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快步迈进教育强市行列——60年发展成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6日00:00 石家庄日报

  本报记者顾晓萍

  解放初期,我市仅有中小学校125所。如今,经历60年的峥嵘岁月,石家庄市的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漂亮的校园设施,合理的教育布局,从农村教育到城市教育,从学前教育、小学、中学到高等院校,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从部分教育到九年义务教育,国民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我们这座年轻的城市,已经彻底摆脱了教育的“贫穷”,正快步迈进全省教育强市的行列。

   学校从少到多,校园设置从单一到综合配套,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市的教育摆脱了单一化格局,普教、职成教和高教齐头并进快速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教育改革工作试点城市

  解放时,全市仅有小学122所,中学3所,在校生22149人,教职工717人。农、职中学校和市属高校还是“空白”;到1976年,全市小学2614所,中学2818所,在校生1393800人,教职工63959人。农、职工学校达211所,在校生18435人,教职工888人。到1984年,我市已建有2所市属高校,结束了这座年轻城市没有自己高等学府的历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石家庄教育事业也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在全省,我市率先对小学升初中考试进行改革,取消初中考试,实行小学毕业会考,成为原国家教委肯定的五个城市之一。针对应试教育百分制的弊端,市区小学考试以综合评价制代替百分制。实行初中毕业会考和高中招生考试相结合,减少了考试次数,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试行教师聘任制,并先后指定一中等五所学校试行校长负责制。

  我市新开辟了提取城市建设维护税的10%用于中小学维修等8条筹措教育经费的渠道,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农村实行集资办学,并将城市征收教育费附加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到1988年,全市有1101所中小学实现了教室、院墙、校门、操场、水源等八配套,占学校总数的83%,改变了“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的状况。

  为改变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局面,我市先后将市区4所、郊矿区7所普通中学改为职业中学或农(职)中。积极兴办农业高中,将藁城、新乐、元氏、灵寿、井陉5所“五·七大学”改为农业技术学校。改革招生制度,扩大定向代培、委培和自费生比例,举办不同规模的短期培训。据统计,当时有22个经济部门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变招工为招生,定向培养率达80%左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涌现出藁城市和鹿泉市两个全省乃至全国农村教育改革典型。

  “1982年,在师范专科班的基础上,我市建立石家庄地区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石家庄市成立职业大学。”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师范学校招生规模,培养了大批合格教师。1985年以来,全市通过各级各类师范教育共培养初中教师1.5万名,小学教师4万名。

  我市一些老教育工作者深有感触,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十年中,我市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改革,教育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局面。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全市幼儿园471所,中小学5144所,农、职中48所,市区各成人类学校531所,高校2所。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市教育改革发展得到了进一步深化,24个县(市)区实现了令世人瞩目的“两基”达标,普教、职教发展有了新的突破。这些都为我市经济建设提供了更多的人才支撑

  新中国成立前,文盲半文盲占全市人口的80%以上。到1998年,经过50年的发展,在农村,“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程宣告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市委、市政府把“普九”工作作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举全社会之力,攻“普九”之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1998年全市比规划提前两年通过了省政府“普九”验收,24个县(市)区全部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成为全省全部“普九”的第3个城市。

  为适应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1995年,我市19个县级职教中心全部建成,实现了省政府提出的目标。我市职业学校由1993年的127所发展到177所,彻底改变了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局面。

  与此同时,我市改革职教由教育部门独家封闭式的办学模式,实行企教结合、产教结合、厂校结合开放性的联合办学或强强联合,实行集团化的办学模式,并提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积极构建职教发展的“立交桥”,开办综合高中和招收高中分流生,面向社会招收函授学历班,依托高校,联合开办“3+2”或“2+3”五年一贯制高职大专班,实现了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

  全市职业教育在规模发展的同时,实施“创名牌学校”、“名牌专业”工程。到1999年,全市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职校达9所,省级特色专业8个。

  据市教育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市以国拨为主,教育费附加、校办企业创收、捐资助教为辅,多渠道筹措资金,教育经费保持了增长,使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到2002年,我市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城乡教育信息网的主干网络,包括24个县(市)区教育区域中心网站。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启动,覆盖了全市3000多所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市通过“三沟通”、学历培训、教师进修、自学考试等形式,对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学历达标和继续教育培训。到1999年,全市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小学99.63%,初中89.64%,高中61.43%。我市还被确定为国家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区。

   进入新世纪,我市进一步彰显出教育强市的风采。优质教育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实现了“义务教育政府办”的历史性转折,国民教育体系得到重大改善,我市教育层次和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

  “从小没有上过学。上世纪50年代初,参加了村里的扫盲班学习,才算有了点文化。如今,大儿子从郑州航空工业学院毕业在石家庄飞机制造厂工作,两个女儿都是大专毕业,在省、县林业局工作。”平山县下卸甲河村81岁的李意增老大娘看着孙子和外孙女的照片说,“孙子在市里谈固小学读书,两个外孙女分别在河北大学和平山县子弟学校读书。孩子们都赶上了好时候,能在那么好的学校读书,有了文化,就会有大出息。”这是我市发展优质教育在一个普通家庭三代人身上的折射反映。

  在知识经济时代,能让子女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是老百姓所期盼的。为尽快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2001年以后,我市狠抓普通高中示范性学校建设,大力推行“一普变十普”,推进优质高中建设。实施示范性高中“升级升类工程”和高中段建设工程。2005年,全市高中段教育入学率为75.4%,优质高中的招生比例达到了50%以上。与此同时,市一中、二中、正中、辛中、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等一大批品牌学校也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响。目前,全市中小学已发展为3021所,国家、省、市级示范性学校50余所。在校生1384991人,教职工91916人。

  教育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优质教育发展,不仅提升了石家庄市在全国的知名度,也为高一级院校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市教科所所长张聚芳告诉记者,今年我市参加高考人数82547人,本科一批上线人数为5190人,重点大学上线率比去年提高了6.48%;本科二批及音体美上线率比去年提高了19.26%;本科三批上线率比去年提高了12.25%。

  作为高中段的中等职业教育,“十五”期间也为我市经济建设输送了更多优秀技能型人才。市教育局职成教处副处长姚雨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两年来,我市职业学校就业率均达98%。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紧紧围绕我市产业发展,不断调整专业,近两年新设动漫等十几个专业,覆盖了12大行业市内各产业基地;提高了技术人员培养比例。“十五”期间,我市高级技师和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为3.5%。高级工和中级工占技能劳动者比例分别为20%和30%;在新农村建设中,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12万人,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40万人次。

  今年春天,我市农村经历了一个喜人的变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102万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享受改革带来的实惠。免除学杂费,为农民减轻负担2.1亿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家庄这座新兴的城市迅速崛起,高等教育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继市财经学校改建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建设部确定的承担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技能紧缺人才的培养基地之后,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石家庄师专改建为石家庄学院。石家庄市有了市属首所本科高校,它的改建成功,使我市国民教育体系得到了重大改善,提高了教育层次和综合实力,能更好地满足石家庄特色经济和县域经济对人才的迫切需要。放眼未来,我市教育事业发展速度更会快马加鞭。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今天,定将再创教育强市的辉煌。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