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三个爸爸“托”起个大专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01:03 扬子晚报

  居露平刚出生几天,就被亲生父母遗弃,是兴化市合陈镇两名单身汉兄弟收养了她,她管弟弟叫“爸”,哥哥叫“大伯”。爸爸患病去世后,大伯成了第二个“爸爸”。2005年她进入泰州一大专院校读书,当高学费超出了年迈“二爸爸”所能承受的范围、她面临失学时,当地一名叫万世友的中年人又接过了接力棒,当起了居露平的第三个“爸爸”。昨天是周末,已是大三学生的居露平,利用午休时间,上街买了水果、茶叶,她今天要回家看望“二爸爸”和“万爸爸”。

  “爸爸、大伯和我组成了家”

  昨天中午,在泰州高等机电职业学校门前,记者看到了居露平,只见她手里拎着一个大网兜,里面除一盒茶叶外,全是苹果。她告诉记者,因为明天要回合陈镇老家,她就趁中午休息的时间,上街买了点东西,茶叶是带给“万爸爸”的,而水果则是给“二爸爸”的。

  居露平说,“二爸爸”名叫居洪章,今年已经71岁了,其实是他以前的大伯,而第一个爸爸居庆章,在她1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18年前,刚出生才几天的她,被亲生父母遗弃在兴化市合陈镇张居村,当时该村单身汉兄弟53岁的居洪章和42岁的居庆章收养了她,在居庆章二嫂征兰香的帮助下,她慢慢长大了,管居庆章叫“爸爸”,叫居洪章,“大伯”,三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在居露平的记忆中,爸爸当时帮人家开车,而大伯则以务农为生,日子虽清苦倒也其乐融融,但就在她13岁的那年,不幸发生了,爸爸因患贲门癌,几个月以后就离开了人世。临终前,爸爸将她喊到床前,让他以后喊大伯叫“爸爸”,并把她托付给了大伯。

  大伯成了“二爸爸”

  居庆章去世后,小露平从此改口“大伯”叫“爸爸”。为增加家庭开支,供小露平上学,当时已经66岁的居洪章不得不重操旧业,推着脚踏三轮车,顶风冒雨、走街串巷替人修雨伞、磨剪刀。2005年7月,居露平中学毕业了,被泰州高等机电职业学校录取,每学期的学杂费5000多元,毕业拿的是大专文凭。开学那天,居洪章倾其所有把居露平送进了学校。周日回家,看到年迈的“二爸爸”居洪章,为了自己上学还在外面拼命挣钱,吃最简单的饭菜,居露平心如刀绞。想到“二爸爸”的艰辛,加之新学期的学费也还未准备好,寒假过后,居露平便不想再上学了,她要到外打工挣钱养家。“二爸爸”当时训斥了她,后来在各方的帮助下,凑足学费后又将她送进了学校的门。

  昨天,居洪章通过电话告诉记者,弟弟临终前曾再三叮嘱他,不管日子多苦,只要小露平书能念得下去,就要给她念,所以当小露平提出不再读书,要外出打工后,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但由于他的年事已高,经济能力确实有限,他只能向人求助。

  好心老万接力再当“爸爸”

  居洪章“父女”俩的窘境,被该镇一名中年人万世友知道了,单身汉兄弟俩含辛茹苦抚养小露平的消息,深深打动了他,他决定进行爱心接力,将居露平收为义女,承担其所有的学习、生活费用。在说服妻子后,去年夏天,万世友几次找居洪章老人,试探性地说出了想法。尽管居洪章内心舍不得,但为了孩子的“明天”,他还是想通了,并主动做起了小露平的思想工作。去年10月,万世友正式收居露平为养女,并给她专门腾出了一间房,还给她添置了新衣服,买了手机,每月给的零花钱和其在南京上大二的儿子一样的标准。万世友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朴实地说,一是受居洪章兄弟俩的感动,二是想真心帮帮小露平,“其实没有什么,人就应该做点好事吧”。万世友对记者表示,可以告慰居庆章在天之灵的是,他保证“只要小露平大专毕业后,能专升本,或者以后能读研,我也一定会全力支持”。

  采访结束时,居露平对记者动情地说,尽管她的“出生”是不幸的,但很幸运地遇到了三个好“爸爸”,她要用功学习不辜负他们。对于今天带礼物回家看两个“爸爸”,她说她可能要挨骂了,因为“万爸爸”常告诉她自己要照顾好自己,大人会照顾自己的,不要她多“分心”,而年迈的“二爸爸”则要求她常回家看看他就行了,其实每次知道她回家,二爸爸早早就搬个小凳子远远地等在路边了。 通讯员 顾日升

  本报记者 王国柱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