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南山养蚝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5日03:00 深圳商报

  养蚝历史800年

  明朝万历年间,沙井乡有一位名叫陈灿荣的青年后生,与本村兄弟结伴,原打算到安南打工。天不从愿,当他们步行到阳江县海边一个小渔村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结果惹上一场官司。在九死一生的离奇经历中,与一对蛋家父女结成患难之交,同时从阳江海边带回蚝只放养。

  据《新安县志》所载,北宋诗人梅尧臣所写的“雅闻归靖蚝(注:古时南山、蛇口一带称之为“归靖”),夜宿思一饱”的诗句,已表达了诗人对南山蚝的仰慕。“并海施行牢,掇石种其间”则记述了蚝民插竹养蚝的生产方式。由此可见,南山人养蚝的历史应追溯到800年以前,远远早于传说中的“明朝万历年”。

  由个体变集体

  解放后,蚝民将养蚝工具折价连同各自耕作的海域一起入公社,单家独户变成集体经营。公社化时,西海公社成立,专门设立沙井和南头蚝业大队。其中,南头蚝业大队包括大新、大铲、后海、海湾、北头和西乡等村蚝民。后来,西海公社撤销,南头蚝业队解散,其属下的蚝业村分属于南头和蛇口公社,成立了大新、南山、后海等12个专业或者半专业的蚝业队(社)。

  蚝产品由国家统购统销,蚝民及其家属则由国家供应口粮。其中,出海男蚝民每月42斤,妇女每月32至38斤不等。小孩不分大小,每人每月15斤。无论专业或者半专业蚝队,或多或少还有一些农业,其差别仅在于蚝业队种田不用缴交公购粮。蚝民出工,与农民一样记工分。农民全勤出工最高一天记10分,蚝民则记15分。年终按分值参加合作社或者生产队分配。

  1980年底,国家推进联产承包责任制,凡持有出海证的村民,均可分配到责任蚝田。

  由石头变水泥

  1963年前,因受社会生产力的局限,蚝民只能用缸瓦碎片、石片或蚝壳作纳苗附着器,纳苗数量甚不保障。况且滩涂养蚝,附着器与潮水随起随落,经常会受淤泥湮灭,造成死蚝,因而产量极低。3至4年时间养成一批,但一亩蚝田仅可收带壳蚝2至3井(堆放在平地上,长宽各1丈、高0.1丈为井),约合鲜蚝200至300公斤。

  1964年,南山、北头的蚝民发明了用水泥制作附着器,一条类似擀面杖那样的水泥棒或者巴掌大小的水泥片,通常可纳苗5到7颗,大大提高了纳苗效果。现在看来甚为普通的一个水泥预制件,带动了传统养蚝业历史性的突破,每养成一亩蚝,一般可收鲜蚝500到550公斤。

  由散养变吊养

  自南山沿海开始人工养蚝,至上世纪70年代末期,南山蚝民的养蚝,视海区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插竹吊养、滩涂插养和投石散养三种方式。插竹吊养只是历史材料中提及,从来没有形成规模生产。比较普及的乃是将纳上苗的附着器置于滩涂或者浅海放养。

  1978年春,为了实施国家农林渔业部拟在蛇口建设2万亩养蚝基地的设想,省水产厅领导带领工作组到蛇口规划。年底,由省、地、县三级组团前往日本考察深海悬吊式养蚝。随后,国家安排外汇指标30万美元,从日本进口浮子、悬线等材料。在蛇口港湾外侧搞了第一批浮筏,进行深海吊养蚝试验。由于此属高投入的生产方式,仅限于国营企业小规模进行,众多的蚝业队,仍沿袭传统的养殖方法。

  1992年底,由于建设需要,位于前后海的蚝田全部由国家统征,南山养蚝业走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1993年春,南山区养贸公司率先在大沙河口对开海面的南脊,建设面积约300亩的固定架养蚝基地。

  由帆船变水泥船

  解放前,蚝船都是使用帆船和舢板。帆船是设有桅杆和风帆的船,靠风力吹鼓着帆而使船前进的,载重量较小,一般在2~12吨。舢板,当地人叫扒仔,体型较小,主要靠人力用橹、桨或竹篙等工具推动前进,载重量在1~3吨,多用作驳船。船上都备有凳斗、扁斗等打水工具。帆船和舢板的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经常因自然灾害而发生沉船、死人的事情。帆船一般为大户人家所拥有。解放后,蚝船归集体所有,除了帆船和舢板,还出现了机船。机船是用机器推动的船。上世纪70年代出现了水泥船,用水泥和钢筋制作,与机船的模样和功能一样。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