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百年红白灯塔仍是滨城标志(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7日01:12 大连晚报

  

百年红白灯塔仍是滨城标志(图)
市第三次文物摸底工作从大连港开始,文博人员探访百年老港,进入实地调查阶段

  百年红白灯塔仍是滨城标志

  ■文/图 首席记者 张晓帆

  近百年来,凡是乘船从外地来大连的旅客,当视野里出现一红一白两座灯塔时,就意味着大连到了。昨日,面对蓝天碧海间的红白两塔,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办公室、中山区文物普查办、海军广场街道文化站、港湾社区4层文物普查机构的10余名文博工作人员,无不为其保持完好而叫绝。

  ◎百年老港大连的根

  1897年,沙皇俄国侵占大连,1899年始建大连港。1905年日本占领大连港,1945年为苏军接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1年1月1日正式收回大连港,对港口进行了改造和扩建。所以,在大连港,可以看到沙俄、日式风格混杂的建筑。“大连是一座仅有百余年历史的港口城市,中山区是大连文物普查中的重点区域,大连港又是中山区的重点。”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队副队长、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曹钧介绍说,波及全国、历时5年的中国第三次文物大摸底工作,从即日起在我市进入实地调查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从大连的“根”——大连港开始。

  在大连港东部地区搬迁改造指挥部中,记者看到了航拍控规图。按照规划,拥有108年历史的老港将进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建工程,改造后的大连东部港区将变成集港口、商贸、观光和商住为一体的现代化的新型城区。11月21日上午11时15分,随着市长夏德仁在寺儿沟油区搬迁拆除现场按下启爆按钮,两根高45米的烟囱在爆炸中轰然倒下,该区域内最后的大型建筑物被爆破拆除,历时两年半的东港区整体搬迁拆除工作顺利结束。文博工作者们最关心的是,在这次搬迁工作中,地上文物的情况如何?现场指挥张琨表示,早在建设规划时,就已经强调了文物保护意识。“可以说,我们只有保护的义务,而没有破坏的权利。”

  ◎百岁文物依然在岗

  车子驶入港区,记者远远地看到,15号库依然很繁忙。这一由日本人建设的当年港内最大仓库,在百年历史中,一直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大连港改造规划中,此仓库将完整地保留下来。“我们的宗旨是能加固的加固,需要维修的维修,绝对不会去破坏。”张琨指出。许多大连港老职工对15号库的感情都很深,他们的青春岁月与其一起度过。

  昨日天气很冷,却没有阻挡文博人员普查文物的脚步。蓝天碧海间,曾经是大连标志的红白两座灯塔异常醒目,如同一幅浪漫古典的图画。据介绍,船只从公海驶向通入大连的航道时,这两座灯塔将起到指引的作用。红色灯塔正式的名字叫“南灯塔”,从1908年开始修建,建成于1912年2月,几经改造后,现灯高11.3米,射程为6海里,是大连港口的标志性建筑。在许多老大连人的记忆里,这座灯塔就是大连的标志。其脚下的防波大堤,与两座灯塔同时建设,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这些历时百年依然发挥作用的设施,如今又成为大连港口工业游的一部分,以其独有的风情征服了天南海北游客的心。

  大连港当初建立时起,第一个码头建在哪里?第一个防波堤又在哪里?其附属设施现状如何,保护情况如何、准确位置在哪里?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是第三次文物普查大连港地区调查需要回答的。

  曹钧指出,我市的三普工作目前正处于培训与实地调查相结合阶段,实地调查结束后,还要形成文字、照片档案,对文物进行GPS卫星定位,最终上报国家文物总局。

  图片说明:蓝天碧海间,红白两座灯塔很是入画。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