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城市养老状况调查(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6日10:30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
城市养老状况调查(下)
城市养老状况调查

城市养老状况调查(下)
城市养老状况调查

城市养老状况调查(下)
城市养老状况调查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2007年11月5日播出:城市养老状况调查(下),以下为节目内容。

  一、上期回顾

  在上周的节目里,我们播出了城市养老调查的上篇,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期节目里记者在调查当中遇到的人和事。

  在上期节目里,我们认识了几位可亲的老人。已经60岁的李阿姨,生活在一个典型的四世同堂家庭里。虽然生活其乐融融,但已经步入晚年的李阿姨和老伴,却不敢想自己的养老问题。

  李秀英:“我还行,反正老了嘛,总是要添点儿病的,腰腿啊不是特别好,但是有时候一忙起来就把这些事儿给忘了。”

  上有90岁的老母亲要赡养,下有四岁半的小孙女要照顾,对李阿姨这辈人来说,最大愿望就是把家里的四代人都照顾好。而类似的生活对于中国城市里60岁上下的老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如今,正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慢慢地放弃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张教授:“我请一个阿姨照顾我,也得一千五上下,如果老年公寓条件合适的话,付个两千多块钱,或者再多一点,只要条件好,这个选择是很现实的,是很现实的选择。”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有1亿4千9百多万,差不多每9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老人。而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也超乎我们想象。据测算,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还要翻上一番;而到2050年,中国每3到4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个是老人。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我们国家就是在99年进入老龄化的时候,我们人均收入呢就是800美元,而世界上其他国家,进入老龄化,他的人均收入应该是在5千到1万美元左右,所以我们体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特征呢,就是未富先老。”

  庞大的老年人基数,无论是赡养还是医疗都得花钱,但对于中国来说,光靠国库是很难支撑起这样一大笔数额的。中国各地的公办养老院,目前都出现了排队现象,等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住进养老院的情况普遍存在。

  北京第一福利院工作人员:“但是至少呢,就是短期之内,比如说几个月、半年我估计可能都是解决不了的。”

  哈尔滨第一福利院院长白建民:“啊,就是缺口非常大,非常紧张。”

  根据权威统计,目前我国1.49亿老人当中,想在养老院安度晚年的约占5%,这样就需要有700万个床位才能满足需要。而目前全国养老院的床位,总共只有150多万张,缺口高达550万。为了解决养老设施不足的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很多人都在努力。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我们有一个基本的统计呢,就是全国的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呢,将近30万人,取得职业资格的,只是30万人当中只是两万人,非常少,所以这个是导致我们现在,整体上的养老机构,就是服务水平呢,上不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中国财经报道》举办的《2007经济生活大调查》中,养老问题是今年老百姓最期待改善的三件大事之一。那么,城市养老问题究竟该怎么解决?未来我们将以什么方式养老?请继续收看本期节目《城市养老状况调查》。

  上期节目里我们看到,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养老设施严重匮乏,那么能不能调动起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参与这个问题的解决呢?黑龙江省在开发社会资源,解决养老机构不足的问题上,已经开始了一些尝试。

  二、民营试水养老市场

  哈尔滨尚志县,距离市区不算远,这里有山有水、景色秀丽,一个叫“金色池塘”的养老社区正在筹建当中。养老社区的名字,取自一部著名的奥斯卡电影。

  松花江置业集团董事长王桂兰:“因为美国有个大片,他讲的就是在这片非常幽静的这么一个地方,这两个老人,我要没曲解的话,两个老人年轻的时候就依恋这个地方,最后到老的时候他又回到这个地方。”

  电影里的故事,说的是老年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危机。不过这所养老院的负责人王桂兰,希望将来这里能成为老人们安度晚年的天堂。

  松花江置业集团董事长王桂兰:“我觉得功能要全,功能要全,全到什么地方,一定要有儿童娱乐的地方。因为老人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养老,子女要过来,孙子要过来,肯定要给他们打造一个天地。”

  这个规划中的养老社区,并不是政府组织兴建的,而是王桂兰和姊妹、朋友七个人共同投资建设的。说起个人来办养老机构,也有段故事。那是三年前,王桂兰80岁的老母亲手术住院,姐妹七个轮流去医院照顾,可时间一长,大家都感觉身体有点盯不住,毕竟,七姐妹里最小的妹妹当时也快50岁了。

  松花江置业集团董事长王桂兰:“我们有时候也感觉到力不从心,但是从来也没有探讨过说把你们二位送到敬老院里去,也没有敢说。”

  王桂兰说,上一辈人多少还是守着老观念,可他们这辈人思想就开通多了。

  松花江置业集团董事长王桂兰;“我们在伺候我妈、我爸的时候,我们就觉得,我妈我爸有7个孩子,我们没有啊,我们就有一个孩子、两个孩子,那我们要这样下去,那我们这个不把孩子拖累坏了嘛,就觉得我们老了应该改变一个生活方式。”

  王桂兰和姐妹几个说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大家都想到一起去了。

  松花江置业集团董事长王桂兰:“说将来我们能不能凑到一起,都凑到一起这个概念就不仅仅是养老院了,我就仅仅是养老院还不行,就应该建成一个这种社会,就小社会,小环境。”

  开了三十多年酒店的王桂兰,开始盘算开办一个老年生活区,而这正好与黑龙江民政厅正在推行的养老规划不谋而合。

  黑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赵天鹰:“坚持要以人为本,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这个理念,采取多种形式所有制的投资为主体。”

  黑龙江省民政厅的养老规划给了王桂兰很大信心,“金色池塘”养老社区的计划也慢慢成熟起来,按照设想,将来“金色池塘”将全部采取租住形式,服务上类似养老院。不过,要实现这个设想,需要上亿元的启动资金,光靠七位出资人的投资显然不够。在专家的指点下,王桂兰开始效仿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融资方式,股份制办养老。

  松花江置业集团董事长王桂兰:“我们就采取股份制的,多种形式的,采取股份制的,因为它不是一个钱两个钱能做成的,我们准备分四期,分四期头一期投入将近得1个多亿。”

  有着30年酒店管理经验的王桂兰,目前已经获得了加拿大等一些国外基金的投资支持。王桂兰说,其实她非常希望政府能在资金上给他们一些扶持,不过她也知道,目前国家财力有限。而对于黑龙江省政府来说,资金问题确实一直是心头之痛。不过这几年,省里也想了很多办法筹措资金,彩票收入目前就是黑龙江养老事业的一个主要资金来源。

  黑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赵天鹰:“彩票销售额达到了106亿,提取的福利公益金、社会公益金34个亿。所以这些呢,有25%都用在居家养老的事业投放上。”

  光有资金还不够,怎样开发更多的人力资源来参与养老事业呢?作为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开始了另一个尝试——鼓励下岗职工创业办养老。已经开了8年养老院的李春华,就是这项措施的最早的受益者。

  哈尔滨市春花德善老年公寓负责人李春华:“我在今年的那个5月份,我又开了第二家这个分店,现在我们是一个总店,两个分店,基本上达到是300张床位,现在入住率已经达到85%了。”

  李春华原来是哈尔滨酿酒总厂的一名工人,98年企业不景气,李春华下岗了。没有了工作,李春华每天只能料理家务照顾孩子,生活也变得琐碎平淡。一天,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旁边呆坐着的老人,让她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哈尔滨市春花德善老年公寓负责人李春华:“当时看到老人在外边,没有人就是照顾,挺孤独的。一看小朋友在外边玩儿的特别开心,我说老人为什么没人组织这个集体的这个地方呢?我寻思我开个托老所吧。”

  对养老这行一点不了解的李春华,跑到民政局咨询怎么办托老所。没想到,这一问政府还挺支持。1999年,李春华第一家“养老公寓”在哈尔滨开张了,虽然规模不大,但在政府的帮助下,养老公寓很快红火了起来。

  哈尔滨市春花德善老年公寓负责人李春华:“第三天就送来了4位老人,就非常好。我干了是两个月以后,8张床就基本上满员了。”

  因为收费低,李春华的养老公寓也越来越受欢迎。她告诉记者,之所以她的门槛能比别人低,其实是因为政府给了她很多优惠政策。

  哈尔滨市春花德善老年公寓负责人李春华:“你像我下岗再就业这一块,基本上享受的优惠政策,你像民政局给的这些个,房屋水电费这个按民用的给算;像那个煤气啊,像供暖啊,基本上都按照民用的给我们算;二一个像收税呀各方面都免税的。”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人住进了李春华的老年公寓。

  老人甲:“在这儿幸福,到这个公寓来呢,我们老人都是满意的。但是我们这个家啊,也和我们家一样。”

  当地民政厅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未来还会出台更多的政策,鼓励下岗职工到养老领域来创业。

  黑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赵天鹰:“比方说在这个土地使用上,在这个水电费的减免上,在这个建设上的减免上,要出台一些政策。”

  事实上,养老服务业在我国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充分开发。按照发达国家的水平,养老机构床位数量占老年人口比重,最低应该达到3%,而我国目前只有0.84%。如果能达到发达国家的下限,按照入住老人和护理人员3:1计算,光是养老护理,就能为我国创造150万个就业岗位。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养老作为发展服务的,那么发展服务业呢,不仅仅对老人的,而且也是解决就业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因为城市社区太多了,只要把这个服务业发展起来,他需要大量的人员。所以现在就地转化,就地解决就是城市的下岗待业的市里工作人员,这是最好。”

  尽管国家在努力挖掘各种社会力量、社会资金参与养老设施的建设,但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一个问题。当问到未来打算怎么度过晚年,在哪里养老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人都表示他们会去养老院。那么,假如大家都想去,未来能有那么多的养老院来满足需要吗?

  三、能不能都进养老院?

  为了了解人们理想中的养老方式,记者在北京、大连、哈尔滨等城市进行了随机调查。

  记者:“我想问一下,就是以后岁数大点,会不会到养老院中养老呢,有没有想过?”

  哈尔滨市民1:“:没想过。”

  哈尔滨市民2:“想过。”

  北京市民:“我想将来应该住养老院。”

  大连市民:“我觉得好,那是应该是首选那个,是首选的。”

  调查中,有大约2/3的市民表示,将来有可能选择到养老院安度晚年。首要原因。是由于下一代是独生子女,自己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其次,是担心孩子长大独立生活后,自己变成空巢老人。

  哈尔滨市民:“一个是不给孩子带来麻烦,再一个,如果那样的话自己能开心点,大伙儿在一起啊,在养老院快活。”

  大连市民:“我们这一代的应该是在养老院,因为毕竟是一个孩子。”

  不过,也有1/3的人表示,不会选择养老院养老。因为那毕竟不是一个“家”。

  哈尔滨市民1:“我觉得在一起生活挺愉快的,老人不能分开住。”

  哈尔滨市民2:“应该不会吧。”

  记者:为什么?

  哈尔滨市民2:“一般都是孩子照顾父母。”

  多数人今后都选择去养老院养老,我们的养老机构和设施能满足需要吗?面对这个问题,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的答案也出人意料。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就说我们大家平常经常开玩笑,就是说现在独生子女都是这样的家庭,如果我们以后老了的话,我们肯定都相约到养老院养老了,这是一种民间的一种表述,但实际上,我们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呢,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

  吴玉韶告诉记者,养老机构属于稀缺资源,截至去年底,我国养老机构床位只有150万张左右,平均每100个老人,才有一张养老床位。即便养老机构的建设速度再快,未来也很难满足这样大的需求量。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如果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像我们这样的话,都老的话,都想上敬老院去和养老院去,肯定是不可能的。”

  四、太阳城的喜与忧

  如果不住养老院,我们还有什么其它办法来养老?有没有其它地方能代替养老院提供养老服务呢?未来什么样的养老方式,有可能成为中国的主流?稍后,我们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10月19号,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在北京郊区的一个社区里,一场精彩而特别的演出正在进行着。

  说它特别,不仅因为台上表演节目的演员全是来自中国老年艺术团的老人,更重要的是台下坐着的观众也全是老年人。

  老人:“感觉挺好的。”

  老人:“照顾都是比较好的及服务,而且设施还是比较全。”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老年人综合社区之一,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这里总共有23万平方米的住宅区,其中绝大部分用来出售。因为是卖给老年人,房子定价比同地段同户型的商品房要便宜15%到20%,从一期建成到现在,所有的房子都已经卖完了。对于没有太多钱买房的老人,社区还拿出了2万平米住宅用来出租。

  北京太阳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朱凤泊:“从消费能力和年龄、身体状况这三个因素来考虑,要做寄宿制的老年公寓。因为有的人买不起房,有的人虽然买得起,但是他年事已高。”

  刘叔叔今年73岁,一年半以前,他搬进了太阳城的银龄公寓,这是一座集中看护式的老年公寓。除了解决吃、住等基本生活问题以外,刘叔叔说,他对这里人性化的服务很满意。

  刘景和:“每天早晨的话,七点左右单身的这个他(护理人员)都敲门了,里边有声音了他就不开门了,没有声音他就开门喊,问好、问安,挺好的。”

  公寓里,每个房间都接通了互联网。刘叔叔说,他刚刚办理了网络开通手续,他在社区里拍了很多生活照和录像,能上网,随时都能传给家里人看。

  刘叔叔说,别看他现在能腿脚灵便地参加社区里老年模特队的活动,其实半年前,他大部分时间都还只能躺在床上。

  刘景和:“原来我来这儿,两个人架着我来的。半年以前我还拄拐棍呢,现在不拄了。”

  刘叔叔的康复,全靠太阳城专业的医疗服务。在太阳城,每户老人家里都安装了呼叫器。

  刘景和:“万一有什么特殊情况,直接呼叫,前台有人值班,前台24小时,24小时都服务。这个楼里本身还有一个24小时的医务室,那个医院离这儿很近,365天停的救护车在这儿,它跟安贞医院还是有联合。”

  在刘叔叔家的床头,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开关,它可以直接控制屋子里各种电器。老人行动不便,只需按一下它就可以开关电灯、电视和空调。这样的设计,都是参考了国外的优秀设计。

  刘景和:“您在这儿用它的时候,洗澡的时候,都能扶着嘛,很方便的。”

  记者:“对,这个也是。”

  刘景和:“这个也是,这个你要是这个,怕摔倒,扶一下,这都挺结实的。”

  那么老年人住在这里,收费高不高呢?刘叔叔告诉我们,太阳城采取的是保证金制,像他就是先交了30万的保证金,以后每个月只需要交400块钱的生活费就可以了。而这种收费制度,也是借鉴了国外养老公寓的收费办法。

  北京太阳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朱凤泊:“因为从国际上,老年公寓都要有一种保证金,保证金为的是什么呢,老人有突发病,需要紧急救护的时候,一时找不到儿女,你又不能耽误病情,所以这个保证金是从老人健康的角度来采取的一项措施,那么我们这个保证金,我们叫会费,不叫保证金,实际从它的作用是一样的。”

  保证金作为老人的积蓄存在太阳城的帐户里,太阳城用每年的利息来支付老人的一部分开销,当老人离开太阳城的时候,这部分保证金还会如数退回。交的保证金越多,每月的生活费就越低,在太阳城,最低一档的保证金是6万块,相对应的月生活费是1750元。

  北京太阳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朱凤泊:“那么这样从综合来看呢,两方面受益。一方面老人他可以用这个相当于储蓄的利息来养老了,只不过是就是利息没得到,那他花的钱很少。”

  朱凤泊告诉记者,尽管很多人来咨询买房子或租公寓的事,但目前太阳城的扩建已经暂停了。因为目前的投资已经将近10个亿,每年他们还要补贴180万元用来维护完善物业,虽然短期内他们能够支撑,但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他们很难长期维系。

  有着类似烦恼的,还有大连的小文,这个由200栋别墅和12栋公寓组成的千红莲老年中心,是小文自筹资金1亿多元刚刚建起来的。

  小文:“正在装饰着,这地方的老人吧是四户。一个月是3000块钱,四个人就是12000块。如果是两个老人的话,那就是6000一个(老人),楼上楼下一个。”

  和北京太阳城类似,小文的千红莲老年中心也属于老年社区。

  记者:“老年公寓就是不对外卖的,肯定都是出租的,而且必须60岁以上的老人是吧?”

  小文:“对,就是每个月交养老钱,你不达到年龄的不行,我们不是卖的,60岁养老,你只要来养老就可以。”

  住这里的标准间每月每个床位1500块,住别墅每层5000块。由于小文是按养老中心而不是房地产项目申请建设的,所以享受到了水电、税收等优惠。但尽管如此,她还是遇到了和太阳城一样的资金困难。因为想确保高水平服务,小文很多设施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已经投入了差不多1亿元,这些钱至少要7、8年才能收回成本。在此之前,护理人员的工资都要小文自己贴。

  他们底薪工资在一千块钱,平均在一千三四百块钱,一千四五百块钱,好的护士长各方面都得要三千块钱左右。

  小文说,她最希望的是政府能给她更多的支持,比如每个床位能给一些补贴。然而,对于是否应当扶持太阳城和千红莲这样的老年社区发展,国家也陷于两难之中。吴玉韶告诉记者,制定政策,就必须考虑到老年社区的可推广性,无论从和谐社会的角度看,还是从中国人传统伦理的角度看,老年社区大规模推广可能还不适宜,但可以小范围搞试点。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呢,西方也进行过很多的分析,有的进行了长期的跟踪,他就讲的就是人文的养老,最适合的环境呢,是在家庭,是在社区。所以面对这么一种情况呢,就是我们国家制定了一个养老的一个基本方略,就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今后呢,不是像老百姓所说的,到养老机构去养老,而是要在家里养老,这叫做居家养老为基础。”

  其实,这样让有关部门两难的事情,近来也频频出现,比如最近炒得很热的“以房养老”。两周前,北京石景山一家养老服务中心,就推出了“养老房屋银行”的服务项目,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把住房委托给房地产中介出租,所得租金可以用来抵扣住在这家养老中心里所需要的费用。这种“以房换养”的模式,其实是“以房养老”的一种,另一种“以房养老”模式,则是老年人把房产抵押给银行或政府公益机构,按月支取养老费用,老人去世后,剩余部分再交给继承人。

  尽管“以房养老”在西方已经成功推行多年,但能不能在我国推广,还需要探索,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最近就表示,“以房养老”需要一些相关的制度和办法进行配套,这样才能保障广大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在中国的城市里方便地推广呢?刚才我们提到了一个“居家养老”的概念,同样是在家里养老,它和我们过去的养老方式有什么不同?稍后,我们就一起跟随记者到大连,去看看居家养老到底什么样。

  五、不出家门就养老

  在大连的一个普通小区,记者敲开了姜绍菊的家门。这里,也是大连市推行居家养老模式的一个试点。

  负责人:“下午这刚睡午觉啊,都刚起来吃水果,三点钟吃水果。”

  老人:“我那着这个走。”

  负责人:“没事,你吃你的。”

  记者:“没关系。”

  负责人:“不用往兜里塞。哎呀,这都藏起来你看看,没事。”

  姜绍菊告诉记者,老年人有时候就像小孩子,需要人去关注她去哄她。

  现场:老人唱歌

  记者:“这好不好啊。”

  老人:“好。”

  记者:“怎么好呢?”

  老人:“我告诉你啊,管什么东西,我吃的用的,都是这个就是养老院的。”

  老人:“有那个鸡蛋,小米粥,还有鸡蛋。”

  记者:“吃的还好啊?”

  老人:“怎么不好啊,我都胖了。”

  这个家庭式养老院,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只有姜绍菊的母亲一个人。

  姜绍菊:“我退下来了以后啊,我把我母亲接过来了,接过来以后呢我每天也出不去,出不去我想正好就干个养老院吧,正好我就把三个南屋倒出来干了个养老院,而且我挂牌子的养老院就进来三个,因为在小区里头,现在老人特别多,特别多一个,一座居民楼里,至少有十位老人,你十位老人有一个人到这你来住的,你这养老院就满了。”

  在姜绍菊这个130平米,开业已经3年的家庭式养老院里,现在住着9位80岁以上的老人,而工作人员就是她自己和老伴,还有另一位护工。因为老人怕孤独,怕出意外,他们三个人24小时和老人们住在一起。

  记者:“那这些老人他们收费是怎么收啊?”

  负责人:“收费平均都是一千块钱左右,就是到我这养老院以后,你就拿衣服来就行了,所有的东西我全包了,比如说行李啊,那个什么洗漱用品啊,床上用品啊,就所有的由我提供你别今天叫他(儿女)送肥皂,明天送洗衣粉,明天再送水果,这样会给家庭添很多麻烦。”

  姜绍菊告诉记者,像她这样的用自己家房子,在社区里做家庭式养老院的,目前大连有30多家,因为市区的房价不断攀升,大连市政府就鼓励家里有房、有老人的家庭,开办家庭式养老院。并规定养老院要根据居住条件来接受老人。像姜绍菊住在三楼,接收老人就有限制。

  负责人:“我收什么样的,就是腿脚不好的,不需要出去的,他们基本都在屋里活动,因为你要是出去了吧,一个我怕影响邻居,再一个你中午不回来吃饭我担心,所以我的订立(接受标准),就在大约是80岁以上,而且活动范围很小的,这样你给他一些亲情的服务,人性化的服务她感觉非常,就是非常满意。”

  姜绍菊给每个老人都配了一个沙发,老人们的床上用品每周换一次,每个礼拜要给老人洗一次澡,每三天洗一次头,天天洗脚。姜绍菊高兴地告诉记者,她已经把隔壁的房间买下来了,这样明年她又可以多收几位老人。

  当地民政局的同志告诉记者,小型家庭式养老院之所以受欢迎,最重要的原因是,老人们觉得并没有远离家庭和社区。

  大连民政局杨处长:“这个特别受老人欢迎。就是有一些家里面,有两套三套房子的,那么在一楼或二楼,这样拿出来,我们规定是100平米以上,这样呢,就是他家里边还有一个老人,他再收个六、七个老人,那么,这样的话呢,这个一个这些老人呢,照顾起来也比较好照顾,另外老人这个饮食,配菜也比较好配,再一个老人这个互相之间啊,也比较好照顾吧。”

  杨处长告诉记者,大连市早在1987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比全国提早了12年。到今年,大连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达到了96万,而大大小小养老机构加起来也只有2万2千个床位。尽管大连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把增加2500张养老床位列到“为民办实事”的项目里,但是床位依然紧张。

  大连民政局杨处长:“应该说,这个老人的床位的这个比例啊,发达国家一般是5%到7%,就是说占老龄人口。那么现在呢,我们的这个大连只是那个不到2%,应该说,这个和整个这个发展的这个速度来看啊,还是有差距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连民政部门开始发展多种模式。在社区内,不出家门养老的大原则,也成为开发新模式的指导方向。除了小型家庭式养老,目前货币化养老也很受老人的喜欢。

  迟连英:“哎,那个女的干活特好,我告诉你,还不用成天看着的,还不用问的我,管什么都不用问我。就我吃什么,去买什么啊,都不用问的我。”

  这位一再向街道工作人员夸这里的养护员好的迟奶奶,就是大连货币化养老试点的体验者。由于迟奶奶没人照顾,又没有经济收入,每个月政府都会给她发放150块钱的代币卷,老人拿着代币卷,就可以在社区购买老年服务了。

  记者:“那比如说,您一般需要他过来为你做什么服务啊。”

  迟连英:“什么服务都干。”

  记者:“比如说做什么。”

  迟连英:“洗衣裳,做饭,买菜,收拾家,有时候唠嗑。”

  记者:“还聊天。”

  迟连英:“唠嗑。”

  记者:“然后你怎么给他付费呢?”

  迟连英:“我看着给,他时间长,我就给他多个票,时间少了我就少给他票。”

  迟奶奶说,她自己没儿没女,要在过去,肯定得去住福利院了,可现在她在家也能养老。当地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很多老人就算腿脚不灵便,也舍不得花钱请人做家务,现在老人们都舍得,因为政府发的养老代币券专款专用,不用也不能兑成现金。

  大连虎滩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这样老人拿到这个代币卷,她可以选择在我们街道,挑选养护员,在家里头给她服务。那么另一种她也可以到社会,社会福利机构去,还有包括这个私营个体的这些,这些这个养老机构都可以进行选择,然后她到这些地方去选择的时候,也比较灵活,她把这个代币券给了这些养老组织之后,到年底的时候,拿这个服务券这些机构到我们街道来进行结算。”

  服务中心的养护员,大多也都是住在本社区的下岗女工,经过培训后上岗。老人们平时通过打电话给服务中心,挑选养护员上门服务。对养护员来说,服务越周到,挣钱的机会也越多。目前在大连,政府养老代币券的发放对象主要是困难群体,发放额度平均在100到200元左右。

  大连民政局杨处长:“货币化养老就是说,主要是针对那些,困难群体,困难群体就指的谁呢,就是他们没有进到养老机构的,第二个呢,就是遗属孤老,这部分老人,就是说他又够三无,那么他又最困难,还有一部分是低保,高龄老人。”

  养老代币券在大连市内的几个区刚刚作为试点推行,目前全市有8000多位老人享受到了补贴。杨处长说,从目前看试行效果不错,今后还会有更多老人,用代币券来养老。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所以说我们现在推这个居家养老啊,重点是推社区的养老的全方位的服务,比如说,家政的,这是最基础的,就是打扫卫生啊,扫地啊,做饭啊,护理老年人,有一些这个慢性病的,需要到家庭去服务的,还有一个,精神慰藉。所以就是我们这个社区呢,就是要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模式现在已经在我国东部的多个城市开始试点,它有效地整合了社会养老需求和社会再就业资源。与封闭式的养老院相比,居家养老对老人们来说,生活环境他们更熟悉,身边的人他们也熟悉。这样的养老模式,几乎可以在中国的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小区里实现。

  在采访中,我们还发现了很多养老模式的创新。比如“异地养老”能满足老年人出门走走旅游的需要,“日托养老”可以满足老人想和子女生活,但白天又缺人照顾的需要;另外,采访中我们也发现不少商业保险公司,投资公司,也都在积极探索养老资金补充、增值的问题。不过因为节目时间有限,我们无法一一介绍。在今后的节目里,我们还会继续关注养老话题,特别是农村养老和走进城市的农民如何养老问题。如果您有什么想法或新闻线索,欢迎您和我们联系。

  本期主编:李洋

  编导:傅丹、张爽、于溪、赵研

  《中国财经报道》播出时间:

  首播:周一22:08

  重播:周日6:59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