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身残志坚开创新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10:15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记者袁超群通讯员严利平

  “希望残疾人、低保家庭不怕困难、不要气馁,相信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近日在新城区举办的创业报告会上丁文英对长乐西路地区的下岗职工、残疾人、社区居民群众这样介绍自己的创业故事。

  50多岁的残疾人丁文英,爱人去世后,带着两个还在上学的孩子生活,几年前还是新城区康家村社区内的特困户。三年前她与没有工作的妹妹一起借款筹资,开办了一家只有4平方米的小杂货店,用微薄的收入和低保金供两个孩子上学,维持生活。在自己的小杂货店略有收入后,为减轻政府负担,2006年7月份主动放弃了低保金。

  2001年5月,丈夫突然病亡,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对丁文英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家里的经济和精神支柱霎时倾倒,丢下一双儿女还在上学,丁文英快要崩溃了。当时女儿还正处在紧张的高考复习阶段,懂事的孩子主动提出不再上学了,要打工挣钱,帮助家里渡过难关。这时,丁文英的脑子一片空白,甚至失去了继续生活的勇气。

  就在丁文英万分痛苦之时,社区工作人员耐心开导她,很快为其一家办理了低保,并送去米、面,进行困难救助。在这些好心人的帮助下,丁文英从痛苦的深渊中慢慢走了出来,踏上了艰苦创业的征程。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丁文英白天蹬上三轮车沿街卖凉皮、摆地摊。晚上,又给服装店老板加工裤子、绣花做小工,没黑没白地干,不怕苦、不怕累,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

  屋漏偏逢连阴雨,由于劳累过度,半年之后,丁文英肋部两侧又长出了骨刺,稍微一动就会疼痛难忍。治疗费至少得5000元,丁文英根本无力承受,她只好自己试着做物理理疗,坚持了半年后,病痛竟奇迹般地好了。随着市容整治的开展,靠摆小摊已难以立足。2004年初,丁文英东拼西凑借了4000元钱与妹妹合伙,开了一家小店,由于初次经商,不懂经营,开店九个月都未赚一分钱,她只好在门口放台缝纫机顺便补补衣服,收个零活勉强应付。丁文英没有泄气,没有放弃,硬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坚持了下来。从最初赔本到初次盈利每月分红400-500元。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和努力打拼,丁文英的生活渐渐得到了改善,也体现出了自身价值,最让她高兴和欣慰的是两个孩子也挺争气,女儿已大学毕业了。收入增加了,情况变好了,她决定主动把低保金退让出来,给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

  如今,儿子在东郊上技校,孩子也很懂事,为了每年能节省几百元的住宿费,每天要骑自行车往返30多里路去上学。丁文英说她还要继续奋斗,尽好一个做母亲的职责,好好料理家务,精心经营小店,虽说特别辛苦,但她无怨无悔。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