”的技术研究不出来,最重要的是他每次失败的损失都很大。有一次,他花5万元钱买了一块玉料,结果剖开之后却根本没办法用。当时又是金价涨幅最大的时候,还得不断地买金子。这样几番折腾下来,杨根连的弟弟受不了了。

  C请来三个姐姐当“帮手”

  原来,“相伯居”是北京杨氏兄弟翠玉有限公司的雅称,而这个公司是杨根连和弟弟杨根存合伙开的。看着杨根连为了研究“金镶玉”不断地投钱,杨根存开始劝哥哥放弃。但杨根连说“不”,他说琢磨不出来他就绝不做大众货,他要做就做最好的最棒的。

  看到杨根连无动于衷,杨根存给哥哥施加压力:甩手不干了。

  杨根连很无奈,于是找来家里的三个姐姐,开了个家庭会议,并跟大家立了军令状,一定要把“金镶玉”的技术成功恢复。可是,这项曾经两度失传的技术,哪是说恢复就能恢复的?有句话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金镶玉”这种工艺上,毫米已经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了。

  为了节省资金,杨根连选择在用料较小的首饰类玉器上做试验,比如耳钉、珠子等。有一次,杨根连做出一对金镶玉的耳钉,让弟弟杨根存拿去给耳钉的托做抛光处理。不料,抛光后的金子上面坑坑洼洼的,杨根存刚想发火,却突然看到,镶在耳钉上的金线丝毫未松动。他明白:哥哥成功了。

  听说杨根连把“金镶玉”技术复活之后,不少朋友都想一睹“金镶玉”的芳容。有一天,一个朋友来找杨根连,说他手上有件“金镶玉”的东西,但一看,居然只是一块“金香玉”。这件小事让杨根连突然意识到,“金镶玉”这项曾经是皇家独享、两度失传的手艺,即便是今天被他恢复,但还是有很多人见不到。于是他决定要做件绝世珍品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什么是真正的“金镶玉”。

  杨根连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其中的一幅图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幅图中画着一串乾隆皇帝送给西藏高僧的镂空佛珠。

  D宝贝标价1600万

  杨根连想以这串在历史上有名的佛珠样子为基础,把镂空工艺和“金镶玉”应用到其中。可是,别说往玉珠上镶金了,单就每一颗珠子做起来,都要有很多繁琐的步骤。

  先是拉片,拉完片,抽条;抽完条以后,拉方;拉完方以后,倒棱……这一道道工序听起来都让人觉得头晕。但就像当初研究“金镶玉”的技术一样,杨根连憋着一股子劲,一定要把东西做出来。他动员了家里的亲戚帮忙,精选了一块上好的白玉料,从中切出100颗直径两厘米的珠子。历时一年半,108颗“金镶玉”的佛珠终于面世了。

  2007年2月5日,这串佛珠摆到了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经过有关专家的评定之后,给它标了一个1600万元的价钱。当时,由于购买材料家里欠了很多债,生活很艰难。即便如此,他还是舍不得这串“金镶玉”作品,杨根连有自己的想法:“国家博物馆依然没有一件像这样的东西,包括故宫都没有这么一件东西。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对祖国的一个交代,对玉器行业,或者是师傅儿女的一个交代。钱这东西,不一定就是好东西,我只能说,人应该是有精神的,来到这个世上你能给人们带来什么,那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成功启示

  杨根连成功恢复了曾经两度失传的“金镶玉”技术,并把它应用到首饰上,还做出一串精美的佛珠。杨根连说,东西刚做出来的时候,他自己心里也估了一个价钱———六百万元。然而当有人要出高价,甚至拿出一张空白支票的时候,他却死活不卖了。因为他觉得“金镶玉”这项技术,不是用钱能够买到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