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华第一鼓”寻找1.8米巨型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7日13:17 新闻晚报
□记者冯兰蔺

  晚报讯鼓面直径达2.55米,高度约1米、重量达200多公斤……记者从即将召开的月浦地区第九届锣鼓年会获悉,被列入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月浦“八仙对鼓”即将迎来一项“全国之最”。这一体积最大、分量最重的“中华第一鼓”,目前已经完成前期设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将在月浦完成制造。届时,这面鼓将成为我国首个百鼓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月浦锣鼓文化历史久远,据该镇文化站负责人介绍,传统月浦锣鼓被称为“八仙对鼓”,起源于清朝中期,在民间节庆活动中,绣有“八仙”等民间人物的锣鼓与唢呐、笛子、丝竹等乐器联袂登台,深受欢迎。现代的月浦锣鼓融合了山西威风锣鼓、太原锣鼓、四川闹年锣鼓、浙东锣鼓等中华优秀鼓种,既有气势恢弘的广场锣鼓表演、又有构思细腻的舞台鼓乐表演,形成了独具的海派特色。

  “正在设计中的这面鼓将沿袭传统‘八仙对鼓’的特色,并适当融合山西鼓的风格,形成新的海派鼓特色。”月浦镇文化站负责人介绍,目前,上海地区乃至全国的最大锣鼓鼓面直径只有2米,而设计中的月浦“八仙对鼓”鼓面直径将达2.55米,高度约1米、重量达200多公斤,这也就意味着将创造新的“全国之最”。整个鼓面为竖型摆放设计,其支撑的鼓座上将被一一雕上吕洞宾、张果老、铁拐李等“八仙”人物画。

  “目前,该鼓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寻找制作鼓面所需要的大型头层牛皮。”专家介绍,制作锣鼓鼓面所需的牛皮,不能出现拼接情况,且最宜用头层皮(即牛的表皮)。这样在敲锣时,所发出的声音才够厚重,鼓面也不易被磨坏。“制作直径达2.55米的鼓面,需要身长至少在1.8米以上的大型牛只,这也为整个制作增添了难度。”

  现在,月浦锣鼓还在积极申请成为2010年世博会大型表演的过程中。为配合申请,“中华第一鼓”也将在世博会前制作完成,并成为我国首个乡镇百鼓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同时在世博会前完成的,还有月浦的锣鼓广场和锣鼓培训基地,届时有兴趣的市民可前往体验。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