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破案纪实之二:秘密跟踪盯着了人却盯丢了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09:30 云南日报

  5月中旬,孟连街头上出现了几个陌生面孔,在孟连街上开了几年“摩的”的老张发现,他的身边不断冒出新“同行”,不过,这些人对生意毫无兴趣,原来,他们是专案组民警,他们在全方位监视李炜及其同伙的一举一动。

  众马仔逐渐浮出水面

  根据情报,李炜近期要从缅甸进一批货,数量有1500公斤。李炜显然没有发现被跟踪,并频繁外出与“马仔”联系进货事宜,10余名“马仔”进入了警方视线。其中有孟连邮政局职工罗东、“响锣”,小商贩刘国、摩的驾驶员陈江等。

  随着不断排查深挖,这个走私团伙的7名核心人员浮出水面。由于这伙人平常都有正当的职业和身份,平常很少联系,因此非常隐蔽。

  通过两个星期的跟踪调查,李炜一伙被警方秘密掌控,为了进一步摸清情况,切实斩断这条走私野生动物制品的“秘密通道”,做到人赃俱获、一网打尽,专案组决定先放“货”入境,待时机成熟后,连人带货一起打掉。

  境外调查确定守株待兔

  在警方严密监控中,境外出货老板两女一男来到了孟连,与李炜匆忙接头后返回缅甸。几名民警秘密跟踪3人发现,这3人均有双重国籍,回到缅甸后频繁与当地贩毒团伙头目接触。种种迹象表明,他们正准备出货。掌握情况后,几名民警很快返回境内。

  一两天后,“老大”李炜行动了。他首先叫陈江、刘国两人到缅甸验货,3名民警再次到缅甸跟踪陈江、刘国。在确定对方已成功进货,不日将运往境内后,民警迅速返回孟连。

  事后证实,陈江等人在李炜的遥控指挥下,将缅甸购进的1500公斤穿山甲片藏在了边境一隐蔽处,并分批绕道走私进国内。

  确定“货”将从公路上运输之后,专案组设计了一套跟踪方案:在40余公里道路上设置了数个跟踪点,由民警化装成“摩的”驾驶员适时交换跟踪。另外一组人员从口岸一直远距离跟踪运输货车。

  民警被反跟踪惊出汗

  5月26日中午,“马仔”周明从边境将第一批货400公斤穿山甲片伪装后,装上了一辆无牌照微型货车。

  按照走私犯的惯用手法,运货通常用两辆车,走在前面的称“开道车”,一旦前方有风吹草动,立即会通知后面的“货车”转移。狡猾的“老大”不仅安排了“开道车”,还在“货车”后方约一公里距离安排了一辆“押货车”,而这辆“押货车”差点使警方的跟踪行动暴露。

  当时,警方跟踪的越野车放过了“开道车”后,按计划跟上“货车”。跟踪了一段后,侦查人员发现,身后还有辆微型车正在反跟踪,一会儿超过跟踪民警的车辆,一会儿又停下来,一会儿又尾随而至,不断观察试探。

  “莫非我们被发现了?”突然出现的情况不得不使侦查人员改变策略,紧急启动第二套方案:越野车撤出跟踪,公路中段设置的两辆摩托车交替监控,确保不掉线。

  在后来的审讯中,“老大”证实,当时他的确对越野车起了疑心,并差点做出停止行动指令。

  第一批“货”跟丢了

  “货车”带着警方跟踪人员来到据县城约3公里处的一片甘蔗地,这里正是“老大”李炜精心挑选的下货地点。由于这里视野开阔,不仅不利于民警隐蔽,而且旁边的帕当村地形复杂,有利于犯罪分子转移藏匿。

  下午1时,货车没到达帕当之前,民警发现李炜独自骑着摩托车来到帕当村路口,警觉地观看着周围情况,来回在下货地点查看,不时拨打电话,但他始终没有与运货取货的 “马仔”直接接触,被远处的侦查员用望远镜观察得一清二楚。

  望远镜里,下货人员用了一个小时下完木板和杂物,迅速地取下几个麻袋。这时,忽然从帕当村里窜出一辆红色三轮摩托车,拉上“货”之后,很快消失在帕当村里。

  在民警眼皮底下,“货”不见了,货送往哪里?下个买家是谁?这些都不清楚。怎么办?还有两批货没进来,万一打草惊蛇,3个月的努力就会白费。

  按兵不动只等鱼儿入网

  情况立即汇报给了专案组领导,很快得到指令:“宁可丢货,决不能暴露身份,继续跟踪,只要没有暴露,这条鱼早晚会进网的。”民警们对跟踪方案做了进一步完善:在公路上增加了两个跟踪点,部分侦查员依然化装成“摩的”驾驶员在伺机跟踪,同时为了摸清货物究竟藏在村中什么位置,加派侦查人员化装成卖水果小贩进村监视。

  见一切正常,“老大”密令手下将藏于边境的货物,在随后几天里分两次运送到了村中一仓库藏匿。

  货物通过什么渠道发往外地、下家是谁,警方故意给“老大”制造出平安无事迹象,静静等待“老大”出货。

  (春城晚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