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216岁老石碑 静观风雨变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22:22 BTV《直播北京》

  记 者:乔鹏2

  摄 像:楚健

  女播:【导语】皇城脚下,北京处处见古迹。在天桥一座小院子内,树立着一座乾隆年间的珍贵古石碑,200多年来它静静屹立,默默观望着院内的风雨变迁。

  【正文】在崇文区文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在一条再普通不过的小胡同里,找到了“红庙街78号院”。如果不是门口已经字迹斑驳的文保单位的牌匾,很难想象这里就是有着216年历史的老石碑所在地。穿过近50米长的小道,拐过几个弯,拔开满院的杂物,大石碑终于出现在记者面前。

  【同期】北京崇文区文委 王

  这个碑高约8米 宽度是每面1.45米 碑的南、西两面是汉文 北面和东面是满文 建于乾隆56年 这个碑叫正阳桥疏渠记碑 碑文是皇帝御笔 我们现在在这个碑上还可以看到御笔(两字)

  【正文】记者看到,整块石碑为汉白玉制成,经历了百年风雨的洗礼后,除个别角落还是白色,碑面已变成淡淡的青灰色。石碑碑体为方柱形,顶部为四角攒尖式碑盖,碑额和碑身四周都饰有精美的龙纹浮雕。凑近碑身,约10厘米见方的楷体字隐约可见。据专家介绍,碑底部本来还有约一米高的须弥碑座,但随着水土变动已沉到地下。

  【同期】北京崇文区文委 王

  这个碑因为记载了北京南城天桥一带水系变迁的历史 因此对研究北京的历史和历史变迁有着重要价值 而且这个碑是皇帝御笔亲题的 所以弥足珍贵

  【正文】碑文中所记载的正阳门桥位于前门箭楼南侧。历史上,每遇到兴修水利、桥梁,修建者常会刻碑纪念,其中皇帝敕建的不在少数,但皇帝御笔亲题并且如此庞大的却不多见,可见乾隆皇帝对天桥地区水利系统的重视。据史料记载,这里曾经是一座名叫弘济寺的辉煌庙宇,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寺庙建筑已经消失殆尽,现在院里居住的都是普通百姓。

  【同期】居民

  1 我40多岁搬来的 现在我都86了

  2 早先这间楼房是庙 这一个院里都是庙 什么摔跤的 耍戏法的 都住这里

  【正文】几十年间,古老的石碑屹立不动,院里的人却来了又走,围绕着石碑,大院里的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同期】居民

  1 从小就在这放风筝 玩儿

  2 我儿子结婚的时候就在这院里 邻居们都来了 亲戚没地方坐就这家坐几人 那家坐几人

  【正文】不过生活经历着怎样的变动,院里的居民都在尽力保护着陪伴自己长大的老石碑。

  【同期】居民

  有人想砸 我说你别砸 砸了多可惜

  【正文】随着老城区的改造,周围的老房子在渐渐消失,院里的老住户也有不少搬了新居。现在的近百名居户,一半以上都换了新面孔。石碑所记载的正阳桥渠早已被填平,就沉睡在现在的前门大街地下。而古老的正阳桥,则会随着前门大街古街改造行动的完成,重新出现在前门大街。

  记者乔鹏 楚健报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