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廖荣华用蝶翅竹片雕刻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09:45 云南日报

  没有学过专业技艺的他却创造出一个艺术王国

  

廖荣华用蝶翅竹片雕刻人生

  廖老的艺术王国

  

廖荣华用蝶翅竹片雕刻人生

  竹简烙画“金陵十二钗”

  人物素描

  69岁的廖荣华老人半辈子的时间都沉浸在自己动手创造的艺术世界里,剪纸、雕刻、烙画、树叶、树皮、羽毛、竹丝、蝴蝶等都是令他灵感如泉涌的创作材料。一件又一件做工纯熟、立意独特的艺术品经过他的手不断地诞生,谁能想到创作这些作品的廖老竟从未有过专业的学习,但靠着自己40多年来孜孜不倦的琢磨钻研,他的手艺如今已成一绝,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拜师学艺。

  廖老的艺术王国

  楚雄市彝人古镇里有一家叫“彝俗工艺坊”的小店,别看这家小店不起眼,可它就是廖老的艺术王国,店里所有的物品都是他制作的。“这幅画是用蝴蝶翅膀制作的,你看出来了吗?”看着记者疑惑地凝视着一幅花鸟画怎么也没看出蝴蝶的踪影,廖老有些顽童般的得意。在他的指点下,用竹丝、树叶、羽毛作的画无一不透着自然界的灵气。如他用树叶创作的山水画,原材料中的树叶没有经过丝毫的加工,但经过了他的巧手剪裁和巧妙构思这就是一幅别致的图画了。

  廖老的小店里各式的作品琳琅满目,木雕、竹雕、叶刻、葫芦画、壁挂等等,不论是长好几米的竹简烙画,还是小到一个荷叶小灯笼,都透着他巧妙的心思。其中花费了4个月,刚刚完工的一条长约两米的龙船是廖老目前最得意的作品,“你们看,这条龙全是用竹片一小片一小片粘合起来的,上面一共雕刻有185条小龙。”廖老拿起龙船展示给大家看,记者注意到,这条龙船的龙脊、翘头和龙船上每层楼阁的屋顶、屋檐都采用了龙的结构,在船身和飞檐斗阁上都雕刻有无数的小龙,这些小龙神态毕现、栩栩如生。

  自成一家的手工艺品

  说起自己半辈子和绘画、雕刻打交道的故事,廖老说,自己高中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这些技能根本没正规学习过。“画画、剪纸、雕刻等都是业余时间自学的。我从剪纸开始,在刊物上发表过上千件作品。”廖老说。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他的创作从未停下来过,从剪纸然后到木雕、竹雕、叶刻和羽毛画等工艺的创作手法,都是他自己摸索着学会的。

  廖老说,“人、神、兽”他的所有作品都是从这3个字中琢磨出来的。在他的竹雕作品中一件件以山神、谷神和虎神、火神、太阳神、月亮神等彝族图腾为题材所制作的竹雕,粗犷自然、神秘古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和民族气息。“我的这些东西大量的都是以彝族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传说为题材,我希望从作品上反映彝族文化,传承和弘扬这种文化的精髓。”廖老说。

  现在他作品系列共有14种,自成一家,获得了首届中国文艺金爵奖等众多省级和国家级的奖项。2005年,国际中华文化艺术协会授予他“优秀中华艺术家”和“百名中国书画名家”的称号,对他所创作的14种彝族民间艺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推陈出新手艺传后人

  “我每天都在琢磨我的下一个作品该怎样做,人家搞过的,我不去模仿,我做的东西都要有自己的风格和创新。”廖老介绍,在竹简上发明的烙画,是他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开辟的又一个新领域。这种烙画,很像古代人用的书简,只是在廖老的手中它被放大了数倍,书简的内容也变成了用画来表达的叙事体。烙画,顾名思义就是要用烙铁作画,这本来就不容易,而要在竹子上烙上画就更不简单了。廖老说,作烙画前,要先在竹简上画出内容,然后再用烙铁把画的形状一点点烧出来,工艺非常复杂,稍不小心就前功尽弃。

  廖老制作的竹简烙画虽然难度颇大,但烙画的内容依然丰富多样,题材广泛。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水浒》的108将等古人物肖像,都鲜活地跃然在竹简上。还有一幅长约4米的“梅葛史诗”,这幅竹简烙画由4大部分组成,生动地展现了彝族古代人民创世、造物、恋歌、丧葬的各种生活场面。“我下一步还想把清明上河图、白虎图、十八罗汉图等都用烙画来完成。”不甘满足于现状的廖老又琢磨着挑战新的难度了。

  在许许多多来逛过廖老小店的游客中,不少人都为他的作品着迷,一位从浙江来的游客专门请了假来跟廖老学习工艺。如今廖老已经正式招收了1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廖老说,现在我这些工艺品,多数是很独特的,在全国都很少有的,把它传承到喜爱这种工艺的人手中是件非常好的事,希望在他们手中继续发扬光大。

  楚雄新闻热线:15987215225

  本报记者 王维娜 摄影报道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