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女子轻信诈骗短信致银行卡被转走34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01:00 都市快报
女子轻信诈骗短信致银行卡被转走34万
女子银行卡被转走34万 漫画/连诚

  本报驻宁波记者沈之蓥

  本报讯 “您的银行卡在银泰百货消费了8258元,该金额将从银行卡里扣除,咨询电话××××××××。”

  当你接到这样的短信时,你会怎么做?回个电话、当即删除、还是不予理睬?

  8000多元钱不是个小数目,因为担心,宁波的张女士没听丈夫的劝,最后还是回了个电话,结果,把34万元积蓄给赔了进去。

  不到半小时,34万元被转走

  前天,张女士接到一个短信,上面说,张女士在宁波银泰消费了8000多元钱,还留着一个宁波当地的小灵通电话。

  最近,张女士根本没去银泰消费过,她问了丈夫,丈夫说,这是骗局,叫她千万别信。

  张女士左思右想,最后还是不放心,就回了个电话。接电话的小姐给了她一个“银行保卫科”的电话号码,对方说张女士的工商

银行卡出了问题,要是不采取措施,可能被盗用。

  “银行保卫科”的人说,银行能给张女士提供保护,只要她把钱转入另一个账户,等办好安全的银行账户后,会把钱重新转入她的新账户。

  张女士把卡里的34万元钱转进了“银行保卫科”的账户,一想不对劲:银行怎么会把钱还她呢?意识到受骗,她赶紧跑到宁波白鹤派出所报案。

  民警随即通过银行帮张女士查询账户,发现十几万元刚被转走。银行称,骗子的银行卡是在厦门开的户。

  不到半小时,卡里的34万元全部被转走。

  第一感觉就是担心和不安

  昨天,记者联系上张女士,她说,以前在电视、报纸上看到过类似的骗局提醒,就是没有太深的印象。

  “当时心里第一感觉就是担心和不安,钱的问题,可马虎不得,想来想去还是打个电话问问,没想到这一问,对方说得很悬乎,人就晕掉了,虽然心里有个声音跟自己说是骗局,但担心和不安,还是占了上风,糊里糊涂就把钱转出去了。”张女士说。

  白鹤派出所的民警说,这种“刷卡消费”的骗局手法非常老套,但骗子的手法蛮有针对性,比如,用宁波银泰、宁波当地的联系电话,这样给人感觉非常真实,另外,骗子冒用“银行保卫科”的名义,试图让人信服。

  民警说,这类骗局去年比较高发,经过媒体和警方的多次提醒之后,已经很少发生,但还是有人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害怕钱真的被转走,结果中了圈套。

  防范此类骗局,最好是接到这样的短信,当即删除。

  三种人,最容易上当受骗

  “我也接到过这样的短信,第一感觉就是奇怪,但我确认没有消费过,当时就把它删了。”宁波心悦心理咨询的心理咨询师雷丽说,骗子在短信中标注的金额大多在几千元,这笔钱刚好不大不小,容易引起受害者的重视。

  雷丽说,每个人都有一些最关心的东西,比如钱财就是其中之一。接到这样的短信,在好奇和不安之下,受害者往往会打个电话问一下,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一问,就出事了。

  抱有什么样的心理的人容易上当受骗?

  第一种是单纯的人。如老年人和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他们往往警惕性较差,容易对设计巧妙的骗局信以为真。

  第二种是感性的人。以女性居多,遇到紧张的事情,不会多加思索,而是跟着感觉走,往往第一步上当,后面就步步中招了。

  第三种是侥幸的人。他们经常抱有万一是真的想法,或者觉得骗局轮不到我头上,而轻易地中了圈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