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越成功,越怀疑?(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14:41 中国青年杂志

  本期主持人:

  亓昕

  讨论信箱:

  7heart7@vip.sina.com

  投稿传真:

  (010)66175959

  编者按:如果说将一个人一生中的命题分为三种:与自我的关系;与亲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是获得了以上三者的认可?然而有很多人,获得了“整个世界”的认可,却唯独没有获得自己的肯定……

  自我怀疑的成功者算是成功了吗?是对成功的界定出了问题?是永无止境的比较令成功的界限永无边境?还是,我们根本就从未拥有过自定义成功的权利?所以,才会“越成功,越怀疑”?

  越成功,越怀疑?(下)

  真实起来,方知自己是否成功

  文/老 肖

  我今年三十多岁,是一家媒体的中层干部,有一段时间内我觉得自己很成功,而且,在可以想见的时间内,我还会继续升迁,但是后来我不这么认为了。一次,和同学的聚会中,大家并没有几个人对我的官职有什么羡慕,相反的,一个自己创业的同学成为大家的中心,听他讲自己的创业,听他说对自己将来的展望,甚至于,有个同学在咨询去他那里工作的可能性;这个成功的同学并不张扬,也不是暴发户,而是凭借自己的创意和能力获得的,说实话,我也很羡慕他。羡慕的不是他有多少钱,而是他在一个社会主流的“羡慕体系”里:靠智慧独立创业,并且获得成功。

  而我的成功,已经不是重要的,未来,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潮流。

  那一天我受了很大的刺激,实际上,现在身边和我差不多的人都在看“赢在中国”这样的节目,现在说你有多少钱没有人动容,说你做了多大的官也没有人羡慕,但是一说你有了一个点子并且要独立创业,哪怕你还是个穷光蛋,都让人羡慕不已。

  也有的同学和我说,你坐这个职位再怎么样也不是你自己的,都不是给自己干活,不如出来自己干。

  听着这样的话我更在想,我那自以为的成功,是真的吗?

  一个人觉得自己成功,真的需要别人的认可,而我的成功是没有人关注的。当我有了对自己的怀疑后,也琢磨着能不能自己做点什么,但是一切从头开始,从资源到能力到人脉到资金都要这样,我犹豫了,我倒不是害怕从头开始,最重要的是,我觉得有点别扭,我已经这个岁数了,已经有了自己奋斗十几年的东西,把它们放在一边,开始一个从零开始而且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的东西,就是别扭。

  而且,说实话,我对独立创业并没有真正发自内心的热情,我在看“赢在中国”时也很激动,恨不能明天就去报名,但是过了一两天,我并没有再想那个节目,也没有持续的创业冲动,我也就知道了,它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对自己的成功开始怀疑,大家正追求的又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就这样被夹在中间,出,出不去;回,回不来,憋得慌。

  这样的心境当然对我的工作有了影响,包括我对下属的态度也不好,有一次我对一个下属大发雷霆之后,我看到她哭了,那一刻我真的有点内疚,她是犯了点错,但不至于得到这样的对待,我,这是怎么了?

  后来,我不让自己总琢磨这个事情了,一切顺其自然吧,我的意思是工作时我就努力工作,不想独立创业的事情;下班后如果有那个念头也任其自由地想,这样过了一个多月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工作,仍然让我快乐,并且,仍然让我有成就感,尽管这种感觉无法和那些同学交流,拿不到台面上去,我自己知道就行了;而独立创业的各种想法一一出现后,它对我的诱惑力却在逐渐降低。这种感觉有点像一个北方人到了南方,刚吃那些菜觉得挺香,就忍不住总想吃,但是后来吃多了也就无所谓了,觉得还是北方菜吃着习惯。

  渐渐的,心里一点点平静了。

  心里一旦平静后就觉得,平静的感觉真的很好,甚至于,比独立创业带来的成功憧憬还好。

  终于有一天,我告诉自己:你就是这么一个人,你有的东西都是真实拥有的,因为那些东西都是你拼出来的,那个拼的过程任何时候都能想起来,你想说它们不存在都不行,换句话说,你想说自己没有成功都不行。至于你没有的,它们就是你没有的,也不是你真的想要有的,你说自己可能成功,自己都不一定相信。

  让自己真实起来,对自己百分百地真诚,成不成功,心知肚明。

  成功之后,人生需要合理的“四则运算”

  文/张 雄

  在人生的道路上奋斗,就如同一个人在攀登山峰,起步时他会觉得眼前的山很高,很雄伟,很多人都在不断地向上攀登,能登上此座山峰一定很荣耀。当他经过千辛万苦攀登到顶峰时,他确实会长长地吐口气,回头再看看后面仍在攀登的同伴,自豪与喜悦之感肯定会油然而起。当他再放眼远眺时,他会顿觉惊讶,眼前还有连绵起伏的山峦,还有一座高过一座的山峰。这时他会有困惑与怀疑之感,但随后他也许会自然地向远处的山峰继续攀登。如果登上顶峰的他,没有顾及或不愿再向远处眺望,而是在自豪和喜悦中,就回头迎着继续攀登的同伴们往山下走去,他的心中是不会有任何困惑和怀疑的。在往后的日子里,他会沉浸在自豪与喜悦之中。

  一种情况是攀登上顶峰之后,再向远处眺望,然后产生怀疑,怀疑之后又继续向远方的山峰迈进攀登;另一种情况是登上山峰之后就带着自豪与喜悦,回头迎着仍在攀登中的同伴们下山。我们无法评判与此相反的两个决断,谁是谁非,谁对谁错,谁该谁不该。我们只能说,能攀上顶峰就是令人敬佩。是走是回,一定要因人、因时、因地、因天、因诸因素所定;一定要静静地倾听自己心灵的呼唤。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主人公毕乔林,他就是一位无法在岸上长久生存的水手,他一生渴盼的就是大海与风暴。高尔基《海燕》中的“海燕”,就是希望“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和带着美人西施弃政从商的范蠡,则激流勇退,也都成了千古绝唱。

  人生与事业的辩证法,浓缩起来就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该做“加法”时我们就不能做“减法”;该做“乘法”时我们就不能只做“加法”。如果这样在人生和事业的不同阶段,我们能找准自己的人生和事业的“定位”,那很难说还有谁会有所怀疑。也就是说,也许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成功之后,是在山间赏景,或是继续冲刺巅峰,就看你如何进行人生的四则运算了。

  成功者的八个心态,你有吗?

  文/刘彦究

  以下是成功者需要具备的八种心态。

  学习的心态:我们都知道这点的主要: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生存下来。这一点无须多言。

  归零的心态:重新开始。长安集团的总裁,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往往一个企业的失败是因为他曾经的成功”。第一次成功相对比较容易,但第二次却不容易,原因是不能归零。不归零就不能进入新的财富分配以及心智再生,就不会持续性发展。这是很多自我怀疑的成功者需要加强的。

  积极的心态:事物永远是阴阳同存,积极的心态能把坏的事情变好,消极的心态能把好的事情变坏。不是没有阳光,是因为你总低着头;不是没有绿洲,是因为你心中一片沙漠——这就是悟性,要知道当今时代是悟性的赛跑!

  付出的心态:不愿付出的人,总是省钱,省力,省事,最后把成功也省了。

  坚持的心态:要知道,坚持的心态是在遇到坎坷的时候反映出来的,而不是在顺利的时候。

  合作的心态:合作是一种境界。合力不只是加法之和。1+1=11再加1是111。这就是合力。但第一个1倒下了就变成了-11,中间那个1倒下了就变成了1-1。成功就是把积极的人组织在一起做事情。

  谦虚的心态:有句话——谦虚是人类最大的成就。越饱满的麦穗越弯腰。

  感恩的心态:感恩周围的一切,包括坎坷、困难和我们的敌人。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没有周围的一切就没有你的存在。要感恩一切。

  也许,当我们开始自我怀疑的时候,可以对照一下。真正的成功来自内心的坚定,不管任何时候,如果你确认具备了以上的心态,并时刻警醒自己,你一定会是自己心灵的巨人。

  (请作者速与本刊联系)

  自我怀疑的成功者是“割裂”的

  ——访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

  采 访/孙昭钺

  记者:社会学是如何定义成功的呢?有些人获得了外界的肯定,却缺乏自我肯定。自我怀疑的“成功者”算是成功了吗?

  夏学銮:成功的定义因人而异,每个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对成功的看法也不同,成功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社会学将成功定义为主观与客观的有机整合,主、客观相一致、和谐的状态。缺乏自我肯定的“成功者”在主、客观上是割裂的,并不真正成功。

  记者:越成功越自我怀疑是否是普遍现象?

  夏学銮:不是。社会学发现的规律是越成功越自信,因为人得到积极的表现反馈。但同时也有另一个规律:越富有,幸福感越低。因为富人更容易失去目标,产生迷茫感。但富有不等同于成功。

  记者:自我肯定的获得与哪些因素有关?

  夏学銮:自我肯定即社会学中的自尊,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首先是家庭经历,这是自尊的首要来源。民主、自由、平等的家风使人容易获得自尊。第二是自信,自信也是成功最好的预言家。第三是表现反馈,即一个人如果屡战屡胜,则容易获得自尊,反之则会失去自尊。第四是选择参与,每个人的能力、优点不同,如果选择适合自己的事做则容易做好,也就会形成积极的表现反馈。第五是社会比较,包括与自己比和与他人比。第六是科学归因,如果一个人做事情失败了便全部归罪于自己,便容易失去自尊。第七是是否能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多看自己的长处,忘掉不愉快。

  记者:能否请您具体谈谈社会比较这个因素?似乎有不少“成功者”受到“人比人气死人”的困扰。

  夏学銮:这涉及到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参考群体。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不但受所在群体的规范、价值等因素影响,还受到他人群体的影响,即参考群体。参考群体有两个不可分割的功能——比较和规范。人通过与参考群体比较不断修正自己的成功标准,即所谓见贤思齐。选择参考群体是门学问,是能否用好参考群体功能的关键。选择得好,便获得上进的斗志,不断超越,更加自信;如果选择的标准过高,心理又比较脆弱,则容易沮丧,自我怀疑。

  记者:什么决定了选择参考群体能力的差异呢?

  夏学銮:这与个人修养有关。有些人心态比较平和,能够淡然看待人和事。有些人定力比较强,很少与他人比较,重视自律。另外,我们可以多往下比,多看一看自己获得的东西,特别是生活上应该追求低标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