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津农民过上“SOHO族”新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8日03:3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SOHO,在家办公,英文Small Office and HomeOffice的缩写,曾为都市人生活新宠。“安居、乐业,富裕、文明”,新津县在全县启动了“车间进社区,加工进农户”的新型发展模式,在造福农民的同时,也为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新的注脚。而今,新津县方兴镇花碑社区,不少农民同样享受起了“SOHO族”的生活工作方式,实现了农村转型社区劳动力转移多元化和全覆盖。

  新生活:

  “麻将馆”变成“车间” 社区居民享受“SOHO”

  从今年10月初起,56岁王小文的家不再是又吵又乱的麻将馆,而是变成了琪乐公司编织袋加工“车间”。王小文也不再是失地农民,变成了只需在家上班的琪乐公司工人。

  “以前家里是麻将馆,现在我们帮公司加工编织袋,在家既照顾了孙子,也可以挣钱。一天20多块,打一天编织袋相当于摆了3天麻将。”王小文说,像我们这些年纪大、又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能在家里挣钱,真是非常的高兴。

  变化源于一次调研。今年8月的一天,新津县委书记孙建军带领新津一班人到以生产编织袋为主的琪乐公司调研,问公司有什么要求。琪乐公司老板说,想扩建厂房搞高档包装印刷。书记很为难:园区用地紧张,只有回去想想办法。从琪乐公司出来,一班人又来到花碑农村新型社区。花碑社区经过风貌整治,农民集中居住,住上了漂亮的小楼房,但土地流转后的农民不少因为无事可做都在打麻将。

  边走边看边思考,孙建军忽然计上心来:企业缺车间,农民缺工作,何不把车间搬进社区,把加工流程搬进农户家中。于是,书记问:“如果现在你们可以在家加工编织袋,愿不愿意?”“有事情做又可以挣钱,当然愿意。”农民纷纷表示。立即,书记征求企业的意见,企业一盘算,这样不仅可将节约出来的厂房搞产品升级,而且还可节约水电费和管理成本,划算,双方一拍即合。一个崭新的“车间进社区,加工进农户”发展模式就这样诞生了。

  新概念:

  既保障农民就业 又鼓励农民创业

  据了解,花碑农村新型社区目前共集中流转了约1400亩土地,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大棚蔬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土地流转后,农民住上了新房子,也不愁吃穿了,但空闲时间干些啥?怎样保障农民就业呢?这成了摆在决策层和农民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花碑农村新型社区在新农村建设中暴露的问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把农民土地流转出去,实现集中居住,这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过程,最重要的是要让农民找到产业支撑,稳定就业,实现持续性增收,从而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新津县城乡统筹推进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

  今年9月底,新津县决定在花碑社区试点推行“车间进社区,加工进农户”模式,把生产企业中劳动密集型、无污染的非核心、非技术、对生产条件要求不高的环节转移进社区,由企业和政府共同为农民提供免费培训,再由政府出资购买加工机器,让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实现居家式就业。

  记者日前走访花碑农村新型社区,看到不少农户已经把自己变成“SOHO一族”,开始进行委托加工生产,王小文就是其中的一户。据了解,新津县目前已免费为社区提供了缝纫机55台,有就业意向的50余名人员接受了培训并全部上岗。与此同时,这种方式正从花碑社区迅速向全县扩展。据介绍,目前,已经有13户企业和农村社区结对,把企业的非核心环节或简单加工程序从园区转移出来,走进社区走进农民家中。

  专家认为,这种“双进”模式既保障了集中居住农民的充分就业,又为他们提供了创业基础和机会,激发出农民创业热情,为建设新型的创业型社会探索出了新路子。这种模式的优势包括:一是农民居家即可就业,符合农民传统生产习惯,不耽误照顾家庭,深受欢迎。二是生产具有技能性,农民长期工作可逐渐转变为产业工人,由“靠天吃饭”变成“靠手艺吃饭”,拥有了长期生存发展的能力,真正实现了可持续增收和发展。三是让农民在适应现代手工业生产过程中觉醒,利用自身技能,主动寻找机会,实现创业型发展。

  新起点:

  五星文明户+村企联建 谋划新市民生活

  与生产方式紧密相连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三年前,响应新津县委组织部的号召,恒力磁材公司和金华镇云峰社区展开结对帮扶,每到过年过节就去访贫问苦,送钱送米。“但给钱只能解决一时之困,不能治本,村民不能富裕起来。”恒力公司帮扶了几年以后发现了问题,“要长治久安,就必须走出一条新路来。”

  于是,“就业帮扶”——一种造血式帮扶浮出水面。这种结对,政府、企业、农民三方都是赢家。政府的“盘算”是:新津推进城乡统筹,实行三个集中以后,农村涌现了一些富余劳动力,他们的就业怎么办?农民的算法很实际:除了从农业劳动中挣钱,还可以多一份工业收入。企业积极性也很高:随着企业的发展,存在相当程度的用工荒。据恒力磁材负责人介绍,企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新津本地劳动力已经不能满足用工需求,企业为了招人有时不得不跑到外地招聘,增大了用工成本。

  于是,社区以参股形式,与恒力公司组建“恒力—花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除此之外,根据用工需求,对社区劳动力免费进行针对性的“订单式”培训,培训后的农户,安排到恒力公司相应岗位就业。目前,恒力公司已在社区定向招聘工人35人。

  “三个集中”让农民从分散到集中住进新房,解决了“安居”问题,“车间进社区,加工进农户”让农民足不出户便可在家工作,村企联建又让农民找到了工作,解决了“乐业”问题,但最无形最艰难的还是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为了更好地融入“新市民”的生活。新津县统筹办、县文明办、县农发局联合在全县农村新型社区开展了“五星文明户”评选活动,以流动红旗形式,每两月进行一次评选,每次社区评选10位“遵章守法、户容整洁、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积极发展家庭经济”的农户,每户每月给予50元奖励,鼓励和引导农民学先进、赶先进、积极营造社区和谐文明的社会风气。

  10月31日,花碑农村新型社区王玉芳和其他9户人家一起成为了全县第一批“五星文明户”。走进王玉芳的家,一楼是编织袋加工“车间”,编织袋整整齐齐地码在墙角,二楼是客厅和卧室。“比城里人的家还漂亮”,凡是前来参观的人都发出这样的感叹。浅色布艺沙发、米色窗帘、白色家具,颜色简洁亮丽;液晶电脑、大电视,电器应有尽有;讲究生活品质的她还在家里摆放了几盆绿色植物,巧妙地把客厅和卧室分区。“这家人好,子女孝顺,邻里关系也好。”邻居们都伸出大指拇夸奖,“奖励他们家,我们都服气。”

  本报记者 潘国义 朱大勇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