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南京“摄鸟人”用相机保护生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07:13 南京晨报

  中国最美的湿地———四川阿坝州若尔盖湿地上个月迎来了一位南京“鸟人”———范明。

  范明是南京的一位职业摄影师,但他摄影中更多的时间分配给的是湿地摄影等环保摄影项目。他是第一位单人骑自行车进入腹地的“独行侠”。十多年来,他陆续去过了大江南北的20多个湿地拍摄生态图片,这次去四川、青海、甘肃三地交界处的若尔盖湿地,是他定下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拍摄目标中的倒数第四个。

  为看黄河第一湾被狗追着跑

  9月22日,年近50的范明,背着迷彩包,携带着长枪短炮般的一堆摄影器材,登上了前往成都的火车。下车后,他还将转乘大巴到阿坝州当地高原,然后骑上托运来的自行车,向若尔盖大湿地进发。

  “若尔盖”藏语意思是“牦牛喜欢的地方”。黄河从发源地流到青海省境内若尔盖湿地西北部,出现了第一个近乎360度的大拐弯。为了拍摄到这个壮观的景象,范明不仅要深入湿地,还要应付凶猛的狗。

  “我没到的时候,狗就往公路上跑,我发现狗从我两边追来,最起码有七八条,我骑着租来的摩托车将速度加到50-60迈,这样才逃出来。”范明说。

  拍摄飞来“天使”,蹲守了5天

  黑颈鹤是中国独有的高原鹤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花湖湿地是它们最大的繁殖区,有五六百只。

  “既然有这么多,我肯定很容易就能发现成群的。”范明心想。但是,范明进去后怎么也不见黑颈鹤的踪迹。在无人区,范明窝了四五天,每天啃着压缩饼干,却找不到黑颈鹤的身影。

  无奈,他折回藏民区找到了一个藏族小朋友带路。这个小朋友骑着自行车帮他引向曾经见过黑颈鹤的地方。走着走着,四只美丽的鹤影出现在范明的望远镜镜头里。“没错,就是黑颈鹤,其中还有两只亚成体呢!”范明终于发现了“一家四口”的黑颈鹤。

  湿地生态平衡值得南京借鉴

  当地牧民认为,高原鼠兔的出现让当地的牧草少了不少,牧民自然不希望高原鼠兔的出现。而范明则耐心地解释生态规律给当地的牧民及保护区负责人听:黄鼬、游隼等喜欢吃高原鼠兔,鼠兔的存在让这些大型动物更易生存。

  而高原鼠兔刨的窝,还是高原湿地上一些雪雀等动物的庇护所。“一旦鼠兔减少了,那么这些鸟也变少,鸟的数量退化后,蝗虫就会增多,这就会影响牧民的农牧生产。”范明说。

  “这些举措和认识,很值得我们南京来效仿,用作南京的生态环境的保护。”范明说。

  摄鸟人行走全国湿地为生态

  即将走遍中国所有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范明,每次去一个湿地保护区,就表明拍摄图片宣传环保和生态的来意,并承诺把所有拍摄到的数码照片拷贝给保护区。

  “这次去若尔盖湿地,不仅所有拍摄到的照片无偿拷贝给所在保护区,而且弥补了保护区不少以前没有的鸟类影像资料。”(图片由范明提供)

  作者:黄洪连/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