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科大压力确实很大 葛炜炜是个挺能为人着想的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3日10:02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闻听葛炜炜自杀的不幸消息,记者的朋友毅伟(化名)感到非常震惊和心痛,因为葛炜炜曾经是他在香港科技大学读博士时的舍友。而在他的印象中,怎么都不能把这个比较乐观认真、为人着想的大男孩,跟放弃生命这样的事情挂上钩。昨日,记者电话连线到还在香港的毅伟,听他讲了印象中的葛炜炜。

  他是个挺能为人着想的人

  毅伟是2004年从内地一所名校硕士毕业,被保送到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据他介绍,香港科技大学的宿舍跟内地不同,不是按照年级或者系科来分配的,而是根据学生的申请,申请时恰逢哪里有空房,就分配到哪里。所以他们宿舍四个人,竟分别来自四个院系。

  葛炜炜住进他所在的宿舍,大约是2005年夏季。当时,四室一厅的宿舍里已住了三个人。由于大家作息时间不同,加上课业紧张,压力很大,所以互相之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内地舍友那样交流密切。有时一个宿舍的舍友,甚至一个星期都见不到一面。

  不过就在不算太多的交流中,毅伟也感觉到,葛炜炜是个比较能为别人着想的人。他跟记者举例说,自己胃不是太好,所以一定要定点吃饭。而宿舍的厨房是轮流用的,葛炜炜对做饭时间就不太计较,愿意多牺牲一点,照顾他的时间,让他定点烧饭。

  另外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就是,葛炜炜是个很愿意花时间组织活动的人。也比较喜欢踢足球,一般一个星期要踢1-2次。在毅伟的印象中,葛炜炜当时似乎也还没有女朋友。

  由于香港科技大学的宿舍每年都要申请,2006年,毅伟因为个人原因回内地,错过了申请时间;而葛炜炜是新生,对学校的很多规定都不甚了解,所以也错过了。这样先后不到一个月,他们两人都搬离了原来的宿舍,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

  “我最后一次见他也是一年多以前了。”毅伟回忆道,当时也就是路上见了打个招呼,感觉各自的压力也还是很大,但那时是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葛炜炜会走这条路。也正因此,当毅伟从网络上了解到这个消息时,他感到非常震惊、惋惜、心痛。

  科大压力确实非常大

  香港科大“出事”的新闻不仅仅是此一件了。就在前不久,内地到香港科技大学读书的少年尹日强失踪事件也曾引起媒体的关注。有人甚至说,香港科技大学,也被叫成“香港压力大学”。科大的压力真的这么大吗?记者就这个问题也咨询了毅伟。

  毅伟坦言,这个问题要从多角度来看。一方面,比起香港其它几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体制比较特殊。科技大学是欧美制,而其它大学大多是英制。像在香港科技大学读博士,跟导师的关系非常关键。一般学生的费用就是从导师那里出,而其它学校大多是学校出钱。而导师自己也是有压力的,比如有规定,助理教授如果6年内不能升为副教授,那么就得被辞退。而导师的压力肯定会传递到学生身上,为了保证自己和团队的利益,导师肯定就要给学生加压,挑选那些科研能力较强、能对自己有利的学生。如果导师觉得这个博士水平不高,是可以劝其改授硕士学位甚至劝退的。而奖学金的减免,导师也是有权力的。科大的学生私下里都说,导师是在PUSH(推)着自己走,而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掺杂了些商业气息,导师都被称为“老板”。

  毅伟说,这样的科研环境,跟内地乃至香港其它的大学还是有区别的,所以一开始会感到很不适应。加上内地到香港后的语言不通等,都会加大压力。另外,香港科技大学的地理位置也跟香港大学等不同,它位于比较偏的清水湾,外出买菜都要坐车。周围也没有什么娱乐设施。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香港科技大学这种“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也有好处,就是学校的“含金量”会比较高,科研水平、论文发表量乃至学生就业率都是名列前茅的。收藏此页 | 打印此稿 | 关闭窗口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马燕 编辑:唐乐 】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