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叫板传统习俗农民要捐遗体(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8日02:38 大连晚报

  

叫板传统习俗农民要捐遗体(图)
叫板传统习俗 农民要捐遗体

  本报记者采访得知,近年来,申请自愿捐献遗体者越来越多,经常能在其中发现乡镇居民的身影

  今年,在医科大学登记申请自愿捐献遗体的人已经有30多位,但遗体捐献数量仍无法满足医学教学需求

  ■文/图 本报记者 祝福

  “我们自愿把遗体捐赠出来为医学研究、为社会做点贡献。”近日,瓦房店市两位朴实的农民找到记者想联系捐赠遗体的相关事宜。两位思想“前卫”的农民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向传统习俗叫板,号召更多的市民能够申请自愿捐献遗体。记者采访得知,近年来,自愿申请捐献遗体的市民越来越多,今年,在医科大学登记申请自愿捐献遗体的人已经有30多位。然而,遗体捐献数量仍无法满足医学教学需求。

  俩农民叫板旧俗欲捐遗体

  前日下午,在瓦房店市杨家满族乡,记者见到了想捐献遗体的两人。娄维义,今年38岁,家住杨家满族乡杨家村;于强,今年也是38岁,家住杨家满族乡付家村,两人都是农民出身,而且是从小玩到大的铁哥们。他们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二人身体健康,没有任何病患。据称,他们二人有这种想法并非是一时冲动。

  原来,两个月前,娄维义来到大连市内一家医院做护工。“在医院里,我经常看到有病人因医治无效或不知道病因就去世了。我那时就想,要是医学水平高一些,知道是什么病,这些人可能就不会死了。后来我听说,如果能进行尸体解剖,以后再遇见类似患者就知道是什么病了。那时候我就决定,将来把自己的遗体捐了,用作医学解剖。”随后,他把这想法告诉了铁哥们于强,于强也支持他的想法,并答应和他一起申请捐赠遗体。另外,两人还决定,如果哪家医院和个人有需要,他们还可以在死后无偿捐赠眼角膜。

  娄维义没有家人,无牵无挂,自己做决定就可以,但于强还要解决一些问题:“我现在正寻思着怎样说服家人,现在我们村里‘入土为安’的风气还是很严重。但我却觉着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一定‘入土’才能‘为安’。我想,如果我的遗体能为医学研究做点贡献,也是一种归宿吧。”娄维义和于强表示,他们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号召更多的市民能够自愿申请捐献遗体。

  自愿捐献遗体者越来越多

  昨日上午,记者从负责申请遗体捐献登记的大连市红十字会救护部了解了办理遗体捐献的流程:首先,要从遗体捐献登记站领取一式三份的登记表格;然后,在公证处对受托人签字的登记表格进行公证;再次,将公证证明和填完的登记表格交回遗体捐献登记站;最后,捐献遗体者去世后,受托人联系遗体捐献登记站,办理遗体捐赠仪式。

  红十字会救护部工作人员解释说,办理遗体捐献的过程其实很简单,但最主要的是要找直系家属做受托人,因为一般情况下,如果直系家属不同意的话,办理者往往都无法实现遗愿。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我市负责接受整体遗体捐献的单位是大连医科大学,捐献者的遗体基本上都是供医科大学的学生教学研究使用。

  记者随后从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学院了解到,近年来,由于思想观念的转变,申请自愿捐献遗体者越来越多,也经常在其中发现乡镇居民的身影。今年,在医科大学登记申请自愿捐献遗体的人已经有30多位。但即使这样,捐赠遗体的数量仍远远达不到教学需求。

  据介绍,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校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人体研究。按照正常的教学需要,平均每四到五个学生就需要一具尸体,但现在几乎全国的医科院校都做不到,能达到十二三人有一具尸体就算好的。为此,许多医学院校不得不减少解剖实践的课时,有的院校只能让学生看教授解剖尸体,或者只能放录像片进行教学。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人们思想观念无法立刻转变,另外还缺乏相关立法的保护。”

  医学院人性化对待遗体

  据介绍,在医科大学用于解剖教学的遗体,被尊称为“无语体师”。从去年起,大连医科大学每年入学的新生在第一节解剖实验课上,都要围站在“人体标本”前,静静地聆听老师和同学的致词,并恭敬地为“无语体师”献上一束黄色的雏菊,默默地低头致以哀思。学校希望通过这种灵魂升华的活动,让医学生在学习丰富人体知识的同时,学会对“无语体师”的尊敬及对生命的尊重。

  据了解,大连医科大学为了遗体捐赠更加人性化,除了在开学时开展的“无语体师”感恩活动外,在学期解剖实验课结束时,学生们还要举行“告别仪式”、清明“祭奠仪式”及追思会。“以前解剖教学用的遗体从哪里来,姓名、年龄、生平,学生们是不可能知道的,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建立‘无语体师’数据库,把以上这些内容永久保留。”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学院张老师告诉记者,这一做法在国内还是首次,在一般的医学院校,解剖教学用遗体一般都是默默地来,默默地走,“我们要打破这种做法,随时为家属提供遗体使用情况信息,在组织学生为‘无语体师’入殓和清明祭奠时都会邀请家属,给他们一种安慰。”

  图片说明:就是这两位朴实的农民想要捐献遗体。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