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本报记者西行随笔品大西北之美听张贤亮妙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01:29 大连晚报

  本报记者西行随笔

  品大西北之美 听张贤亮妙言

  ■本报记者 张永广

  初秋时节,记者参加了由兰州晚报社主办的晚协西北协作网年会暨“全国晚报老总陇上行·兰州印象”采访活动。随后,又前往宁夏,参加由银川晚报承办的全国晚协年会。此行,记者辗转甘肃和宁夏的6个城市,行程3000多公里,尽管只目睹了大西北神秘“面纱”的一角,但已被她美丽的自然风光与神奇的历史名胜所折服……

  “养孩容易种树难”

  甘肃之行主要乘汽车,一路驶来,沿途满眼沙滩戈壁,山都是光秃秃的,能见到的绿色便是生命力极强的骆驼草。此草叶细刺硬,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因其耐旱抗风,点缀着荒凉的沙地,故西北人对此草也颇有些情感。走在西北,穿越河西走廊,若偶尔看见一泓水,哪怕是很小的一汪,你都会觉得亲切,如同看到了希望。对内地人来讲,草是很普通的,可身置大西北,你会觉得草是很金贵的。本以为兰州也是很苍凉的,但这座我国唯一被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却满眼绿色、生机勃勃。可城市绿化做得如此好,却有兰州晚报同行讲,在兰州,种活一棵树比养活孩子还难,这让全国晚报的记者们深感疑惑。然而,在兰州北山中部文溯阁附近,大家看到山上郁郁葱葱的林木中遍布的自动灌溉系统后终于找到答案。原来,兰州每年的降水量不足300毫米,而蒸发量却达到2400毫米,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南北两山寸草不生,后来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兰州开始全民总动员进行绿化造林。当年因条件所限,他们想出“背冰种树”的土办法,即初春时将黄河里的冰砸成一块块背到山上挖好的树坑中,待冰融化后再栽树,但效果不佳。勤劳的兰州人民并不气馁,随着科技的进步,他们通过飞机撒种、布网滴灌,终于使秃山增添了绿色(多为草和灌木);仅自动喷灌水利配套工程的管道总长竟长达3088公里,相当于从乌鲁木齐到北京。难怪兰州市长张津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自豪地称:“兰州的植树造林创造了‘兰州精神’,全国没有几个城市像兰州这样植树造林!”

  声名响亮的“佛慈”

  参观采访完规模庞大的兰化集团后,采访团一行谁都没想到,在兰州一个普通的巷子里还藏着个“中华老字号”——兰州佛慈中药企业集团。这家1929年创立于上海的民族工业企业在国家支援大西北的整体安排下,于1956年从长江到黄河跨越千山万水迁到兰州。当时的兰州人大概不会想到,只有39人、年销售收入30多万的“佛慈”正是在这条狭小的巷子里孕育出一个国际品牌。“佛慈”中药被誉为兰州一宝。

  采访团一行走进佛慈十万级洁净生产车间,耳闻目睹浓缩丸的制作工艺,见证了“老字号”的先进与严谨。乘采访的间隙,记者们拿起各种药瓶仔细端详。“此药在长春有卖的吗?”、“老年人用哪种好?”询问声此起彼伏,还有人直接写下药名和订购的数量,杞菊地黄丸12瓶,六味地黄丸10瓶……不一会儿工夫,工作人员手里已经捏了一沓“订购单”。

  酒钢流出葡萄美酒

  在西部钢都嘉峪关市,采访团一行发现整个城市都和一个企业有关,它就是酒泉钢铁集团,由于该企业当年是由鞍钢支边援建的缘故,现在公司上下从领导到员工多是东北老乡,一张口还是去不掉的“东北味”。听说酒钢集团进军葡萄酒业,大家都很好奇,参观了酒钢集团紫轩酒业的地下酒窖以及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后,让这些见多识广的老总老记们彻底折服:紫轩的地下单体酒窖占地面积1.37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单体酒窖。在这里,顾客可以整桶订购法国橡木桶桶装葡萄酒,还可以对情有独钟的珍品葡萄酒进行私藏。

  一个以钢铁起家的企业,能吸纳与自己并没有什么联系的酿酒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确需要极大的魄力。当昔日的戈壁滩被改造成为万亩葡萄种植基地时,紫轩酒业已昂首迈出了他们欲打造“西部酒王”的第一步。

  神秘的岩画永远的谜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此句出自一代名将岳飞豪气冲天的《满江红》,宁夏的贺兰山因此名传千古。一踏进贺兰山,满眼的岩画顿时让人回溯到了古朴、原始、粗犷的人类史前时期。

  大家围在讲解员身边,聆听着每一幅岩画所蕴涵的内容,以及远古的信息。贺兰口是贺兰山岩画最为集中的一处,有4000幅岩画单体图案。人面像岩画、动物岩画、符号岩画等等,记录了先民在古代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等生活场景,是研究中国人类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太阳神”岩画,它磨刻在距地面40余米处的石壁上,看上去很威武。这就是古代游牧民族心目中的“太阳神”。大家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脑中不时画着个问号:据讲解员介绍,贺兰山山体为砂岩,本身硬度非常大,很难在其表面留下刻痕,可这些据考证为石器时代的岩画,先人究竟是如何刻上的呢?也许这将成为永远的谜。

  对话张贤亮

  去银川之前并不知道镇北堡西部影城,尽管这里盛产大片,张艺谋、巩丽等众多明星大腕都从这里成名。在这里,你可以一边参观景点,一边在随处可见的电视屏幕中对照《红高粱》、《牧马人》、《大话西游》等影片场景的原始出处。在影城的百花堂,我们有幸见识了这里的主人——著名作家张贤亮的睿智、风趣与幽默。“世界上最可贵的不是黄金,不是钻石,而是已消失和正在消失的东西”,他在与记者对话的开场白中解释镇北堡西部影城的建设初衷:要用古老的东西做现代的影城。影城一旦失去拍摄的功能,还有旅游的东西,在这里能抚摸到一砖一石、能抚摸到一段逝去的时光。他非常自豪地告诉大家,就因为自己的影城有中国最早的消防装置(清朝时期的消防缸和灭火器),今年的全国消防会议就在镇北堡召开。

  谈到自己写小说的智慧,他阐述了创新与继承的辩证关系,为此举了一个非常风趣而“另类”的例子:“对封建的东西批判得最厉害的是女人裹小脚,那请问过去的女人裹小脚和现在的城市丽人隆胸有什么区别?不过是一个往小裹、一个是往大放。康熙皇帝发过两道圣旨禁止民间裹小脚,可是还照裹不误,因为裹小脚是那个时候的时尚和审美观念。有些我们认为是不合理的过去的东西,都有它存在的必然性。”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