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大学“毕业” 50名农民要当“传声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04:28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上大学,这个过去不敢奢望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昨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的一间教室里,一场简单但隆重的“毕业典礼”正在这儿举行——由双流县科技局出资,免费送50名科技示范户进大学,经过一周时间的系统学习,第一期深造培训课程全部完成,50名学员顺利拿到了结业证,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农民大学生:这一周很有价值

  “这一周的课程圆了我的梦想,我也上大学了。”黄龙溪镇的薛明清告诉记者,自己只上过中专,进大学学习一直是心中的愿望,这次终于圆了这个梦想。“白天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上课,到学校食堂排队吃饭,晚上在寝室讨论白天学习的心得体会,大学生活真是太有意思了。”他说。

  而其他的农民大学生也各有收获,在昨日的“毕业典礼”上,新兴镇39岁的周贤都兴奋地告诉记者,“虽说只有一周的时间,但这一周很有价值,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周贤都家里有2亩多的枇杷林,种植枇杷已有七八年的时间了,“通过老师的讲授,我们搞清楚了平时种植过程中没有弄明白的技术难题,我回去后就要改良家里的枇杷树!”

  “一周时间真是太短了,我现在都舍不得走出这个学校了”另一位农民学员这样感叹道。

   老师:和他们交流很有收获

  “这群学生很有特点,他们把种植实践中的体会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学习进步非常快。”班主任老师唐雪松告诉记者。

  “这群学生都是各镇的科技示范户,大多都是种植实践过程中的带头人,本身有着很丰富的实践知识,这样进课堂他们就有很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纪律非常好!”授课教师熊丙全告诉记者,上课时学生们提问很积极,非常爱思考问题,“老师们都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些提问,不小心就会被这群学生考倒。”他说。

  “其实老师们也有很大的收获,通过学生了解了很多生产实践中的新情况,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邹文丽副教授表示,这样的课程老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收获。

   县科技局:他们有传声筒作用

  这次培训课程,由双流县科技局承担农民的全部学费、课本费、食宿费用,在培训课程期间,科技局还派专人每天负责校内联络和照顾学生们的生活。科技局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力气送农民进大学呢?

  “这次学时虽然并不长,但是这些科技示范户带回去的影响力将是很大的。”双流县科技局局长郑树明告诉记者,首批农民来自全县的十多个镇,而且大多都是当地的技术和致富带头人,加大对他们的系统理念培训,有利于他们将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种植知识、新品种推广技术等传授给本镇的其他群众,“一传十、十传百,他们的传声筒作用将对农民的增收和致富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只是我们实施科技推广的其中一小步,今后我们还将加大这方面的培训。”郑树明告诉记者,第二期“农民大学班”将在明年6月左右开班,让更多农民到大学课堂接受新知识,提升增收致富的能力。

  许继刚 本报记者 陈方耀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