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拓宽“三农”新路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4日08:00 解放日报

  初冬的中原大地,寒意料峭,但见蓬勃发展的城市和工厂之外,处处是无闲的田地、嫩绿的麦苗。

  今年河南粮食总产达1039亿斤,比历史最高年份的去年增产28亿斤,已连续第二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而11月5日麦播结束,全省麦播面积又比上年增加10万亩,达7600万亩。其中,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占65%,比上年扩大308万亩。

  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河南始终没有放松农业生产,农业基础不但没有削弱,而且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农业现代化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

  今年以来,尽管河南遭受的虫、旱灾害比较严重,但夏粮总产达595.1亿斤,比去年增产24.1亿斤,总产再次稳居全国第一;秋粮总产也比去年增加4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用占全国十六分之一的耕地生产出占全国十分之一的粮食,河南不仅解决了全省近1亿人口的粮食需求,每年还调出粮食及粮食制成品200多亿斤,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粮仓”。

  说起丰收的不易,有人回想起涉农部门的及时应对和广大农民的精耕细作。但更多的人认为,更为深层的原因是扶持“三农”的政策开了花、结了果。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告诉记者,今年种粮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支农惠农力度加大,促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高涨,全省粮食生产因面积扩大而增加的产量可观。

  十七大后,河南提出了新目标:从2008年起再用3年时间,继续集中资金支持24个重点县实施规模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确保河南年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

  目前,河南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加工业,使农业优势变成了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2006年,河南粮食年加工能力占粮食年总产量的63%,成为全国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全国第一肉制品大省,基本实现了由“卖原料”到“卖产品”、由“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的历史性转变。农民的“粮袋子”逐渐变成了“钱袋子”。

  十七大闭幕后,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纷纷下农村调研。省委书记徐光春在汤阴、滑县调研后说,只有不断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才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是农业大县、农业大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河南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都在“农”字上。因此,河南毫不动摇地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实行“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农村”和“富余劳动力劳务输出”的“双向推进”战略,狠抓改善农村基础条件,狠抓发展劳务经济,使工农业、城乡实现“双赢”。

  2006年,河南省有1746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农村二、三产业,劳务收入955亿元,输出人员总量和经济收入均居全国第一。通过培训、提高组织化程度等,形成了一批劳务品牌,还有一些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创业,回报家乡,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据新华社郑州11月23日电)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