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海多所学校考研人数下降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5日12:27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李征钱钰张骞
近日,本市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上海地区确认工作结束,根据各校初步统计,除报考复旦的考生数基本持平稍有增长外,报考交大、同济、华师大的学生则略有下降。在高校专家看来,这是用人单位和考生趋于理性所致。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多所学校试点启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今后研究生可以获得更多实在优惠,但是这一利好消息却未能扭转整个报名形势。 现状:考研报名人数持续下降 根据统计,今年在上海本地到华东师大进行现场确认的学生约2300多人,去年为2700多人。一位高校研招办老师告诉记者,不仅如此,今年华东六省一市高校的本地报名确认人数普遍有所下降。 事实上,早在去年12月考研人数统计结束后,“降温”就成了当年考研的关键词。报考上海市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考生比去年减少6562人,复旦、交大、同济和华东师大的报考人数比2006年均下降了10%左右。而报考北京地区高校硕士研究生的人数也减少了5777名。 下月初,市教育考试院将公布2008年考研报名人数。多所高校研招办负责人预测,报考人数相比去年仍可能下降。 原因:单位不再盲目追求学历 华东师大的一位研招办老师认为,上海本地现场确认人数稍稍下降是目前的就业形势决定的。“一方面,用人单位以前跟风式地招揽硕士、博士,但实际效果未必很好,另一方面,硕士生里女生的比例比男生高,而很多工作男生比女生更有优势。因此,这几年来不少用人单位已经逐步发现了盲目招聘高学位人才产生的弊端,在招聘时也适当调整了方向。” “这是考生趋于理性的选择。”同济研招办主任陈宇光直言不讳,两三年的研究生学位未必抵得上相同时间的工作经验,企业揽才更注重实际应用能力是社会普遍规律,因此哪怕是对考研者比以往有利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也不能吸引他们继续留守象牙塔。此外,名校本科生毕业后直接就业,大量非名校学生读研,导致生源质量有所降低,也是研究生吸引力下降的另一原因。 培养机制改革未能扭转形势 今年起,包括本市复旦、交大、同济和华东师大在内的全国17所高校开始启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多所学校纷纷推出“博士生学费全免,硕士生增加奖学金”的举措。但是,新政策并没有让名校获得更多的报考生源。 在改革推出以前,华东师大的硕士生公费生数量不到50%,改革后获得奖学金的人数则达到了70%,学校的经费投入远远多于改革前。该校06级硕士生已享受到试点改革的优惠,因此08年报考者应该对该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有所了解。该校研招办老师认为,从这里可见考研报名者人数下降和学费多寡无关,更多的原因应该是就业形势。 交大一位招办老师分析,报考人数既没有受到培养机制改革利好消息的影响而上升,也没有因为对新政策的误解而下降,这也说明如今学生考研渐趋理性。 唯一报考人数稍有增加的是复旦大学,但复旦研招办主任吴宏翔表示,报名人数并没有达到他理想中的水平。“实施培养机制改革后,研究生获得的各方面待遇更好,这对考生有较大吸引力。但由于改革具体政策出台较晚,宣传力度不够,致使很多考生对此并不清楚。”吴主任认为改革效应要到09年研招时方能真正体现出来。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