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受尊因宋帝 赵领百家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7日09:55 温州都市报

  [新百家姓⑧]

  旧《百家姓》,四言押韵,入编440个姓。首句“赵钱孙李”,以宋朝皇帝姓居首。赵姓,今日仍居全国第八。

  赵,繁体字作“趙”。《穆天子传》卷二有“趙行”一词,《说文》云“走也”;而“走”,又说“趋也”。可知“趙”就是走,“肖”只表声音(赵与肖叠韵)。据金文的字形,“走”上面的“土”,是一个两手前后摆动,甩开大步的人形;下面的“止”,是脚板,会意为趋、走、跑,用今天的话来说,“趙”就是轻捷疾行,即快跑。

  “赵”字不见甲骨,至金文、简牍才发现。而且除《穆天子传》有“天子北征赵行”一句外,未见有“快走”意义的另外文献,更多的只是作为诸侯国名。但是,这正与赵姓的来历有关。

  据《史记》、《通志》等史籍记载:赵姓之先与秦同祖,出自黄帝孙颛顼。颛顼后裔大费,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舜帝将姚姓(舜居姚墟,以姚为姓)中的美貌女子嫁给大费。大费六世孙仲衍,为殷王驾驶车马。仲衍五世孙蜚廉,生有二子:长子名恶来,事殷纣王,为周所杀,其后所传即是秦国;次子名季胜,其后所传即为赵国。

  据说季胜曾孙造父,为周穆王驾车,立了大功,穆王就把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东北)封给了造父。今赵城即是赵姓的发祥地,造父就是赵氏的得姓之祖。

  造父七世孙叔带,事晋文侯为晋大夫,开始在晋国管理赵氏封邑。传七世至赵衰,事晋公子重耳;因骊姬之乱,随重耳出亡十九年。后重耳返国,是为晋文公。重耳的出亡及归国夺取政权,并成为春秋霸主,其计策大多为赵衰所出;其子赵盾为晋国的权臣,赵盾子赵朔有遗腹子赵武,也就是春秋史上有名的赵氏孤儿。至赵烈侯赵籍,建都于晋阳(今太原)。又至赵敬侯赵章十一年,晋三卿正式将晋分为韩、赵、魏三国。赵国四传至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捍卫了北方边境。赵至代王时,为秦所灭。至汉宣帝时有京兆尹赵广汉,为汉代廉正之臣,遭谗被杀。其后裔传至五代有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传九帝,金兵南侵;赵构在临安建都,是为南宋,又传九帝,亡于蒙元,子孙多散居南方。

  上述为赵姓主要支脉。此外又有扶风赵氏,酒泉赵氏,天水赵氏,新安赵氏,敦煌赵氏,金城赵氏,华阴赵氏,蔡州赵氏,所传多居北方。

  现今赵姓人口居全国第八,与前后建立两大政权有关:战国赵186年,赵宋319年,繁衍极盛。《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赵姓名人818人。温州赵姓人才,南宋时最多,这与建都临安,皇室许多人居温有关。南宋152年,温州有进士1128人,赵姓186人,占17%;度宗咸淳九年,温州进士104人,赵姓67人,占64%。(《万历温州府志》)黄世中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