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内蒙古乌海市多措并举建设生态文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15:34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乌海11月22日消息(记者文伟 乌海台记者肖卫琴)为了改善乌海市“天欠蓝、地少绿”的脆弱生态环境,乌海市近几年在大搞经济建设的同时采取多项措施狠抓生态建设,积极倡导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坚持部门办林业和社会办林业相结合,森林覆盖率由建市初期的0.3%提高到13.76%,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初现。

  记者在乌海市乌达区西山生态治理区看到,乌海市各企事业单位的普通职工组成义务植树队伍正在挖树坑,从10月中旬以来,已经有两万多人来到乌达区的西山生态治理区义务挖树坑,为明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作准备。

  乌海市乌达区的西山和矿区连接,为了改善工矿环境,乌达区去年在西山实施了荒山生态改造项目,计划造林1万多亩。到目前已经完成了人工造林600多亩,由于地质、地理位置特殊,在栽树前要对石质大的山坡进行取石换土,而用于灌溉的黄河水都是经过三级提水,即使是这样的困难也没能阻挡人们植树造林的决心。

  乌海市地处乌兰布和、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漠的交汇处,是内蒙古荒漠化严重的城市之一,恶劣的生态环境再加上积累的环境污染问题,让乌海人吃尽了苦头,经济发展也受到阻碍。可是在发展生态建设的初期,由于过分强调植树造林,忽略了荒漠化防治的科学性、合理性,在乌海这个水资源贫乏的地方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浇灌,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所种植的树种和当地实际不适宜,出现了“年复一年的栽树不见树”“栽了死、死了栽、栽了再死”的恶性循环道路。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加强对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这也为乌海市这个环境污染压力较大的资源型工业城市的生态建设指明了方向。

  为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乌海市专门请来国家、自治区的植树造林专家进行科学的论证、指导,对树种进行优化选择,以种植沙生灌木为主,采取节水灌溉方式,依靠科技推动生态建设的健康发展。

  在乌海市,每个人都是林业生态建设的参与者,从领导到普通市民人们都在积极履行义务植树的任务,多年来一直坚持将防治荒漠化的目标、任务列入干部实绩考核的范围,严格考核兑现;每个部门都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主管单位,承担着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绿化和社会造林任务。全民义务植树的热情加上科学合理的防治沙漠化举措让乌海人看到了生态建设、环境改善的希望。乌海市现有的人工林90%是靠群众义务植树完成的。海勃湾区东山青少年生态林,乌达区黑风口生态治理项目、西山生态治理项目等一批人工林已初具规模。

  结合实际,乌海还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生态建设道路,坚持多措并举狠抓生态建设。从2002年乌海市提出“生态立市”、“在荒漠中建设生态绿洲型工业城市的”发展战略,率先在全国实施了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对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完全开放、对所有树种完全开放、对各种形式的造林完全开放,一律享受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投资补贴的“三个完全开放”政策。对葡萄的种植视情况不同给予每亩200元到300元的补贴。对开发利用日光资源、建温室大棚者给予每亩2000元的支持。激发社会植树造林、发展林沙产业的积极性。五年来乌海市人工造林2万公顷,其中葡萄、柠条和梭梭的面积就达1.6万公顷,仅葡萄的收入就达3000万元,汉森、北京岱山、清华紫光等一批林沙产企业相继发展起来,为乌海市生态建设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社会和企业直接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既解决了防治沙漠化资金投入的问题,又延续了后续产业的发展。

  乌海市林业局副局长韩宝龙表示,乌海市今后的林业生态建设要走生态、社会、经济三效合一的路子,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加快以葡萄、梭梭、柠条三大林业基地的建设,以产业发展来支撑生态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特别是发挥企业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快生态绿洲型工业城市的建设步伐。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