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略论“运动改变城市,体育促进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7日11:03 桂龙新闻网-玉林日报

  现代体育运动不仅保留了强身健体的本质,是一项人民健康的事业,而且随着体育运动的日益常态化,体育产业也日益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受资金追捧的朝阳产业。而大型运动会的集聚拉动效应和井喷效应更是有目共睹。正是适应人们对体育运动认识的转变,玉林市积极申办广西第十一届运动会(以下简称区运会)。在筹办之初,玉林市委、市政府提出“运动改变城市,体育促进发展”的办赛思路和理念,就是通过改善城市的景观,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转变人们的生活观念,提高市民文明程度,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运动需要,同时通过体育的发展来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形成体育运动和经济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效应。

  一、体育运动对城市建设发展,在多领域起着带动和促进作用

  体育运动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是全面性、长期性的,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市建设和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环境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举办大型运动会,既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实力和水平,同时也是改变城市、促进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运动改变城市,体育促进发展,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城建城管水平,日益扩大城市影响。发展体育运动特别是举办大型运动会,需要建设大量的体育场馆和配套设施,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城市功能,这就从客观上促进了城镇化进程,提升城市品位。通过举办重大赛事,国内乃至国外各地体育界、演艺界、政界要员及明星的汇集,将吸引众多的新闻媒体聚焦,以及由运动会吸引来的大量游客,都将大大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历史证明,每一个与奥运结缘的城市都深刻地感受到奥运对于城市发展带来的巨大而积极的影响。

  (二)有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城市发展后劲。体育运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集中体现在对消费和投资的直接拉动、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对就业的促进和地方财富的增长,以及对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吸引投资等方面。

  1.拉动投资和消费,促进服务行业发展。发展体育运动特别是举办大型运动会,将产生大量的体育基础设施以及因此产生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需求。这些投资乘数效应大,可以直接或间接拉动数十个行业发展。在消费方面,发展体育运动直接促进体育产品的消费,大量游客蜂拥而至,将使城市生活用品和生活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使消费市场迅速膨胀,拉动旅游、购物、会展业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

  2.催生新的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体育运动能带动和促进旅游、商业、交通、电信、新闻出版、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体育产业是一个上游产业,它既能带动和促进第二产业中的一些相关行业的发展,也能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中一部分行业的快速发展。所以,体育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总量扩张和结构改善都有一定作用。

  3.提供就业和创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和地方财力。由发展体育特别是举办运动会带动的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激发经济增长的旺盛活力,由此创造出更多的商机和就业机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同时,体育场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硬环境,运动会的筹办可以提升城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体育运动是国内外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的过程,是城市间合作与交流的纽带,可以促进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扩大本土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促进招商引资,加快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三)培育城市体育精神,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发展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对一个城市市民健身素质和体育精神的锻造。举办城市是东道主,因此,每一个城市都会充分利用举办运动会的契机来展示自我,展示热情好客的东道主品质,因此能提高市民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激发全体市民爱家乡、爱城市、爱社会的热情。如北京围绕申办和举办奥运会,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为奥运添彩、为祖国争光”等一系列活动,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和市民素质,成为推进首都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和有效载体。

  二、“运动改变城市,体育促进发展”理念在区运会的落实

  体育运动对城市建设发展的促进带动,是一个从量的累积到质的跃升的过程。第十一届区运会在玉林举办,为玉林市实践体育运动促进城市建设发展的理念提供了契机。玉林市委、市政府提出“运动改变城市,体育促进发展”的办赛思路和理念,既立足抓住承办运动会的机遇、实现运动改变城市的近期设想,又着眼于以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协调发展的长远目标,指导、谋划筹备工作,统筹玉林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实现了体育运动改变城市、促进发展的目标。

  (一)以承办区运会为平台,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一是通过举办区运会,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了玉林的城市发展定位。区运会在玉林举办,带动了全市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兴起、快速发展,全市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随着筹办工作的推进,玉林的发展思路得到了拓展,玉林市委、市政府对玉林发展的目标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在提出打造泛北部湾中小企业名城等定位基础上,又把玉林定位为“最适宜投资创业,最适宜运动健身,最适宜常有赛事”的城市,为玉林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层次指明了方向。二是结合体育场馆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玉林市在推进体育设施的建设中,既考虑举办运动会的需要,也考虑体育事业和产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有机衔接,在不断完善体育设施的同时整体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三是结合体育场馆建设,加快城市规模扩张和功能布局优化。大型运动会体育场馆建设,往往对城市新区开发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在筹办区运会工作中,玉林市结合玉林城市发展战略,把运动会体育场馆选在集行政、体育、文化、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城东新区、玉容一级公路秀水路段北面。玉林市还为玉林市体育中心配套建设了为民路、秀水路、体育西路等新的道路,完善了周边路网,从而提升了周边土地经营价值,带动城东新区的开发,使玉林城区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往东推进了两公里,有效拉开了玉林城市框架,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城市功能的完善,加快了“玉(州)—北(流)—福(绵)”一体化进程。

  (二)以承办区运会为良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借运动会之力,加快玉林经济社会发展,是玉林筹办区运会的一个鲜明特点。一是借助运动会扩大投资,促进产业发展。为举办区运会,玉林市投入了4亿多元新建和改造体育场馆。同时,把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城市土地经营,扩大路、水、电、排污、园林景观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效带动投资的扩大。二是借助运动会促进消费,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近几年来,通过筹办区运会,带旺了玉林人气,也带来了新的商机。三是依托发展体育产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运会在玉林举办,带动了玉林体育用品业和礼品包装业的设计和生产,提升了玉林工业产品档次;同时,带动商贸业特别是体育用品的销售,促进了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和广告出版业的发展,极大地优化了服务业的结构,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了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三)以发展体育为动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育运动是社会发展和一个民族文明建设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玉林市抓住举办区运会的契机,以体育运动的开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是倡导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市组织开展了百镇千村篮球赛、机关气排球赛、退休老人健身操赛等多种多样的体育健身赛事,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促进了市民身心健康。二是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玉林市充分利用承办区运会的契机,积极推进居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当好东道主,做好玉林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企业、学校及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在各行各业中开展“我为运动会作贡献”活动,增强广大市民办好区运会的责任感,在市民中培养迎难而上、奋力进取、上下同心、团结协作的精神。三是加强对市民的教育培训,有效提升了全体市民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文明程度,成为办好区运会、促进城市发展的内在力量。

  (四)以承办区运会为外力,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在筹办区运会的过程中,玉林市以办绿色运动会为目标,把和谐理念贯穿于区运会的整个筹备过程,努力打造山青水秀、环境优美、富裕文明的新玉林。一是结合运动会场馆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充分考虑场馆建设与合理生态分区布局。对玉林城市功能区进行规划调整,合理布局城市行政、文教体育、商贸和工业区,既拉开了城市框架,也促进了城市协调发展。二是以迎接区运会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区绿化美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广西园林城市的目标。三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给区运会营造一个良好洁净的环境,近年来,玉林市加大力度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工作,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改善了玉林市环境质量,实现了生态、体育和经济三者共赢。

  (五)以承办区运会为契机,全面优化发展环境。一是以筹办区运会为契机,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玉林市把运动会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交流的桥梁、招商的载体,不断扩大对外交流,特别是加强与区内外运动会举办城市如桂林、佛山等地的交流合作。二是大力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城乡面貌明显改变,人居环境大大改善,实现了村容整洁、城市洁净、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目标要求。三是着眼办好区运会,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三、实现“运动改变城市,体育促进发展”目标,需要充分发挥城市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几年来,玉林市在实践“运动改变城市,体育促进发展”理念中,既看到了体育运动在改变城市、促进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这一理念要付诸实践并取得成效,关键是要发挥城市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城市领导者、决策者的能动性。如果城市领导层有意而为、主动引导,强化“运动改变城市,体育促进发展”理念并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落实,把这一理念变成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取得明显效果。总结这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在实践“运动改变城市,体育促进发展”的理念中,必须注意几点:

  (一)强化“运动改变城市”理念,增强“体育促进发展”意识。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强化“运动改变城市,体育促进发展”的理念,做到“跳出体育看体育,跳出体育干体育”,把发展体育事业放在经济和社会的大环境中去谋划,使体育事业与城市建设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使体育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层面;另一方面,要加大舆论引导和宣传力度,使“运动改变城市,体育促进发展”这一理念家喻户晓,激发社会各阶层的热情,使“运动改变城市,体育促进发展”从政府意图变成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动,成为全面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

  (二)制订和实施规划,以体育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要把“运动改变城市,体育促进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体育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修编规划。要在“运动改变城市,体育促进发展”的战略构想指导下,把发展体育运动、体育产业特别是申办大型运动会,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的施政方针和发展目标。只有市政府有这个理念,城市规划建设部门落实这个理念,政策研究及相关部门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以政策保障理念落实到项目和工作中,社会各界把理念付诸实施、付诸实践,才能取得实效,带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引导,形成“竞技体育—群众性体育—体育产业”的良性互动。要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使体育运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长期化、持续化、深远化。要把握机遇,以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带动全民健身,促进群众性体育运动开展;要深入挖掘体育资源,建设特色体育产业;要采取“政府支持、全社会动员、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创造条件吸引和举办更多的重大赛事,特别是集中力量策划和打造一到两个品牌赛事,通过举办赛事使体育运动在改变城市、促进发展中发挥持久的影响力。

  来源:玉林日报

  责编:李晓花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