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出租车司机设立基金救助遭遇意外同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11:48 东方今报

  □今报首席记者 张英/文记者 沈翔/图

  对郑州的出租车司机来说,12月6日很可能是有着非凡意义的一天,但这只是可能。

  按照计划,“的士一元基金”将在这天启动。这是一个由郑州出租车司机发起成立的基金,目的是奖励的哥见义勇为,在的哥遭遇意外时 (抢劫、突发灾害等),给予一定救助。不过,眼看着离12月6日越来越近,它却仍陷于启动资金的困境。

  它能募集到足够的启动资金吗?这种“民间自救模式”到底能不能行得通?

  【酝酿背景】

  的哥遇害“不完全报告”

  靳秀忠是郑州市2万名

出租车司机中的普通一名,唯一不同的是,他又是“的士一元基金”发起人之一。

  靳秀忠说,比之10年前,出租车司机职业的光环早已褪去。在圈子里,它已被看做高危行业。“的士一元基金”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酝酿出台的。

  2007年1月19日,郑州市沙口路东侧的一条小路上,29岁的的哥王会峰被发现躺在血泊里。

  2007年2月2日,郑州市中原区西岗小学附近的土路上,的哥崔坤亭遭遇抢劫,被歹徒用砖头袭击头部,遇劫后第三天,抢救无效死亡。

  “这是今年年初的两起恶性事件。”靳秀忠回忆说,今年,在出租车司机遭遇抢劫事件中,3人被害致死,七八人受伤。

  他还清楚记得,1997年郑州第一个被害身亡的的哥楚兴旺,“在车里被人勒死,扔到平顶山宝丰县的一口水井里,一米八多的大个儿,民警办案回来,尸首只剩下一塑料袋,惨!”

  【直接原因】

  事件背后是家庭坍塌

  这些惨案的背后,是整个家庭的坍塌。2月10日,“送走”丈夫崔坤亭后,妻子李建华再也没回过家。

  她把房子租了出去,和儿子搬到娘家。11月22日,本报记者找到了李建华,时隔9个月了,她依然为生活艰辛而憔悴。“一回去,看到屋里情景,我的眼泪就止不住”。

  那套74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曾是她注入无数心力营造的家,干净、亮堂、温暖。无数个周末,她和丈夫、儿子坐在地板上,看电视,和亲朋聚会聊天。

  然而,简单的幸福随着丈夫的离去再也不复返。原本月收入4000元的家庭,突然陷入经济危机。

  李建华说,丈夫是租开别人的车,一个月辛苦赚2000元左右,自己做会计,每月也有2000元收入。“丈夫走了,我突然觉得天塌地陷,哪儿还有心思工作?”

  法院判决凶手的赔偿款至今分文未兑现,最困难时,她和儿子仅靠单位每月450元补助艰难度日。

  懂事的儿子今年刚上高一,住校前三个星期伙食费只花了120元,“儿子正在长身体,同学家长偷偷告诉我:‘你家儿子啥便宜吃啥。’当妈的听了谁不揪心?”李建华说。

  【救助尝试】

  传统募捐“收效甚微”

  今年年初,那两起抢劫杀害的哥恶性事件发生后,靳秀忠、王磊和邱凯,这三个同为出租车司机的人心生怜悯,曾两次组织郑州出租车司机现场捐款。“郑州市共有1万多辆出租车、2万名司机,如果能够组织起来,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足以解决不幸家庭的燃眉之急。”靳秀忠说。

  1月21日,成百上千名司机聚集

医院和黄岗寺附近,现场为遇害的哥王会峰捐款,当天的哥共捐款9000多元,加

  上后来客运管理处、出租车协会、电调中心、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捐出的1万多元,共筹集救助金2万元。

  2月8日,这样的捐款形式再次上演,为遇害的哥崔坤亭捐款,但这次筹到的金额比第一次少了一半,只有1万多元。

  “第一次捐款效果还可以,但第二次就大打折扣。”靳秀忠说,如果有第三次、第四次呢,这种“捐款疲劳”症状会不会更明显?

  “临时抱佛脚”的捐款形式,弊端显而易见,司机们迫切需要一个组织,来增强凝聚力。靳秀忠说,他考虑这个事儿不是一天两天了,一直想找到一个稳定的、可持续的形式,对遇害司机进行救助。

  出租车主管部门在此方面的“缺位”,让司机们不得不自发开展“自救”行动。

  【基金设想】

  成立“的士一元基金”

  今年9月,靳秀忠基本就不怎么“拉活儿”了,他和王磊开车到处跑,两三个月后,虽然仍是困难重重,但心里那个模糊的概念逐渐变得清晰。

  起初,靳秀忠想成立一个民间组织,但后来才知道,审批太麻烦;自己募集,合情但不合法,因为自己不是善款善物的合法接收者,再说,如何让别人相信,愿意捐款?筹到钱又如何公开、公平、公正地管理与发放?

  一筹莫展时,靳秀忠想到了郑州市红十字会,说明想法,对方认为这是个大好事儿,欣然同意合作;接着,便是具体细节的磋商。11月以来,近一个月的商讨,“的士一元基金”雏形已定。

  按照设想,基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有爱心的出租车司机,每人每月至少拿出一元钱(多者不限),捐给“的士一元基金”。

  救助对象是,在见义勇为及突发恶性事件中受重伤的出租车司机(以医疗鉴定证明为准),救助最高金额为1万元;受轻伤者,救助最高金额为2000元;对出租车司机家庭,因突发事件如火灾、水灾、大病等原因,造成家庭特别贫困的,根据实际情况,救助最高金额为5000元。

  对于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有严格规定。基金必须纳入郑州市红十字会的专用账户,设立专项科目,进行专项管理;每年按基金总额的10%作为储备金,用于救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具体救助金额,由基金管理委员会讨论而定,审核同意后,由郑州市红十字会发救助金并办理相关手续。

  司机捐款50元以上的,郑州市红十字会可发给红十字荣誉证书,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救助;郑州市红十字会将定期通过媒体、网站向社会公布“救助基金”的捐赠及使用情况。

  【面临难题】

  严重缺乏启动资金

  郑州市红十字会和靳秀忠商议,初步定于12月6日在绿城广场举行“的士一元基金”启动仪式。靳秀忠解释,选在年末启动基金是因为“时效性”,“出租车司机遭抢劫大多发生在年关(春节前)”。

  眼看启动日期越来越近,靳秀忠的眉头也越来越紧,他在为基金的启动资金发愁。虽然,郑州市红十字会答应拿出5000元作为初期启动资金,但这点钱显然是“杯水车薪”。

  为了筹到资金,“救助实施办法”甚至加上一条:只有对“的士一元基金”有过爱心捐助的出租车司机,才可享受此基金的救助。靳秀忠说,这无非是想“吸引”更多司机加入捐款队伍。

  但这一条究竟有多大“吸引力”,靳秀忠心里也没有底儿,尽管他在圈里有一定号召力,但有多少司机会对基金认可,并愿意解囊相助,他也不知道。

  现在他天天在算账,可算来算去,加上红十字会的5000元,他也只有把握能筹到3万元左右,距离10万元启动资金的目标,缺口“巨大”。

  “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如果能够有爱心企业赞助,问题就能解决。”靳秀忠说,他不是没找企业赞助,问题是企业都讲回报,说到钱的问题,他遭遇的更多是白眼。更何况,一旦有企业介入,将涉及收益和回报问题,这会使事情更加复杂化。

  【设想拷问】

  “的士一元基金”能走多远

  启动资金的巨大缺口,让“的士一元基金”似乎有些先天不足,更有人担心,它会不会因种种原因,在没有启动前就“胎死腹中”?“我们既然费了这么大的劲儿,就肯定要弄成。”靳秀忠说,虽然现在困难重重,但启动仪式的时间、地点已经确定,到时基金肯定会启动。

  但“没钱没势”的基金现在显得“弱不禁风”,即便赶在年关前准时启动,还是有人担心其前途,这毕竟不是原来“一阵风”式的现场募捐,而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它究竟能走多远?

  而且,还有一个消息是,郑州市出租车主管部门对“的士一元基金”并不“感冒”,目前对它的态度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官方态度的不明朗,也让人担心“的士一元基金”的前途是否明朗。

  但郑州市红十字会对基金的态度要乐观得多,现在还拟定一个负责人担任基金管委会的荣誉主任。

  郑州市红十字会负责此事的马元萍说,这是一件好事,是为了救助出租车司机这个群体,司机们应该非常拥护;而且,采取每月“一元捐”的形式,要的是“积水成渊”的效果,不会对司机的日常生活造成负担。

  基金纳入红十字会的专用账户,并定期对社会公布,使用和发放,通过基金管委会投票民主决定,其公正公开性有保证。

  此外,红十字会还会利用自身影响力,举办活动为基金筹款,“如果有企业定期资助,达到一定金额,甚至可为基金冠名”。

  面对疑问,靳秀忠说不出这么多“道道儿”,可他认为既然干了,就要弄好,“将来的事儿,谁也说不了,现在只有走一步说一步,努力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