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重庆居民楼内发现民国时期地下金库(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04:18 重庆时报
重庆居民楼内发现民国时期地下金库(图)
昨日,李子坝正街49号,金库内巨大的圆堡

重庆居民楼内发现民国时期地下金库(图)
解放前的金库就藏身在这个家属区内

  荷枪实弹的押运员把守在银行门口接送现金也许已经见惯不怪,但你会相信居民楼这样人来人往的地方也会藏了个金库吗?昨日,记者从渝中区文物管理所获悉,李子坝正街49号居民楼,已被证实是陪都时期银行学校所在地,里面还暗藏着一个地下金库。

  金库位于“地窖”里

  位于李子坝正街的49号居民楼是一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式建筑,一共3层。从正门进去,木质结构楼梯连接着上下楼:往上走可到第3层,往下则是第2层、第1层,这个金库就位于2层和1层之间的“地窖”里。

  住在一楼的墙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原李子坝仪表厂职工,已经在当地住了35年,而以前的仪表厂就是在陪都时期的交通银行原址上建立的。

  金库像迷宫 有3个出口

  “这个金库很深,像个迷宫!”住在一楼的小王说,她租住在这里已有几年了。前年夏天,楼里的几家人还搬着沙发、凉板到里面乘凉。“有时候在里面转几圈也出不来。”小王说,她根本不敢一个人进去。

  记者了解到,金库面积大概近300平方米,里面有3个出口。除正门外,一个出口通往李子坝河边,另一出口通往以前的交通银行办公室,也就是现在的修理厂。

  门框嵌9个深孔

  上面全是铁锈

  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一股暖风迎面而来,前面则是一片深不见底的漆黑。记者借着烛光往里走,在不足1.5米宽的走廊边,一间小房间首先映入眼帘,里面虽然已经空无一物,可进口处却大有学问:近50厘米宽的门框上全是铁锈痕迹,9个近8厘米深的圆孔规则地分布在门框上,门框一边还有腐蚀掉的铁块。“这里原来装了一扇很厚的‘防盗门’!”墙先生说,可能里面是装黄金的地方,门都特别保险,可惜后来被人偷去卖了。

  继续往前走,一根菱形石柱将两个大型圆堡分成了两半,“圆堡”约70平方米,两个圆堡大门相对,而在两个圆堡最中央,则各有一个圆柱形的“通气口”。顺着圆堡外的小道继续往前,才发现圆堡外围,还分散着若干的小房间。

  文管所

  居民楼曾是国民政府银行学校

  渝中区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表示,李子坝正街49号居民楼,在陪都时期是国民政府的银行学校。但这个金库是否属于交通银行,还有待考证。不过,金库在最辉煌的时期,里面到底装了多少货币和金条,金砖等,尚无确切数字,区文管所希望知道金库历史的市民提供线索。目前,渝中区文管所已经把李子坝正街49号登记入文物档案内。

  本报实习记者 白润嘉 陈旎

  本组图片均由 本报记者 马力 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