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我的个人信息,你怎么会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7日05:0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刚签了购房合同,装修公司的电话就接踵而至;刚买了新车,推销保险的电话就响个不停;刚在证券公司开了户,就有推荐股票的电话打来……

  ■本报记者肖晓

  股民、车主资料网上叫卖

  最近有读者向记者反映,现在股民的信息在网上被公开叫卖,他用200元的价格购买到1.4万条成都市的股民信息,包括股民姓名、性别、地址、邮编、电话号码等,经使用后发现,这些信息几乎全部真实。

  记者在一个知名的搜索网站上输入“股民信息”4个字,就搜出了数以万计的出售股民信息的网页。

  “本站刚从证券公司内部获取最新30万全国股民详细资料。”“最新整理好的截至11月20日的开户资料已到,3万份一套1500元起订。”

  …………

  提供线索的读者告诉记者,她当时就是打开了一个“售全国股民资料”的网站,和网站下面挂的一个QQ号联系上的,并花200元买来了1.4万个今年5月才开户的成都股民资料。她说,当时对方给了一个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的卡号,声称钱到账后10分钟内就把资料传过来。她给对方汇了200元钱后,确实几分钟后就在QQ上收到了对方传来的股民信息。

  除了股民资料,车主资料在网上叫卖也比较普遍。从车主姓名、手机号码到车型、发动机号,信息分类详细,而对于来源,卖主们的回答都非常一致:“资料来自车管所”。

  荐股车险电话多得烦人

  “我现在一看见陌生号码来电就烦,全是推荐股票或推销私募基金的,我现在干脆不熟悉的号码就不接,免得浪费口舌。”家住成都市红花东路的李显巧女士说,她去年开始介入股市,没想到刚开户不久就开始频繁地接到骚扰电话。开始她还礼貌地回绝,时间长了就失去耐心,一听到是这种电话就直接挂掉。

  在一家公司跑业务的许文涛先生炒股票已经4年多了,提供股票信息的电话也没有漏过他。高峰时,他每天都能接到好几个这种电话。“还好平时接电话免费,最烦的是出差,又怕错过什么事,一接就有漫游费长话费,烦死人了!”

  除了股民,不少私车车主一天也会接到十几二十个骚扰电话。

  家住成都市奎星楼街的邓沛生先生告诉记者,“每年车险快到期的时候,我的电话就会特别多,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全是推销车险的。”现在他一接到这种电话,一般就是一口回绝。

  个人信息是怎样被泄露的

  这些个人信息到底是怎样被泄露出去的呢?记者了解到,证券公司对股民资料的查阅和使用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几家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也都表示,资料从证券公司外泄的可能性极小;车管所的工作人员也明确表示不会泄露车主信息。

  家住成都市瑞丰巷的齐雪纯女士表示,自己喜欢逛街购物,也经常办理一些商家的会员卡,以参加其优惠活动。但她在填写登记表格时,对于可填可不填的信息一律不填,特别是住宅电话,坚决不填。但就是这样,自己的手机也经常收到许多莫名其妙的信息,什么楼盘开盘、提供无担保贷款、销售发票的每天轮番轰炸。

  家住成都市肖家村四巷的林志先生说,经常上网的市民应当注意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现在人们都流行写博客,无意中透露出很多个人情况,有的网民还把个人资料公布在博客上;经常使用互联网的人,在网上留下的“痕迹”很多,别人只要用搜索引擎一搜,什么都找到了。

  立法保护正在积极推进中

  个人信息被泄露,能否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利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四川法为律师事务所的邓志军律师。

  他表示,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个人信息资料属个人隐私,无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况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向社会公开和传播。但从当前现状来看,尚无法通过法律途径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在于很多时候找不到侵权主体,也就是不知道是在哪个环节泄露出去的。

  据他介绍,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法规的缺失,国务院信息办已经启动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程序,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中。在专家建议稿中,个人的手机号码、家庭住址、医药档案、职业情况等等,都在保护范围之内。不论是名片店私自留底名片,单位乱扔应聘者的简历,相关企业未经他人许可擅自泄露其个人资料,还是医院管理不善导致病人病历泄露等,都属违法,将被追究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或是刑事责任。

  邓志军说,目前还只有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比如买房、证券开户等,不应善良地期望或相信对方为你保密,而应该谨慎地透露个人信息;应充分了解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的单位或个人的守密程度,应在合同或者协议中签订个人资料保密协议和泄露赔偿条款;个人信息泄露后,尽可能追查其来源,涉及重大利益或者有严重社会危害时,及时报案。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