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沈阳出台法规专治噪声 投诉率却依然居高不下  “紧箍咒”为何箍不住生活噪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11:24 中国环境报

  水华 王明飞

  “我家楼下刚开一家超市,除了吃中午饭,乐队从上午到下午就没停过,那声音远隔几条街都能听清楚,我看有些行人都捂着耳朵绕道走,我是实在受不了了。”沈阳市民吴女士不堪忍受噪声的侵扰,给记者打来热线电话,大倒苦水。“那你向相关部门反映了吗?”“我不知道问哪,谁管这事儿啊?环保局吗?”吴女士迷惑地问。

  噪声扰民困扰城市管理,噪声产生源五花八门,通过立法为其戴上"紧箍咒"

  噪声扰民一直是困扰城市管理的棘手问题,沿街铝合金、牌匾等加工门市不时传出的刺耳声音,开业庆典上长时间不间断的高音喇叭,家庭装修产生的噪声……这些都是市民投诉的热点。据统计,仅2005年,沈阳市环保局接到的1万多件信访投诉中,噪声投诉就占了76.5%。为此,沈阳市人大代表王真新提出了噪声污染防治立法议案,以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

  几年来,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相关部门向市民广泛征集对噪声污染防治立法的建议。法规草案的每一个环节都让市民参与,提出建议,发表意见。经过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东北大学等单位的20多名专家、顾问的研究论证,《沈阳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辽宁省人大批准,于2007年2月15日正式实施。这是沈阳市首部根据市民建议确定立法项目并且由市民全程参与草案起草、修改的地方性法规,给噪声戴上了“紧箍咒”。

  《条例》遭遇执行难,立法规定虽明确,但市民不会根据不同噪声找相关部门

  《条例》8个多月的实施效果如何?在实际执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

  沈阳市环保局统计数据显示,从5月起,沈阳市就开始进入环境噪声投诉的高峰期,投诉量约占全部投诉的60%以上。特别是入秋以来,建筑工地为了抢工期,由此产生的施工等建筑噪声问题很多。

  “前两天有市民到环保局投诉,在大东区公务员社区附近,每天早晨都有人练甩鞭,清脆的鞭声让人睡不好觉。”沈阳市环保局局长李超告诉记者:“按照《条例》,噪声管理部门划分得很清晰,这种噪声应归公安部门管理。可很多市民不会根据什么噪声找什么部门。”

  对于李超来说,现在最让他头疼的污染源莫过于噪声了。对于建筑噪声和工业噪声,市、区环保局已基本做到24小时值班,遇到突发事件,立即派人处理。

  记者在《条例》中看到,沈阳市环保部门是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主管部门,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公安、交通、城乡建设、城市规划、工商、文化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像吴女士反映的这种商业庆典噪声问题,到底该归谁管?《条例》规定,公安机关负责对机动车辆噪声污染和商业经营等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实施监督管理。

  就此,记者来到了吴女士反映的超市所在地的二经派出所。在采访中,一位民警无奈地告诉记者,对于一些家装、庆典产生的噪声扰民问题,派出所一般会到现场及时制止。但对建筑施工、餐饮等行业出现的噪声问题,超出了派出所的职能范围,群众也找他们,认为警察就应该管。如果市民遇到庆典噪声污染,可以直接拨打“110”投诉。

  居住区、娱乐区混杂,应建立群众性监督网络,可在社区设立噪声管理员,负责"捕捉"噪声

  沈阳市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城乡建设委员会委员、沈阳市人大代表王真新说,他也常常接到市民的电话,反映噪声扰民问题。

  王真新说,《条例》中明确了市和区、县(市)政府在编制城乡建设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噪声环境质量的要求,科学划分城市功能区,合理安排道路、交通、建筑物等建设布局,可是现在居住区和娱乐区混杂的情况仍然存在。

  李超表示,管理部门在处理噪声事件的效率、效果上还需要加强。“降噪是场持久的战争,要有群众性噪声监督网络才行。”面对这些问题,王真新在与市民座谈时提出,可在每个社区设立噪声管理员,负责“捕捉”噪声,像“电子眼”一样盯住噪声,并向上级网络反映,形成社区、街道、环保部门和公安部门层层递进的监督网络。王真新还提出,规划部门应该重视噪声管理,环保、公安等执法部门继续加强联动,提高处理市民噪声信访的效率。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