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老年人优待证好政策难落实——莫让“优待证”成“碰壁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08:38 河北日报

  老年人优待证遭遇“红灯”,好政策难以落到实处,这暴露出来的不仅仅是执行力问题,更多的是尊老、爱老精神的缺失——莫让“优待证”成“碰壁证”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更好地保护老年人的权益,在社会上倡导尊老、爱老精神,省政府几年前就出台了老年人优待办法,在老年人就医、乘车、旅游等方面给予优惠照顾。

  但近来,一些老年人多次反映,在一些地方优待证遭遇“红灯”。好政策不能落到实处,暴露出来的不仅仅是执行力问题,更多的是尊老、爱老精神的缺失。

  ■“优待证”异地不通用

  11月中旬,72岁的付洪涛老先生从沧州肃宁来省会看病,在乘坐公交车时,老人拿出了《老年人优待证》,司机却以优待证不是石家庄的为由不给老人免票。

  “当时真尴尬,一车人都在等我找零钱。”付老先生说,上车时以为拿着优待证能免票,就没准备零钱,结果还真犯了难,后来还是一个小伙子帮着换开钱才买了票。

  “我的优待证虽然是在沧州办的,但优待证却是省老龄委统一印发的,上面明确标明了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并且有‘全省通用’的字样,为什么在石家庄就行不通了呢?”付老先生很是纳闷。

  老年人优待证异地不能通用的事儿,其实不仅仅发生在石家庄市。据了解,在老年人优待证的使用上,尤其是持证免费乘车时,各地都有自己的特殊规定。像石家庄市就规定,必须是有本市户口的,并且要在当地公交部门办理了“免费乘车卡”的才能享受免费乘车的待遇。

  对于为何还得再多办一个证的原因,石家庄市公交部门给出的解释是,省老龄委印发的《老年人优待证》是发给所有60岁以上老人的,而免费乘坐公交车是只有70岁以上的老人才有资格享受。公交公司很难判断一个拿优待证的老人是60岁还是70岁,所以不能以《老年人优待证》作为免费乘车的凭证,而只能由公交部门自己再颁发一种免费乘车证件。

  但据我们了解,这个看似充足的理由,其实是经济利益诱导的结果。各地的公交公司都是自负盈亏,人员的工资、福利,再加上连年油价上涨等因素,已经让公交公司苦不堪言。而在这种情况下,免费乘坐公交车的人越多,公交公司赢利就越少。明白了这些道理,也就不难理解公交公司为何还要不厌其烦地再在老年人免费乘车问题上多设一道“障碍”了。

  ■拒绝“优待”没商量

  优待证非但不能在异地通用,就是在本地,也有不管事的时候。

  几天前,70岁的省会刘老先生在南三条的一个公厕门前,出示了自己的《老年人优待证》,希望享受免费待遇,却遭到了收费员的拒绝。

  老先生说,收费员告诉他公厕是私人承包的,水电费都要钱,政府规定优待老年人是另外一码事,与他们无关。“也不是怕花钱,就是收费人员的态度让人感到很不舒服。”在付了5角钱的入厕费后,老人感到很沮丧。

  正因为不愿意遭受这种拒绝的尴尬,我们调查发现,很多老年人在许多场合,即使能使用优待证,也不愿意拿出来用。

  “人家不认这个证,拿出来也不管用,还遭顿白眼!”在省会一家医院的就诊大厅里,尽管挂有“65岁以上老人优先”的大幅标志,但我们发现很多老人还是很自觉地排队挂号、交费。一位大妈告诉我们,她口袋里就装着《老年人优待证》,但一般情况下不敢拿出来用。

  ■尊老应该成为“共识”

  目前,我省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810多万,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数字还将继续上升。关注老年人、关爱老年人,应该成为一种全社会的共识和职责。

  政府应该为关爱老年人“埋单”。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老年人权益保障处处长宋士民说,他们在检查中也发现了优待证在某些场合受阻的问题。这就要求社会应该把更多的关注点投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交通出行和医疗保障上。对老年人的相关优惠政策,政府应督促各相关单位将其落到实处,让老年人能真正享受幸福、和谐的晚年。

  宋士民说,虽然经过这几年的大力宣传,社会上尊老的风气日益浓重,但老年人优待证遭遇“红灯”,政府的好政策落不到实处,暴露出来的不仅是执行力的问题,更多的还是全社会尊老、爱老精神的缺失。

  据介绍,现在持优待证的老年人大多是有城镇户口的,而占了老年人大多数的农村老人,甚至连优待证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更不要说享受其规定的诸多待遇了。有专家认为,其实,这些老年人的权益保护更值得关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果在全社会都能形成一种尊老、爱老的风气,老年人的优待证不仅不至于变成“碰壁证”,而且即使不拿任何证件,老年人也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关爱。

  本报实习生刘佳瑞 本报记者曹丽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