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石狮是一方适合台商投资的沃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8日01:30 石狮日报

  与王爱群先生相识已近一年了,直到上周末,记者才意外地获悉,王爱群先生是首批来石狮创办台资企业的台商之一。早在1989年,石狮建市的第二年,王爱群先生就从台湾辗转来到石狮,创办了一家工艺品公司。18年办企兴业,王爱群先生的真切感受是,“石狮的确是最适合台商投资的区域之一”!

  在台湾历尽波折

  在记者的印象里,王爱群思维敏捷,洞察力极强;处事圆滑,世故老练。与记者第二次见面,王爱群就说:“你外才不行,需要锻炼。”诚然如斯!在首届闽台对渡节台湾鹿港参访团的欢送晚宴上,长相颇有喜剧效果的王爱群唱起了《小丑》。这个已届耳顺之龄,身兼石狮台商联谊会、台胞台属联谊会、宝盖商会等多个协会职务,在石狮颇有社会地位的老男人还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自嘲,这种豁达淡然的境界若非丰富的人生阅历岂能修炼得来?

  王爱群果然经历过许多人生波折,那是在台湾。“我做旅行社行业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之后做服装行业,搞品牌经营、连锁经营。在台湾岛内,我一口气开了48家品牌店。那还不同于现在石狮众多服装企业开的加盟店,我的48家店全是自己投资的直销店!”没想到摊子铺得太大了,王爱群亏得一塌糊涂,企业破产。当亲友都认为王爱群要倒下的时候,已30多岁的他悄悄地做起了台湾社会的底层职业:开出租车。在整整开了两年出租车后,王爱群做起了进出口贸易,这才渐渐爬出人生的泥潭。而他从事贸易的货物品种,就是工艺制品。

  因乡情回归故里

  1989年,王爱群的一位从事工艺品生产的朋友欲寻求境外投资,找他帮忙。那时,祖国大陆刚刚开放了台商投资,王爱群就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宝盖塘头。“家乡那时候穷呀,村里人一个月有几十块钱的生活费,生活就过得很不错了!如果在家乡办一家工艺品厂,多多少少能为家乡造点福,至少可解决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王爱群是12岁那年离开家乡辗转缅甸后定居台湾的,在石狮度过的12年光阴在他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时至今日,他一直认为,“我首先是石狮人,是宝盖塘头人,然后才是台湾人!”

  当年,王爱群从香港转机来到石狮、厦门等地考察,调查用地、用工价格等,形成了一份他至今认为十分完善的考察报告。但意外的是,朋友突然决定不干了!“我那时对家乡的亲朋好友把话都放出来了,大家都盼着这个工艺品厂能早日投产。朋友突然不干了,我怎么向家乡人交代?”思前想后,王爱群决定,决不能让家乡人失望,朋友不干,我自己干!次年,从无工艺品生产管理经验的他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公司,以第三地投资的方式转往石狮投资,办起了一家名为港资、实为台资的企业,也是石狮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台资企业之一。

  到石狮顺风顺水

  家乡没有亏待归来游子。王爱群的企业办在石狮,得到了石狮市委、市政府和家乡父老的极大支持。办厂第三年,王爱群就在宝盖塘头村买下了一块土地,建设生产厂房;第五年,他的厂就从临时租赁的房屋搬到了新厂区。而其企业规模,也一直在不断扩大,生产工人从最初的50余人增加到1700余人。虽然生意有起有落,18年间遇到的小问题也不少,但王爱群认为,总体来看,这18年可称是“顺风顺水”。

  与不少台商初到石狮感觉不适应所不同的是,王爱群在石狮18年从来都没有“不适应”。“首先我自己认为自己是一名石狮人,对石狮很有感情,家乡人也从来不把我当外人看,所以我不管做什么事情总是比较顺利,这18年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王爱群认为,他能够很好地融入石狮社会与他12岁之前在石狮生活的经历“有绝对的关系”。对于初到石狮感觉不适应的台商,王爱群建议他们应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石狮社会,建立对石狮的感情。

  赞石狮环境改善

  作为石狮首批真正意义上的台资企业创办人之一,王爱群在石狮办企兴业18年,直接见证了石狮台商投资环境的改善,并参与了石狮台商基地引进台商的许多具体工作,王爱群的感受是:台商投资石狮,错不了!

  “首先是石狮与台湾‘五缘’相通,台商到石狮投资,语言、生活习惯上几乎不存在任何问题;其次是硬件环境改善,这些年,石狮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快,交通、公共设施越来越完善;第三,石狮台商投资的软环境也一直在改善。”王爱群告诉记者,这两年石狮市委、市政府对台资企业的发展极为关心,各相关部门也给予倾力支持,尤其是今年在用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规划了数千亩的台商投资基地,这让广大台商很受鼓舞。“两岸‘小三通’已经实现了,台商往来两地比以往方便多了。两岸‘大三通’也一定能够实现。加上石狮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关心,相信未来石狮一定会成为台商投资的一方热土!”(记者吴汉松)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