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明“收藏家”用古币垫棺材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7日08:10 南京晨报

  

明“收藏家”用古币垫棺材底

  近日,南京市博物馆在江宁谢家边村发掘出一座明代古墓,在昨日开启墓门后,考古队员惊奇地发现在墓室里竟然藏着四枚北宋年间的“至和元宝”钱币。看来,这位明代的“收藏家”对北宋钱还挺喜爱。

  古墓旁小湖中沉着石人石马

  在江宁谢家边村,村民老吕把记者领着前往考古现场。据老吕介绍,博物馆在村里已经挖了一个多礼拜了。一个礼拜前,一位村民家在迁移家里的祖坟时,惊奇地发现在祖坟下竟然有一个篮球大小的破洞,从破洞往下看时,里面阴森森的还透风。村民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了此事,南京市博物馆一支考古队立即进驻了村里。

  家住附近吕盖村的潘大妈丝毫不吃惊。她称,在最近发现的这个古墓边,在上世纪60年代还有一对石人石马、墓碑,后来挖山取土,村民们把这对石人石马从山上搬到吕盖村边的一个小湖边。在潘大妈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吕盖村的这个小湖旁,在岸边,潘大妈指着一块大条石告诉记者,这就是当年的墓碑。而由于湖水的漫涨,当年的石人石马已经沉在湖里了,只能依稀看清楚石马的轮廓。

  开启墓门发现明代古墓已被盗

  “一般墓前有石人石马的话,就意味着这里埋葬的人一定是个大人物,在徐达、李文忠包括去年发掘的秦熺墓前,都有石人石马。”在考古现场,市博物馆一位考古队员向记者介绍。但石人石马到底是否是守护这座墓葬,考古队员表示需要等到考古发掘后才能揭晓。

  上午10时左右,整座墓顶部的泥土被彻底清理干净,一座长5米、宽2米左右的中小型墓葬出现在记者眼前,墓葬是由与明城砖类似的青砖砌成,单室券顶,在墓室前有石门,双扇内开式,在石门后面还有一道门锁,一块大门楣顶住石门,除了在券顶上发现的大洞外,整座墓的保存相当完整。透过券顶的大洞,记者发现墓室内的墙壁上开有一个拱形的壁龛,而墓门后有两个枕头形的棺床枕,看得出来,整个棺材已经基本腐烂掉了,只剩下些许暗红色的棺材皮了。

  “这座古墓已经在早期被盗过。从墓葬的形制来看,这是一座中小型规模的明代墓葬,由于墓中没有出土墓志铭等有文字记载的物体,我们无法判断墓主的身份。但从墓葬的规模来看,应该不可能是一般平民,很可能是有一定级别的官员或者地主。”博物考古队员向记者分析,“由此可见,石人石马并不一定是镇守这座墓葬的,在这个墓葬旁边,也许有一座规模更为庞大、等级更高的贵族墓葬。”

  北宋“至和元宝”藏身棺材旁

  由于古墓已经被盗墓贼收拾得干干净净,考古队员们并没有发现金银玉器、梅瓶等有价值的文物。但是随后发现的四枚古钱币着实让他们兴趣盎然。这四枚古钱币上竟然写着“至和元宝”四个大字。“至和元宝不是北宋时期发行的古钱币吗?怎么会出现在明朝人的墓葬里面呢?看来这个明朝人还是个收藏家呢!”这个问题立即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好奇。

  “至和元宝在明代已经不能流通,因此说是墓主生前收藏的也不为过。”市博物馆一位考古专家向记者表示。

  南京市职工钱币协会副会长、古钱币收藏家杨立昌分析,在古代葬俗中,有把钱币放在死者口中和手中,把钱币垫在棺材四个角落,以期望死者在阴间也能享受这些财富。“至和元宝”作为北宋年间发行的钱币,由于流通量比较大,因此明代人收藏这些古钱币也相对容易。“从中也可以看到,墓主人生前对于这些古钱币也是非常热爱的,同时墓主家属也考虑到了这些北宋钱币已经不能正常流通,把它们作为陪葬品是最好的选择了!”杨立昌表示。

  ■链接

  “至和元宝”是一种“对钱”

  据杨立昌介绍,“至和元宝”这种钱币很特殊,是一种“对钱”。所谓对钱,是指两枚相同类型的古钱币,但是面上的文字采用两种书体,但其字结构、笔画、肥瘦、方穿、厚薄、重量及铜色都较一致或相似,称为对钱。

  作者:成岗/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