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永宁官聘“九十九间”杨家大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02:00 石狮日报

  

永宁官聘“九十九间”杨家大楼
永宁镇后杆柄村的原名叫“官聘村”,该村的“六也亭”杨家大楼,倒不如叫“九十九间古大厝”来得亲切,老一辈人都知道,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泉州府南门外官聘村有这样一幢大楼。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新时代又唤起人们对它的眷恋和回忆。

  泉州规模最大的华侨民居之一

  杨家大楼的前半部始建于清代的杨家祖厝,2003年,村里集资50余万元翻修,仍保留“五间张”、“两进”、“双护龙”式的花园式古建筑特色。后半部“六也楼”是旅菲华侨杨邦梭于19世纪20年代创建的,也是整个建筑的精华所在,西洋式的外观使人眼前为之一亮。这座规模宏大、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的大厝,前后两部分建筑风格迥异,却也和谐自然,被誉为当年泉州规模最大的华侨民居之一。

  杨氏族谱按照辈分排序下来是国、家、邦、荣、祖、德,杨祖志老先生是这座古大厝建造人———旅菲华侨杨邦梭的后代,也是现在这座古厝的看护人。据他讲述,在他太祖父那辈家境清苦,以赶驴子为生,后因日军来侵,当地人大规模出国,他的太祖父也远渡重洋,后靠香烟厂渐渐发家,成为菲律宾十大企事业家之一。1929年,杨邦梭返乡,筹备建设气势磅礴的“六也亭”,1933年完工。股份制改造“家族式企业”

  “六也亭”的建成和领头人物杨邦梭的功劳是分不开的,那么他从农民到富商,又是怎样的一条道路呢?

  杨邦梭是“六也亭”家族的长房长子,在还没出国之前,他就在家种地,赶骡子驮货赚钱,平常最辛苦的就是把装有货物的驮架托上或卸下骡背,这大都是两个人干的,但他往往是一个人独揽。

  二十世纪,随着闽南人往吕宋岛谋生大潮的出现,“六也亭”长房长子杨邦梭同十来个叔伯兄弟到了菲律宾,他们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精诚的团结、精明的头脑,从码头装卸工做起,一直到经营烟草、卷烟业的杨梭公司,成为菲律宾闻名的富商,后又组织了享誉菲律宾的“良友”男子篮球队。

  成为富商后,杨邦梭回到家乡照样下地干活,年近花甲的他,六月天田里的苦活重活他也干,因此得到大伙的敬重和拥护。也许正是因为他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劳动人本色,才能经营着由众多堂兄弟、子侄、亲友人员组成的公司,不仅如此,他还挣脱了亲情、友情的束缚,摆脱家族式企业的管理模式,对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对于一个饱受几千年封建传统思想熏陶的旧中国农民来说,这是一种思想上的大飞跃,需要可贵的勇气和毅力。“九十九间”其实有170多间房

  为了子女们上学读书和他们往来菲律宾方便,杨家“邦”字辈大多安家在厦门,并在鼓浪屿用十万大洋买下海坛路27号那幢三层洋楼,作为家眷定居之所,因此“荣”字辈大都是在鼓浪屿读书成大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国内大革命风暴已经到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沿海虎视眈眈,鼓浪屿这块“万国乐园”再也不是世外桃源了;又因“光宗耀祖”的思想深深影响着杨家人,原本六房盖六幢楼的设想被推翻,改为六房盖一幢大楼,于是,“六也亭”出现在官聘这片古老而偏僻的土地上。

  杨家大楼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图纸设计、主要建材都来自西洋,经过古老山村的孵化,演绎出来的却是中西合璧的新颖建筑物。以“六也亭”为主体的杨家祖厝,有房间一百七十多间,占地十多亩,但在当地人们都将这座宅院叫做“九十九间”,或许是因“99”吉祥之故。

  钟楼见证日军侵华罪行

  清代乾隆年间,杨家十一世杨士宝、杨士用兄弟移居台湾,另立支派;民国初,杨家大楼创建人杨邦梭跟随叔伯兄弟往菲律宾经商,现杨家子孙在东南亚一带繁衍生息,人数众多,均把杨家大楼视为家乡的象征,所以说“六也亭”杨家大楼也是福建民众移民东南亚等地的历史见证。

  据村里人介绍,大院里的钟楼还铭记了这样一段历史:抗战期间,日寇于1940年7月16日登陆永宁,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永宁“7·16惨案”。当年,日军战机四处轰炸,杨家大楼的“六也亭”也未能幸免,护厝、钟楼均中弹,现仍保留在钟楼上镌刻着的“六也清音”铜钟,正是日军侵华罪行的见证。当时铸有两口钟,另一口钟赠送给村学校,现仍挂在官聘学校教室楼上。

  重视子女教育人才辈出

  富起来的杨家老一代华侨,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他们在文化教育上颇费心血,譬如因生意上等的原因无法进入正规学校读书的孩子,就请教师在家授课,对于在海外没有时间读书的人,就等其探亲回家时,抓紧机会读书,这使得杨家整体的文化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并且给后人留下了勤学好学的良好学风。近些年来,“六也亭”杨家后人获得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就有好几个。

  从“六也亭”上的那些楹联,我们可以品出老一代杨家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良苦用心。那些骈俪的对联,即有“名卿清采除三惑,学士新诗重十联”教导子孙的古训,也有“但得安闲消岁月,只留清白遗子孙”的处世哲理,更有“三尺立深程门雪”激发子孙勤奋好学的对联。这些对联对仗工整、声律和谐、词藻华美,而且许多故典都和杨氏历史人物的光辉事迹有关,如杨震的清白传家,杨秉的三不惑,杨时的程门立雪。诗情画意般的句子寄寓着深远的意境,文字书写是方正端严的欧虞体楷书,那凝重深厚的书法,使人有停步、留连之感。

  而今,“六也亭”杨家子孙除在家乡近百人外,其他都旅居菲律宾、北美洲等地,有上千人口,他们怀着赤子之心,时刻为家乡发展效力。(实习记者付天舒文/图)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