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八旬翁连续10年112次捐款希望工程(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6日01:09 大连晚报
八旬翁连续10年112次捐款希望工程(图)
朴素的刘秉权老人。从1996年开始,他如交水电费一样坚持为希望工程捐款

  ■文/图 本报记者 陈迪

  本报讯 在大连市希望工程的记录上,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从1996年8月到2006年4月间,每个月如同交水电费一样,坐公交车到希望办捐款,共捐款112次。究竟是怎样一个老人能够如此为善,什么样的情感促成他十年如一日的执着?昨日,记者走进了87岁老人刘秉权的家。

  “这两年他身体不好了,耳朵也不好用,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刚走进老人的家门,刘秉权的老伴这样向记者介绍,老人是大连油嘴油泵厂退休工人。刚刚落座,刘秉权摇了摇头说:“我也没做什么。”眼前的老人精神矍铄,没等记者多问,他就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我没念过多少书,就小学4年级的文化,兄弟姊妹多,养不起,都没怎么念书,长大了都干活,但还是受穷,那时候我就想,为什么穷,因为大伙没念书,没文化啊!”老人就用这样的开场白向记者讲述了他向教育捐款的初衷。

  刘秉权告诉记者,他1981年退休,当时退休金是57.2元,退休后时间一多, 想法就多,但老人当时并不知道从何做起。直到1996年,他在电视上看见希望工程的宣传片,“看见那双大眼睛哭了,我也哭了。”刘秉权说,“那一刻我终于知道该做点儿什么了。”费了些周折,刘秉权找到了希望工程办公室,当月他从125元的退休金中拿出了20元钱,从位于周水子附近的家中倒了趟车去捐款。打那以后,刘秉权开始了他的“捐赠之旅,每个月的20日发退休金,他就21日或者22日到希望办捐款,十年如一日,无论风雨都去捐款。老人说出这些话的表情非常淡定。

  “他每次来后,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连杯水都不喝。”刘秉权老人的行为让希望办的工作人员特别感动。老人说:“我不愿意麻烦他们,到那捐完我就走了。”刘秉权的老伴在一旁告诉记者,刘秉权是山东人,办事特认真,平时也不抽烟喝酒,家里人对他捐款都很支持。刘秉权老伴还告诉记者,家里不富裕,这两年刘秉权身体不那么硬朗,今年还做了手术,花了5万多元,子女们拿了一些,他们只有1万多元钱。

  得知记者要到刘秉权家中采访,希望办的工作人员有些不情愿,他们担心老人接受记者采访后,再到希望办捐款,他们不忍心让87岁的老人倒公交车来捐款。2006年,刘秉权就是在希望办工作人员的劝说下,才停止了向希望工程捐款。刘秉权的老伴告诉记者,刘秉权从去年开始腿脚不好,也实在不经折腾了,这才听了希望办工作人员的话,没有去捐款。

  “没有文化,卫星能上天吗?我们中国人现在多展扬,我年轻时受苦,都是因为没文化,不能再让下代没文化了。”87岁高龄的刘秉权对“嫦娥一号”的情况也颇为关注。“那你为什么不把捐的钱留给子孙呢?”记者问。“留德留知识最重要,钱财带不走,我没念过书,但我明白这个道理。”刘秉权这样告诉记者。

  采访后记

  老人朴素的情感让记者肃然起敬,10年默默无私的付出却能如此坚定,如此淡定,“没文化”的老人做了件让很多“

文化人”汗颜的事。每个月20元的捐款也许不能改变中国的教育状况,他却用10年的坚持践行着他的思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