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耐人寻味的百年老厝警示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8日01:30 石狮日报

  

耐人寻味的百年老厝警示碑
位于锦尚镇厝上村的这座古厝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是典型的闽南古建筑,屋前是一个由石墙围起的大院,院子里有口水井,屋子由中庭、大厅、后院、别院组成,共25间房。古厝的建造者大概是个文雅之士,在古厝内的柱子上随处可见诗词对联。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那些镌刻在木柱上的字变得残缺不全,但不难看出当年木匠师傅手艺的精湛。

  古厝大门两边的墙上各镶嵌着一块石碑,碑文在警示后世子孙的同时,也显示着古厝主人宽广的心胸及对道德修养的注重。右侧碑文曰:“人当为子孙造福不当为子孙求福,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德以遗子孙,能使子孙爱福。”左侧碑文曰:“宇宙之大,何物不有?使择物而取之,安得别立宇宙,置此所舍之物?人心之广,何人不容?使择人而好之,安有别个人心,复容所恶之人?”

  住在古厝里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她嫁进古厝已经40多年了,古厝是其丈夫曾祖父建的。“我曾听婆婆说过,曾祖父为人宽厚。菜贩有卖不完的菜,他就统统收下,还留人家吃饭。遇上街坊邻居吵架,他都会出面调解,有时还自己掏腰包为别人解决难题。因此,他在村里的威望很高。曾祖父80岁大寿时,很多村民都在自家门前点灯为他祝寿。”

  据说,古厝的建造历时5年。古厝门前是条大溪,当年,有18条小溪汇集于此后再流向大海。为了确保房屋的稳固,建造古厝时便用松木和石头交替着打造地基。古厝的地板铺设的是从外地海运回来的白兰石。虽然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古厝木墙的颜色变得黝黑,但依旧很坚固。老人说:“1958年,人们想挖掉古厝大厅两侧的木墙,但都没有成功。那些墙是楠木做的,很厚实。”

  如今的古厝,已稍显破败。大厅通往后院的小门被封住了,即便是在白天,后院的光线也是暗淡的,阳光只能透过破损的屋顶才在后院留下星点痕迹。(实习记者彭艳芳记者林春凯)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